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进展

2021-11-22丰县财政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税收

惠 洁 丰县财政局

引言

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区的财政税收,而这些财政税收资金被用于国家的各项经济活动,来保障我国民生和经济建设。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系随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依旧存在着部分问题。针对这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和创新应对方法,是当前税收管理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应努力研究的内容。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

21世纪以来,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趋缓,使得市场经济制度不得不通过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次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实施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成为关键点之一。

首先,在多元经济发展趋势下,多种运行模式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如阿里巴巴、京东等把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作为主要运行模式;以顺丰、四通一达为首的快递企业借助互联网快速发展。多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经济发展形式产生冲击。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深化改革意识,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优化性,推动和促进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其次,财政税收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不仅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的实际财政收入得到保证,还可以确保地方的财政收支能够平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1]

二、我国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税收体制的局限性

我国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帮助中国社会经济在同世界接轨基础上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内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匹配等问题。比如,税种设立不完善、合理分配社会收入并未纳入财政收入管理范畴等,这些都影响了国家财政的预算和支出。因此,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在改革时,要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要对当前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快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进度。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缺陷

在财政税收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财政税收管理的基础,若要实现财政税收资金利用最大化就需要加强预算管理。虽然我国税收部门已经开始针对预算管理展开多项治理活动,但在具体实施和建设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政府在制定和规划预算时效率较低。比如,伪造发票来获取财务部门的资金,这种手段导致国家税收资金大量流失,而一些偷税漏税现象频频出现,也使得我国税收资金大量流失。

(三)纳税人与收税部门的意识不高

我国财政税收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财政管理者的素质,要想提高其综合素养,除了要在日常完善员工的培训体系外,还要建立严谨、完善的人员业务考核制度,随时发现财政管理人员在财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对某些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增加财政管理制度运转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财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然而各地区许多财政机构存在管理方式单一,人员冗杂,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情况,很多人员的办理业务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完成一些复杂、难度大的任务。[2]

(四)地方财政管理不当,融资渠道单一

地方融资渠道主要是发行债券与银行贷款两种,其凸显出融资渠道不通畅和融资方法单一等问题。一般政府会定期发布债券用于筹集资金,通过吸纳社会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但政府债券主要以短期债为主,额度也受到一定限制,这是为了避免使政府部门过分依赖财政。而商业银行通常会受到盈利能力、银行效率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使政府融资处于被动状态。

三、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与建议

(一)建立中央、地方统一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

针对于现今财政税收中存在的向上集中趋势与地方财政存在的收税分配不合理等现状,需要构建完善的税收体制。首先,要建立一个明确的上下级财政管理制度;其次,中央适当地将一部分财政权利下放到地方,并以财政法为基准,建立起合理的财政监管制度;最后,在协助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政分配制度同时,将地方漏掉的税收范围内的税收项目扩展进来,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减少地方财政的压力,使地方真正可以合理并规范化地利用财政税收,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

(二)确保财政税收体制的权责分明

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将税收制度中的各项权利与责任进行合理分配和划分,构建责权分明的税收体制。就以巴西政府每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地方政府上报的财政税收情况出现问题,就要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处罚。据此,我国中央政府可以将权利分配给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从自身的状况出发,对财政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自我财政管理,权责分明可以协调规划好各级财政关系,并且有利于构建与完善财政税收机制,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责任,让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得到进一步落实。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在纵向分配转移支付体系中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支付管理体系,帮助地方在法律监管下合理且有效地利用转移支付系统,以此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此过程离不开中央与地方的密切配合,建立严密的上下分级制度,从地方到中央逐层加强管理,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地方微观配合中央财政的调度。同时,中央也要将财政权利下放一部分到地方,使地方可以有效监管本地财政收入,并且通过健全的转移支付系统促进地方财政的增长。此举在减轻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地方去掉根据当地经济形势结合特色模块招商引资,从根本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4]

(四)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税收的管理与分配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有很大关系,财政税收的管理分配能够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预算管理环节至关重要。首先,对于预算管理体制来说,政府工作人员应设置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财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对财政预算环节加强审查、监督力度。这一措施不但能够有效促进财政预算机制的建立,还能够促进财政税收更加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并且,地方政府应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使得公共财政体制更加健全。

其次,对预算编制系统来说,财政预算内容复杂,且要保证预算出的财政支出能够符合国家长期的经济平稳发展要求。对此,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修订财政税收的中长期预算额度,尽量将政府税收活动完整纳入预算范围,提高预算精度。例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就针对企业税和富人税削减预算赤字。政府部门根据国内市场情况,加大对预算中日常经济活动与资本流动情况的控制,逐步形成复式预算体系可有效提高税收管理改制的有效性。比如社会保障预算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预算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中。此外,为了促进财政预算工作顺利进行,中央与地方政府应持续加强财政预算信息沟通,保证预算管理环节的顺利、协调进行,合理、科学实现财政税收分配,促进对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五)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财政税收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要推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工作,应从转换管理思维与加强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转换管理思维,要求政府财税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税收体系管理办法,完善税收体制;并且财政有关部门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要对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重视,将财政税收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其次,加强人才培育,主要包括完善培训体系、引进与开发高质量人才两点。第一,财政部门要不断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同时结合实际制定考核机制,针对员工出现的不同业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工作。除了建立严谨的考核体系之外,还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激励制度,由于我国不断深入财政机构改革,因此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对奖励制度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和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积极引进和开发高素质人才,我们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财政税收人员对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影响作用巨大,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有序进行需要相关的人才进行保障,财政部门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财政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管理人员在专业化的培训中能够提升对工作内容处理能力。信息的交流共享也是现在社会情况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的关键,财政部门要将财政税收管理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不断完善税收机制,监督财政税收整个资金流动过程,切实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与资金使用的效益。

四、结语

十九大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做出了新的要求,税收体制也要跟随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我国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进行及时的更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明确财政税收管理的权责范围,同时加强税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挥人才作用,不断推动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以适应当前经济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税收管理体制税收
“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税收管理——以某副省级城市平台企业的税收管理为例
区块链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长沙市税务系统房地产和新业态税收管理的案例分析
吉林省国家税务局行政处罚黑名单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