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探讨*

2021-11-22

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山西省群众

李 琦

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探讨*

李 琦

(太原学院体育部,山西 太原 030032)

文章以休闲体育为切入点,积极探讨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相应地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助力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长足发展。

休闲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自从社会生活水准日益提升,社会群众对休闲体育运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展开娱乐性体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既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又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现代休闲体育历经百年历史,最初源于欧洲。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休息体育事业发展略微滞缓,但发展空间一片良好。近些年来,山西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体育经济产业。

1 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关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认知不足

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我国体育事业自带政府行为色彩,一时间难以摆脱公益事业标签。体育运动机制围绕竞技体育展开,无法充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体育需求,导致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鸿沟越来愈大,严重阻碍了休闲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具体而言,经营理念不够先进,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行业准则不够健全,发展方案偏差极大,执行力度稍加落后,时时刻刻滋生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隐患。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结构极不合理,核心产业相对落后,中介产业数量匮乏。纵观全国范围,博彩业发展速度迅猛,竞赛表演业不甘落后,但休闲服务业、健身娱乐业等核心产业发展速度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中介产业市场有一定漏洞,并未真正意义上形成完整体系,不能真正发挥中介产业市场价值。

1.3 产业发展缺失协同推动机制

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教育、医疗、商业、文化、旅游及交通等都相互配套设置而成。为此,只有高效协调各部门关系,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坚定的后盾力量,促使其有序运行。最近几年来,“假日经济”火爆来袭,无形中展现了各行业、各系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导致休闲体育消费出现服务质量差、餐饮脏乱差及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1.4 产业发展匮乏人才

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时,工作重心始终落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之上,过于忽视对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培育。目前,体育市场上的体育人才培养机构数不胜数,大多高校也争先设置休闲体育相关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进一步改善了休闲体育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缺失的窘状,但在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上,并不能真正达到休闲体育产业需求。

2 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2.1 增加政府购买力度,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早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落实政府购买服务,不仅能有效调动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为各体育场馆经营者带来补贴,为后续体育场馆建设及运营做好铺垫,进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将“全民体育”“大众体育”进行到底。设置专项补贴政策,凡是符合政府重点支持的体育项目、体育产品、体育服务等,均可以享受政府及有关部门扶持,以此帮助经营者解决成本困扰问题,从而全面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使体育产业布局愈加合理,不断壮大体育产业规模。

2.2 优化产业结构,传播三晋体育文化

若想促进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当地休闲体育应向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等方向发展,重点拓宽相关产业规模,促使健身休闲服务业价值最大化,进而有效优化、升级休闲体育产业结构。科学挖掘及整合联动产业,加以整合休闲体育产业与商贸业,通过横向延伸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链方式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相比其他省份,山西省并不是体育强省。但是,由于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频频促进众多体育运动项目在山西省举办,无形中提高了社会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群众体育运动意识的增长。基于此,山西省应积极打造山西地区独有的体育元素,并加强本土体育文化宣传,令山西本土休闲体育项目更深入人心。

2.3 完善社会条件,加强人才培养

休闲体育产业本就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设备相互配套存在。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领域。基于此,就需要多领域、多部门齐心协力,以此推动休闲体育经济快速增长。所以,山西省各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强化认知休闲体育内涵与重要性,争先创造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条件,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各部门配套保障工作,优化政策、出台相关法律准则及社会保障等。除此之外,更要注重人才培养。就当前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而言,主要缺少三类人才:体育市场监管人才,高素质休闲体育经纪人,休闲体育营销人才、研发人才。值得注意的一点,如果要想从根源处解决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人才缺失问题,就应制定完善的人才引流计划。应积极在山西省内各大体育院校、综合性院校内开设休闲体育产业相关课程,设置高层次体育经济学位点,并鼓励各大院校毕业生参与休闲体育经营单位培训活动,对专业对口就业人才予以政策补贴。

2.4 打造“休闲体育+旅游”

在“休闲体育+旅游”模式发展下,“马拉松热”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又如,山西泽州县李寨乡曾开拓“飞拉达”攀岩项目,结合了观光旅游与休闲体育需求,在体育领域掀起一层层浪潮。基于此,在推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之际,山西省需积极采取“休闲体育+旅游”策略,科学设计旅游路线,加强对旅游景区休闲运动活动的拓展,以此鼓励更多旅行社参与到“休闲体育+旅游”活动中。若想真正将“休闲体育+旅游”项目落实到底,首先需精心打造山西山地户外路线,科学设置各种赛事活动及旅游产品。通过越野、攀岩、徒步、骑行、登山等丰富多彩的山地户外运动,调动广泛群众的热情。其次,还应积极拓展汽车、摩托车等相关项目,适当举办漂移赛、越野赛和拉力赛等。最后,还可以加大力度开展航空运动项目,山西省内太原市、大同市等均开设航空院校,具备丰富航空资源,为后续航空运动项目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基于此,山西省推行休闲体育产业之际,还可以积极推动飞机、跳伞、热气球及航空模型大赛等运动项目,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将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形象塑造的更加完美,成为世界内知名体育品牌。

2.5 打造“互联网+健身休闲”,发展休闲产业区

实现“互联网+健身休闲”,十分符合新时代群众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抓住社会群众休闲体育需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力量,增强社会群众对体育的认知。大力推广体育APP,通过“循序渐进”原则提高社会群众对休闲体育的喜爱程度。同时,还应积极播报体育新闻,大范围传播正能量体育知识,打造良性体育生态圈。巧妙应用网络渠道,依据身体素质变化状况合理调整运动方案。此外,在网络平台内,各社会群众还能及时交流休闲体育心得,以此促进休闲体育运动的有效提高。切记一点,休闲体育的发展,应与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互相协调。所以,需依据各区位、自然资源合理划分健身休闲产业区,打造休闲产业集群,充分调动区域文化优势,落实体育文化旅游项目。

2.6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健身休闲企业发展

如果想促使社会群众高度投入体育休闲运动活动,政府需为群众提供场所与基础设施。基于此,相关政府应增强资金投入,努力完善休闲体育配套设备,如“全民健身型体育场”,就颇受欢迎。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致力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系,致力进行商业开发与文化开发。如,可以打造“社区全民健身中心”。该健身中心主要对原有体育场进行改造,新建了游泳馆、篮球馆和体育教育活动中心,功能设施极为全面,能为社会群众提供充足的休闲体育健身空间。休闲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休闲体育企业。换言之,休闲体育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予以支持,这样才能促使休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基于此,山西省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鼓励休闲体育产业创新,以此形成独树一帜的山西省休闲体育品牌。

2.7 注重培养休闲体育指导员,提高自身水准

随着休闲体育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新兴休闲体育项目种类日益繁多,社会群众参与度也逐渐高涨起来。然而,随着休闲体育参与人数的增多,休闲体育指导员缺口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社会休闲体育指导员数量极少,山西省休闲体育指导员占比更是少之又少,这与我国休闲体育参与者数量远远不成正比。为此,山西省政府势必要加大力度培育休闲体育指导员,提高休闲体育师资质量。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聘请专业休闲体育指导员负责培训工作,致力培养休闲体育指导员职业素养、道德风尚。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鼓励我国休闲体育指导员与国外相关专家进行交流性学习,实现取长补短。做好休闲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促进我国体育发展进程,为众多休闲体育参与者带来良好的参与体验,助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繁荣发展。

2.8 树立休息体育文化理念,健全工作机制

俗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为此,只有加强休闲体育理论的研究,才能让休闲体育活动顺利落实。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存在明显差别,休闲体育并非以活动项目为根本界定,可以有效缓解大众生理疲劳,促使社会群众心理愉悦。休闲体育活动要求活动对象积极、主动,长时间以来,更注重参与者的身心是否愉悦,是否达到回归自我状态。同时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种类繁多,常以校园活动项目、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当然也包括蹦极、爬山及攀岩等活动。休闲体育文化并非简单的体育知识,实际上是一门复杂性极强的综合学科,与运动生理学、康复保健学科等密切相关。基于此,相关体育部门及社会组织应调派专业人员走进社区、走进家家户户,加以指导与培训,提升社会群众的学习度与参与度,促进休闲体育文化与社会群众零距离接触。除此之外,作为政府部门,应加强购买服务力度,创建完善的健身休闲产业协调机制,及时分析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状况,依据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山西省政府应将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日程,大力支持经济条件优越的地区编制健身休闲发展规划,促进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的融合,最终实现“全民健身”。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压力日益加剧,新型休闲体育项目应运而生,符合当代社会群众的多样性体育需求。现如今,体育锻炼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休闲体育活动在我国体育领域占据重要位置,被体育界、社会群众高度重视。为此,山西省政府应加大力度重视并支持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为我国休闲体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1]宋顺,张智.山西省产业转型趋势下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5):25-29.

[2]赵志星.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3):106-107.

[3]宋顺,张智,赵敏琪.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特征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3):78-81.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LI Qi

(Taiyuan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2, Shanxi, China)

山西省体育局项目《优化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的模式研究》(编号:16TY121)。

李琦(197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山西省群众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正式施行
多让群众咧嘴笑
体育产业之篮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