APP下载

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技术研究

2021-11-23杜岸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航空公司管理制度绩效考核

杜岸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引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石,对于航空企业来讲尤为如此,由于航空飞行运营风险程度非常之高,各大航空组织、单位对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非常重视,安全绩效评估作为安全管理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监督并评价安全生产及产品运行质量的有利保障,有利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国内安全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绩效测度体系、安全绩效影响要素研究、安全绩效评价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如刘素霞等[1]研究了安全绩效的评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过程控制与安全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为安全绩效的深入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窦文林、赵士军、陈悦明[2]以某油田为例研究了安全绩效管理体系的KPI设计问题,指出了安全绩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蒋丽、李永娟[3]基于安全动机的视角研究了安全绩效模型,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安全动机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李乃文、黄鹏[4]研究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安全态度和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各个维度对员工安全绩效存在着显著影响。王廷春、孙德青、于菲菲等[5]通过建立评价的因素集、评价集、权重集等方法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安全管理绩效的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对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蒋丽、李永娟[3]在多层次模型中探讨了安全动机在变革型领导方式、个体特征和安全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在我国特殊的管理背景下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为安全管理实践提供了评价工具。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安全绩效评估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航空公司,因此文章以上述的研究现状为依据,对目前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航空公司的安全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可借鉴之处。

一、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绩效评估制度不完善

安全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是保障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工具,作为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结构,必须从规范安全绩效管理运作程序、明确各部门以及员工在安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职能等角度做出详细的规划。但目前某些航空公司在安全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健全、不完善问题,还未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过多关注于企业整体安全绩效,忽视或弱化员工个人安全绩效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部分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落地性不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绩效评估效果大打折扣[6]。

(二)安全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

安全绩效管理制度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指明方向,通过制定目标,最终影响航空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等,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但目前某些航空公司对安全绩效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以安全运行指标的达成来衡量安全绩效目标的实现,甚至将公司安全绩效目标等价于员工的安全行动计划,造成了在阶段性绩效考核时没有办法进行收集分析,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估。

(三)安全绩效考核缺位

当下,航空公司内部对于安全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一般由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由于企业安全绩效考核制度的缺位,详细考核内容不完善,安全主管部门在对各部门安全绩效考核时存在畏难心理。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考核过程中通常是按照事故的发生与否来衡量一个部门的安全绩效,造成了安全绩效较高的部门基本上都没有发生事故,而安全绩效较差的部门基本上都发生过事故,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事故发生之间无必然正相关关系这一问题,而且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对部门全部人员进行问责,同时极大地挫伤了员工落实安全生产任务的积极性[7]。

二、完善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安全绩效目标,从公司层面、部门层面和个人层面详细制定完善的安全绩效管理制度。着重突出员工个人安全绩效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制定合理的安全绩效管理制度。本着“从上到下扩充,从下到上完善”的安全绩效制定原则,在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同时应当根据PDCA循环特点不断优化、更新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做到全过程科学控制,形成公司-部门-个人系统科学的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实行绩效分级管理,逐级负责,以安全绩效目标为导向,细化安全绩效管理任务,稳步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二)科学制定安全绩效目标

安全绩效目标的制定也应当本着“从上到下”的原则,公司层面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科学研判,制定整体的安全战略目标,各组织部门应根据这一目标,制定本部门阶段性的安全绩效目标,同时认真分析安全绩效目标,将实现过程具体细化到各个岗位,量化并形成关键安全绩效指标。关键安全绩效指标应当包含3类指标,第一类是底线指标,是最基本的安全绩效指标,判定的依据是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部门和员工有无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决定其是否具有参加安全绩效评价的资格;第二类指标是过程指标,即公司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以及效果情况,体现在安全运行周期内部门或员工是否组织或参与、完成相应的安全活动等,要具体细化到活动完成率、达标率;第三类指标是结果指标,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部门或员工发生的除重伤和死亡等影响较小的事件或事故,结果指标的达成以安全管理周期内不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操作为主,以部门或个人无不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为辅进行评定。同时关键安全绩效指标制定需要结合具体岗位性质分析,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或专项方案保证其顺利完成。

(三)强化安全绩效考核

安全绩效考核工作应当由各主管上级部门根据关键安全绩效指标制定详尽的考核方案,并且由其直接考核,遵循上下垂直考核的工作方式,避免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畏难、推诿的现象。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安全绩效直接考核,根据指标的达成情况,结合员工日常工作过程表现,对被考核部门或个人绩效打分,并将结果告知被考核者,通过协商沟通制定改进措施或方案,并确定下阶段的安全绩效目标,同时,绩效考核表经考核与被考核双方共同签字后进行存档留案,便于后期的改进与完善工作。

安全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司安全文化。激励的手段可以采用主动激励和被动激励,将安全绩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相挂钩,或者可以设定员工安全绩效年度奖金,给与一定的无知激励。对于年度内安全绩效考核优良以及稳定的员工,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在奖金发放、职位晋升、技能培训等方向给与适度的倾斜,而对于安全绩效考核较差的员工,除了扣除其安全绩效奖金之外,还应当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实际情况,并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安全绩效改进计划。

三、对策实施后的效果

首先,航空公司在完善了安全绩效评估制度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可以遵循的制度,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有了制度的支持,安全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原本因为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安全绩效评估问题。

其次,科学地制定安全绩效目标之后,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安全绩效评估更加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规划了,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了。因此,制定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对于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所有的工作结果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得来的,会给员工一种成就感。就目前的效果来看,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工作的要求。

最后,强化了航空公司的安全绩效考核之后,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更加努力了,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好的考核结果,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比以前更多了,工作的整体效果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升。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安全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中。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文中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几点完善问题的对策在现实工作中实行效果都比较乐观,在原本基础上使航空公司的安全绩效评估工作的整体效率、成果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聚焦于国内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全管理理论与核心理念,总结了未来航空公司在安全绩效评估管理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3方面因素,包括完善航空公司安全绩效评估制度、科学制定安全绩效目标、强化安全绩效考核,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完善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工作,并对实施结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利于增强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控制飞行安全风险,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整体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从规章制度向安全绩效管理的转变,满足我国民航运输强国之路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航空公司管理制度绩效考核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绩效考核的作用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