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档案工作共享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1-11-22太原科技大学康素芬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文化工作

文/太原科技大学 康素芬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方向指引,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实现繁荣发展的实践总路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着力于怎样发展,但最后一定要落到“共享”。因此,共享发展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档案部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最终目标。

一、档案资源共享的背景和内涵

(一)共享是社会公众信息的公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置身于更加密集、真实环境中的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强。对此,李德昌在其著作《信息人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从人类生存的依赖性质看,信息时代的人是信息人,他们用于信息代谢的消费超过了用于食物代谢的消费;人类在摆脱物质依赖的同时却产生了信息依赖,作为信息人,缺少信息营养将无法生存。档案作为社会众多信息源中最基础的部分,理所当然是“信息人”所依赖的信息营养;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种“依赖”集中体现于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知情权的觉醒和重视。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政府机关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生产者,而档案机构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与管理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档案机构作为人民的受托机关,有义务依据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平台和载体公开信息源,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二)共享是档案文化成果的分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而档案作为文化的母资源,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部分。经过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档案文化成果,有着相当的特殊性,它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正如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所言:“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而且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记录,反映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反映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因此,档案文化成果的开发共享,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

(三)共享是价值观念追求的体现。共享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是对利益享受的基本观点。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需求,更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档案工作的共享发展过程就是共享价值追求实现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档案资源共享不单单要靠档案界的价值共识和社会各方力量支持配合,也要依托于国家和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这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

二、档案工作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共享意识的淡薄。一定程度上,共享意识体现为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意识,依赖于档案工作人员公共服务意识的树立。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档案机构囿于把为党政职能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服务的对象定位是政府机关及各级学术研究机构,久而久之养成了“机关衙门”作风和“机关重地”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有一些档案工作人员却始终无法冲破“身处故纸堆”“地位边缘化”的思想藩篱。这两种思想观念都是共享意识淡薄的表现,是导致档案工作难以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实现共享发展的深层原因。

(二)共享资源的匮乏。共享的目标是最大化满足当前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综合性档案机构的共享资源普遍匮乏,集中表现在资源的结构性问题上。结构性问题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来理解:传统的档案信息利用是为了党政机关、学术研究和编史修志服务,而现在却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需求导向;与新的需求相对应,馆(室)藏档案信息的结构就显得不太合理了——反映公务性活动的文书档案的供给“偏多”,而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如涉及个人的婚姻、土地征用、建房、工龄、学历等档案“偏少”。

(三)共享能力的不足。档案机构的共享能力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共享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共享效果的优劣。当前,相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档案馆(室)的共享能力相对欠缺,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的机构没有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档案的开发利用当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并未编入档案数据库或者存储到电子设备当中备份,这将不利于档案的资源化和信息化;二是有的机构开发利用力度不足,在档案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以及体系化、系统性方面仍存在着差距;三是馆(室)藏档案信息的宣传展示形式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三、档案资源共享的策略分析

(一)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树立共享意识。首先,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把档案事业融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高位谋划,加大宣传力度,以改变一些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的现状;其次,要注重对专兼职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档案职业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建立档案工作人才库、举办档案工作研修班、开展档案知识在线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规划管理与监督指导,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要求,提高其创新开展工作的能力。以高等学校档案工作为例,档案工作者是高校德育队伍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就要求学校党政领导充分调动和发挥档案工作队伍自身的育人功能,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学校发展的史料见证和学校文化历史沉淀的高校档案,其中很多内容与大学生紧密相关,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共享内容。简单、形象地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这就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做到如下几点: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当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如在进行“三农”档案资源建设时,要把精准扶贫、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作为重点,针对性抓好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切实丰富共享的内容;另一方面,要认真审视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现实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馆藏资源结构,主动服务民生建设,如在就业、教育、就医、社保、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要加快民生档案资源整合速度,全面开展档案保管和服务工作。

(三)深化档案信息工程建设,完善共享机制。共享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档案信息工程的建设,这可以从以下维度开展:一是扩展共享窗口。如在进行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缩短档案管理机构和乡村的空间距离,让村民“不离村落”就能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为此,可以在乡镇、行政村推行档案查询点的建设,把“档案查询”工作纳入便民服务的体系当中,打造出档案机构在基层的服务窗口。二是完善共享平台。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着力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浙江省档案局开发并免费推广了“浙江省行政村档案管理软件”,设计完善了网络版的一体化共享平台,通过县级服务器平台与镇村档案管理软件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区域内档案信息数据的互通互联。三是展示共享成果。如高等学校档案文化成果的宣传展示是建设大学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校应努力形成校史、杰出校友事迹汇编等档案编研成果,并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专题展等系列文化成果的展示,激活尘封的历史档案,培养师生员工爱校爱国的情怀。四是强化共享的安全性。共享绝不等于简单的信息开放,因此,要根据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遵照“实现共享、兼顾保密”的原则,科学划定开放、共享、依申请共享等级别,健全完善针对共享区域和身份认证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猜你喜欢

信息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文化之间的摇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