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探讨

2021-11-22楼佳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所得税法所得税会计准则

楼佳男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企业所得税法以及所得税会计准则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多数企业开展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已经可以与国际接轨,所得税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导致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当前应用的会计准则导致所得税与会计准则之间发生了分离的问题,使得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相应的进行分析和调整。通过积极分析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制定协调对策,避免两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一、分析企业中应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关系密切,常见的关系例如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关系等,企业在满足政府征税要求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准则以及所得税法的应用模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协调手段。

(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

第一,关于会计准则的分析。会计准则主要用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针对会计业务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则和流程,是规范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会计准则包括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所有规范要求,因此在企业中广泛应用。所得税会计准则需要遵循所得税管理及核算的规范要求,由于所得税会计准则还包含着公允价值计量,也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应征税收等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所得税法。所得税法属于总称类型的法律法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协调国家与纳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应用的所得税法都是根据国家立法要求实施的,我国所得税系统中,税函和财税文件都是其重要组成之一,当前阶段开展的新型企业所得税法中,企业在税收政策的影响下企业所得税率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相对计量方法也需要做出调节和改善[1]。

(二)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之间的关系

货币是会计核算基本的计量单位,货币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内部经营水平,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手段和经营成果等都完整的呈现出来。政府通过税收方法获取公共经济利益,满足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税收政策也是我国调节市场经济的关键手段。会计与税收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独立的关系。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用是以会计准则作为征税的基础,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将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所得税法中的调整对象就是会计准则下核算的会计利润,根据会计准则核算出的会计利润进行系列的税法规定调节得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这些调节项目就构成了税会差异。

(三)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之间关系的选择

从企业会计核算与政府税收的层面来讲,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关系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直接将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来。第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早期阶段属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之间的关系,在当前阶段为会计准则与税收法之间的统一关系,两者都将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基础,因此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第二,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之间分离的关系。我国开展经济改革后,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呈现出分离的情况,两者分离是为了顺应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会计体制与国际接轨,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发生了分离的问题。

二、分析所得税中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一)具有主体差异

财政部为主导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以立法机关为主导制定的所得税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都具有自身的执行能力和标准,每个行政主体之间有很大差异,那么制定的准则和制度规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具有目的差异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具有目的差异,根据分析,所得税法应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平税负,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满足国家财政的需求,促进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所得税会计准则能够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出来,因此两者之间应用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差异[3]。

(三)具有原则差异

所得税会计准则中需要秉承着谨慎性工作原则,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需要评估资产减值风险、或有负债等,保持谨慎工作的态度,会计准则中要求的工作谨慎性操作原则不适合所得税法的应用中,甚至会计准则中的部分原则还会对所得税法的合法性造成影响,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原则差异。

三、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发生原因

(一)微观原因分析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需要先从原则差异入手,由于存在原则性差异,在政策和执行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没有统一、完善、合理的原则能够共同作用在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两者在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也有很大的差异[4]。另外,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职能问题的影响,会计职能属于基本职能,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税收法则是宏观调控职能,更加重视调控企业经济,维护国家财政收益,因此职能的问题是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宏观原因分析

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企业投资主体较多,利益分配不够完善,会计监督主体增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就会与所得税法之间产生差异。受到法律因素的制约,会计准则依赖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而所得税法自身就属于法律条例,是全国人大制定而来的[5]。

四、协调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的基本对策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调解不能将差异作为一种缺点将其规避,是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开展协调和改善,在改善差异时,遵循企业中成本效益准则,将两者的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中,不仅能够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提供保障,还能保证政府税收的合理性。

(一)重视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在开展协调处理时,需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合作,需要深化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之间的合作。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有不同的工作职能,因此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有不同的要求,在制定的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6]。财政部门与国家税务总局之间要加强合作,针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内容进行交流,两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与交流,缓解政府税收中的工作难度,也能更加针对性的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前的差异协调。

(二)适当的披露涉税信息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会计税收信息是根据企业会计利润为基础开展的纳税协调工作,企业需要向政府缴纳税收的具体金额,工作人员要在核查税收信息时核查会计活动的原始凭证,查找纳税申报表中与税收调整工作相关的信息,工作量非常大,也极易出现失误和错漏的问题,同时由于会计准则上对企业披露涉税信息没有硬性规定,进一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无法针对企业征收开展管理,实际纳税报表属于隐私资料,企业中的税收征收信息也一直属于保密信息,所得税与会计利润之间会产生差额,因此可以适当的披露涉税的信息,促进会计准则更好地为所得税法提供支持[7]。

(三)促进所得税法向所得税会计准则靠拢

国家通过税收为人民群众开展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国家税收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国家征收企业税的时候,需要合理配置。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都发挥着保护市场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职责,国家虽然按照要求征收税款,同时也要给予企业利益最大保护。国家征税的时候,能够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为企业经济收益提供保障,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要保护企业生产获取的效益,促进企业所得税法将所得税会计准则靠拢,改善两者之间的差异。

(四)完善会计处理对策

企业中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协调对策采取优化会计处理的手段[8]。在以往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中,财务信息都记录在纳税申报表中,账外调节信息作为申报表的主体内容,阻碍了账外调节信息与企业会计信息之间的联系,也阻碍了财务部和税收局之间的沟通。要改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企业采取优化会计处理对策,根据会计准则中的要求记录企业的财务账目,披露开展差异调节的会计信息,促进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协调的合理性。

五、结语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阻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应用效果,也无法针对其差异做好协调和统一,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制定协调对策,促进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协调促进,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参考,对国家的税法征收制定优化方案进行的思考。

猜你喜欢

所得税法所得税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浅谈我国所得税与会计的关系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非经常业务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差异的协调分析
解读支持企业重组的所得税新政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