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

2021-11-23常子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播者武术

韩 星,常子健

前言

“ 提高信息传播能力需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 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观点。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不仅仅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相关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及时性,更深刻地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 “ 一个时代产出的文化能够得到何种性质和水平的传播,并不在于传播内容的优劣,而受到传播方式的影响 ”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其传播的时间跨度已逾千年。新媒体是根据时代需求对传播媒体演进、熔合而产生,现为引领信息传播的时代利器。在信息广泛迅速地传播背景下,在传播中相对 “ 失语 ” 的中国武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中国武术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新媒体传播模式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影响,对其作用剖析利弊, “ 驯化 ” 新媒体的不良之处,达到趋利避害的效用,让新媒体化身中国武术传播过程中的助力者。为中国武术的快速传播和繁荣发展注入一针强有力的时代力量。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新媒体传播模式对中国武术传播产生的影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后期研究撰写打下基础。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抽象、推理、分析等形式对搜索整理的文献、史实进行分类、对比、归纳和概括。

2 中国武术需要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原因

2.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区别

传媒的概念由来已久。 “ 传媒在定义上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其定义涵盖了一般所指的存在媒体。就目前来看,传媒至少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三大类,是对多种媒介形态和媒体业态并存的特征的高度概括 ” 。[1]有效地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研究传播媒介、形式改变对信息传播影响的前提。

2.1.1 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所包含的是 “ 报刊杂志、广播和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是平面媒体的代表,因为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平面广告。对传统媒体定义是由于近年来人们选择使用兴起的网络媒体接收信息产生的结构分化,对传统媒体做出概念性的总结。 ”[2]

2.1.2 新媒体

“ 新媒体 ” 的定义为基于互联通信技术上实现人们进行信息制作、传播、接受、交流互动等过程中出现或受影响的媒体形态,主要指网络媒体。同时,它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媒介本身——即人的延伸,承载并传播信息的任何形式。另一方面则指组织实施编辑包含一定内容的信息并进行传播和制作生产相关信息产品的机构和部门。

2.1.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对比

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关概念之间对比可以看出,新媒体传播和先进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固然便利,其可以借助传播相应媒介对信息编辑再传播,长久以来是信息发布的最佳渠道。但是新媒体借助网络科技的支持和群众手机、电脑终端的支撑,人民群众不单单能够接收信息,还可以自主选择信息、编辑信息、发布信息,从单纯的接受者变为传播者,突出了个体性和互动性,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重要特点。新媒体的产生有效促进了社会媒介化和媒介社会化的进程,加速了信息化的变革,成为新时代传播的新形式。

2.2 中国武术借助新媒体的必要性

2.2.1 传统媒体在传播领域影响力逐渐衰落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的效果对比来看,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处于下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 “ 一点 ” 对 “ 多点 ” ,这种传播方式的弊端是将受众变成了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基本不拥有主动性,没有对信息反馈表达的措施,是一种单项性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存在明显界限,无法完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沟通效率和新媒体相比没有优势。同时,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受地域影响明显,基本无法打破国家与国家的界限,严重压缩了传播的影响能力,这对中国武术来说,最为明显的感受是国内传播渠道众多、内容丰富,但在国外难以看到中国武术传播的声音,这是传统媒体自身的局限性产生的阻碍作用。这就导致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差强人意,选择能够突破边界障碍的新媒体传播中国武术也是情理之中。

2.2.2 借助新媒体传播是中国武术传播的不二之选

新媒体拥有信息储量丰富、内容多元的两大特点,和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时刻受到实体传播介质限制信息储量的特点大不相同的是,无限的储存容量是新媒体突出的优点,新媒体在理论拥有上无限大的空间,不受限制的进行信息上传和储存。[3]这意味着同一时间世界有无数的信息可以不受影响的通过互联网,借助社交媒体等软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以新媒体代表 “ 微博 ” 为例,《2020年中国微博行业分析报告》中数据表明,在2019年的9月份微博活跃用户数为4.97亿,在此用户约94%为移动端用户;当月微博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16亿这一惊人的数字。[4]根据这一数据不难看出,传播主体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了消息后,上亿的人在几分钟就可以看到该条消息,并能够选择转发,进一步扩大传播的范围。几分钟的时间传播给数以亿计的人群,这样的传播速度和效率令人咋舌。如此的传播效率正是中国武术所需要的,若能够合理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点,便能够加快武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和讨论。换个角度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单一,获得信息的方式多样、渠道众多,如此多样性的选择使信息受众变为 “ 卖方市场 ” ,面对各类信息时变得愈加挑剔,这也是新时代信息竞争激烈的重大原因。新媒体拥有如此巨大的传播动能,假设中国武术仍不愿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那中国武术所能发出的 “ 声音 ” 势必会越来越小,甚至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因此,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力量是中国武术的不二之选。

3 新媒体传播为中国武术带来的影响

3.1 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正向反馈

3.1.1 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增添动力

“ 任何一种媒体技术的革新和使用都会深刻改变现存世界 ”[5]。中国武术和新媒体传播的不期而遇是时代的机遇。截至2019年6月,我国使用互联网的居民人数达到8.54亿人,相比较2018年人数增长2598万,互联网的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人数达8.47亿,居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6]这些数据意味着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可以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中国武术的传播是大有裨益,侧面说明中国武术的传播范围存在巨大空间,拥有海量的受众,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也从未达到如此高度。中国武术借助新媒体传播,将如虎添翼,拥有更强的传播能量。

3.1.2 新媒体为中国武术内容的保存传播提供便利

文化的本质:如若追溯文化最根本的性质,可以定性为生物共生行为过程传递信息和传达信息所逐步演化成为集体认可的某种方式。[7]因此可以说,文化想要得到存留就必须建立在传播的基础之上。中国文化的基础形态之一的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行走在传播的路途上。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理念和文化传播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打破了空间时间的壁垒,网络同步实现了 “ 地球村 ” 的预言。武术的传播也紧随时代,走上了虚拟化道路。而今,跨越百年的珍贵武术典籍如《纪效新书》《苌氏武技书》《太极拳谱》《手臂录》等;我国各个时代中国武术的名家著述、武术技理、技法的传授讲解、著名武术大师的教学视频;各大高校武术专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都可通过互联网查找并下载学习;各大武术赛事的精彩视频能够检索获得,随时掌握赛事的最新动态。

从古代 “ 口传心授 ” 的 “ 点对点 ” 传播到学校教育的 “ 点对面 ” 传播到如今的武术 “ 互为点面、点面结合 ” 的网络传播。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中国武术推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兼收并蓄的中国武术找到了与时俱进的传播与传承的钥匙。师徒传承和学校教育延续着中国武术的生命,而利用新媒体传播则是中国武术发展蓬勃发展的关键。新媒体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的传播为中国武术的传播和学习、探究剖析中国武术历史文化和技术理论提供更开阔和谐的平台,让中国武术焕发生机成为可能。

3.1.3 新媒体让武术参与者成为传播者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唯一性,打破了以往传播的桎梏,给予每一个个体平等自由表达的平台,个人的意见如果被群众接纳和认可,那么他的声音将几何倍数的放大。普通大众通过个人意见的表达,可以成为某一领域、某一事件的意见领袖,迅速吸引成千上万人的关注,这对中国武术来说,不仅可以提升武术传播者的个人影响,而且可以逐步给武术传播者营造出一种明星效应,间接影响着中国武术传播的效果。武术传播者的定义是 “ 通过各种方式对武术进行传播,或对武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起到指导、管理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8]。武术传播者传播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是武术传播效果的首要影响因素,中国武术习练者众多,缺乏的传播途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仅有少数武术家能够出现在媒体中,新媒体逐步消解着传播途径较少引发的限制传播的矛盾。每一位武术家及武术爱好者都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推送自己的信息,而其他人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平台学习、讨论。新媒体的出现增强了武术习练者参与感和责任感,促进武术信息的传播数量的增多和传播质量的提高,增强武术信息的在传播过程总的占有率,从而促进武术的传播,乃至实现跨文化传播。更多的优秀的中国武术家、高水平的竞技武术运动员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武术意见领袖。新媒体成为中国武术量身打造的传播平台,深深激发起武术习练者传播的欲望。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的新媒体,成为武术扩大影响力的最好助推剂。

3.2 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不利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新媒体对传播结构的优化改革深刻影响着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无法满足今日中国武术在国内外的传播需求。借助新媒体的便捷高效可以消除传播壁垒,拉近武术传播主体和受众的距离,这对于中国武术传播的额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忽视的是,新媒体为中国武术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如何 “ 驯化 ” 新媒体,消除负面影响为传播所用,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3.2.1 有目的地制造话题影响舆论

新媒体带来传播信息的便利的同时,左右舆论的各类话题也应运而生。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和利益,有些不良用心的人通过有目的的制造话题,影响观众视听,从而达到左右舆论的效果。2017至2018年间,新媒体中久传不衰的话题是 “ 徐、雷、丁事件 ” 。此次事件引发中国武术界、新闻界关注,进而对现存武术的现实处境展开激烈争论。 “ 徐、雷、丁事件 ” 自身是不具有客观和公正性的,属于忽视各种项目规则和方式的跨项对垒,非体育特质十分突出,其结果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即便如此依然成为全民热点。此次私斗世间折射出部分国内媒体、多数群众意识和武术界对竞技项目宜认知的不客观和不成熟[9]。此次事件本身是私斗,为博取更多的热度,榨取利益,对信息进行目的的编纂,夸大相关内容,这些煽动性的言论使事态逐步严重化,诱发事件升级,上升为中国武术真伪的争论,给社会各界造成认知困惑,这一舆论乱象促使人们带上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武术,成为广泛的 “ 集体记忆 ” 。若听之任之,则会把中国武术推进深渊。

3.2.2 传播者的水平和素质影响传播质量

武术的传播的起点是武术参与者,其传播首要任务就是把中国武术中包含的理论技术、历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向更广阔的地域传播。但是,中国武术自身 “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的复杂特点。另外,使用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进入人们眼帘的中国武术,必定带有虚拟化的传播特征,信息受众感受到的武术要领、规范、意境大打折扣,折射出的武术内涵是否出现理解偏差也未可知。这就对武术传播者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自身需要对武术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自身对某一拳种要有较高技术水平,信息编辑时删繁就简兼要通俗易懂,对易犯错误提出改正要求。

武术传播是武术信息扩散的第一要素,武术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和传播信息的优劣直接挂钩,如果仅追求热点化、关注化和利益化,那么传播的信息必然有失客观,会影响观众的观点,同样影响着传播内容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影响受众眼中的中国武术的形象。

4 结论和建议

4.1 正确把握新媒体的 “ 双刃剑 ” 效应

新媒体传播是一把利弊分明的 “ 双刃剑 ” ,辩证地看待新媒体是使用新媒体传播的必要前提。必须明确的是,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积极意义远超它的负面影响。采取合理措施,规范新媒体的网络舆论传播,加强相应监管力度,它对中国武术传播的正面效果会远远大于负面效果。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这把 “ 双刃剑 ” ,借助 “ 双刃剑 ” 势如破竹的传播能力,对中国武术的传播打开新的篇章。

4.2 提高武术传播者能力素质

武术传播者是武术信息辐射的源头,这就需要从根源入手,提高武术传播者的自身素质,这是提高武术信息质量的必要途径。武术传播者要提高自身武术信息的储备并去伪存真、提精去糟的能力,以防止传播武术错误技术理论和武术文化内容,加强自身武术技术水平,提升自身修养,自我把关,对所做言论负责。

4.3 政府、官方、民众多管齐下正确引导舆论

民众使用新媒体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前支万流,汇聚成网络舆论,是政府和官方采集民众意见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公众或组织机构对客观社会的意见表达的最佳途径。有目的编纂谣言,煽动群众情绪,引导社会舆论成为网络舆论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听之任之则贻害无穷。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约束监督,官方及时更新最新正确消息,民众提高 “ 民智 ” ,对谣言不信不传,三管齐下,才能让不实信息失去市场,长此以往,使这些谣言没有生存的土壤,从而净化网络空间,引发正向舆论,让中国武术在拥有良好的外部传播条件,加大传播效率,提升传播效果,使民众恢复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身份认同感,从心底接纳中国武术,并自觉成为接受者和传播者,中国武术才能真正得到弘扬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播者武术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中国魂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