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建设思考

2021-11-22周慧立云南寻甸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塘子支行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商行校验预警

周慧立 云南寻甸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塘子支行

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的建设,重点在于金融信息的收集与统计分析,因为部分金融信息不仅仅能够充分反映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状态,同时还将直观展现经济体系及社会整体运行的状态。因此,强化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建设成为必然选择,是货币政策决策支撑、保障金融稳定及有效执行金融监管的重要工具,可针对各部门及市场运行实施全面监测[1],增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建设的目标

农村商业银行在建设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当中,首要增强统计业务管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监管统计合规管理、保障数据管理质量的目标。在具体的统计管理实践过程中,需深刻践行主动提供服务及管理的理念,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设计健全的监管流程,制定细化的监管指标体系,并搭配内外监管数据相结合的校验规则体系,依托统一监管模型结合相应监管平台。其次依托平台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监管统计检查常态机制、监管数据质量评价机制、统计预警及人员培训机制等等,尽可能地保持金融监管统计业务的完整性,实现业务层面的全覆盖,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2]。最后需保证金融监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要能够从多项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明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加工处理,最终整合归类为多项统计类数据,实现数据信息的精准、及时推送。

二、建立完善的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体系

(一)金融监管统计流程体系

1.针对线下业务管理层,需搭建全面覆盖金融监管统计数据生成及报送的全流程管控机制,由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数据管理流程,促使数据业务及系统归属趋于清晰化。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设定完善、规范的数据管控流程,包含日常数据报送、外部监管数据及行内业务变更数据等方面。2.在线上合规管理上,重点是针对业务流程实施系统化控制,可采取指标灯的形式展现操作流程。此外,业务处理均需采取日志形式实施管理,由此保证操作过程可追溯。

(二)金融监管统计指标体系

1.做到口径统一化转变。具体要求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应当维持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标准化的统计指标,由此来完善金融监管报送的指标体系,最终保障数据来源明确统一的目标。2.配备完善的对外监管数据报送指标体系。重点针对各项系统报表的指标设定准确释义及填报说明,要促使监管释义及说明能够从每个单元格中进行展现,促使任意填报工作人员能够更为准确、清晰的掌握所需填报的内容及实际监管需求。同时紧随监管制度不断修订与完善,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系统的持续更新及完善,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一体化转变。

(三)全方位金融数据监管校验规则体系

主要是应当由此建立一套科学化的规则体系,形成内外监管协同,于不同系统间进行校验的规则体系,从而切实有效解决业务数据录入不够规范、错误问题难以明确的问题。主要是可采取表内、表间、合法性及逻辑性等多级校验,以此达成多样化的数据校验及精准错误定位效果,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错报、漏报等问题,切实提升数据上报的准确率。而针对源数据在监管中需实施统一数据校验与审核,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及能用,保障数据校验的质量,最终实现数据报送的准确、完整效果[3]。

(四)金融监管统计制度体系

1.搭建综合性统计管理制度,在制度内容上需从管理标准化方、报送合规化方向着手,从多个角度来制定出科学合理化的制度办法。2.制定专业化的统计管理办法。需结合多样化金融监管统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定,在此基础上达成统一标准化的数据库,充分解决金融监管数据报送路径模糊及流程不明确的情况,从制度层面实现管理的合规性。

三、构建完善的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运行机制

(一)金融监管统计检查的常态化机制

农商行需充分结合金融监管部门内关于统计检查工作的相关规定来展开,针对相应的统计法规、制度执行状况、统计数据质量等实施全面监督,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的转变。并且,要求每年应当科学、规范化进行统计检查,从制度、流程、规范统计等方面强化工作检查,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需要统计检查的重点内容,尤其要促使责任人应当做好提前自查,要心中有数,提前防范。最后需要增强金融监管统计工作的日常培训,相应资料档案管理、统计制度流程、数据准确性等,要求多方面实施严格审查,促使监管统计最终形成模式化、体系化、常态化转变。

(二)金融监管数据质量评价及考核机制

1.制度建立上,需搭建数据质量管理及监管统计考核的办法,始终坚持相应责任到位原则。同时还需明确金融监管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认定标准及工作流程,要对统计报表工作流程予以有效规范,采取考核方式落实各方责任,将数据报送归入银行整体绩效考核KPI当中。2.考核实施上,需搭建金融监管统计绩效考核模块,在此基础上促使考核评价数据有理有据,促使考核办法深刻落实,依托科学化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实现预期激励效果。

(三)金融监管统计预警机制

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预警机制化转变,是为了促使金融监管统计指标的达标情况进行把控,因此搭建相应金融监管统计预警机制,结合多项金融监管指标来设定上下限,以此依托监管预警系统来最终生成多项监管的关键预警阈值,进而为管理层决策制定及风险预警提供重要参考。1.建立农商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涵盖资本杠杆、负债、流动性及资产质量等多项指标预警内容。2.面向银监会的指标建立监管合规预警体系,包含资本充足、杠杆、征信、盈利及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多方面指标。3.面向同行业金融机构的预警指标,在具体内容上对标对表的对比分析,以此为农商行本身发展明确方向。

(四)金融监管统计工作人员组织培养机制

工作人员是农商行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而人员专业化是保障工作开展成效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强化组织培养,促使培养机制化转变。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人才队伍规范管理及培育,所培育人需定期面向监管部门报备;其次,从业务层面锻炼统计工作人员,针对设计统计报送的重难点来强化培训力度,开展各项重点业务领域的指导及培训。最后,可外聘专家进行专项内容讲解,以此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最终据此培训处大批符合要求的统计业务规则人员,最终依托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来推进工作效率水平的攀升。

四、以大数据助推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建设

(一)实现数据清理长期化

为了保障金融监管统计业务系统的数据可用且能用,就应当针对数据报送业务的专项数据实施全面、有规划、有组织、有目标的清理维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取相应的关键业务数据内容,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诊断及维护,尤其针对涉及银行核心类业务、信贷风险管理类业务等的系统关键源数据,都要求严格依照业务的实际类型进行类型划分,并展开多频次、多层次的维护清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全面清理的效果。最后,需明确认知,金融监管统计业务数据清理属于长期工作,系统的搭建犹如为污染河道清理去污的重要装置,后续需要坚持运行且强化维护。

(二)实现平台功能特色化

农商行应当在坚持原有产品功能基础上,设计出独具农商行特色的监管报送路径,充分依托金融监管报送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在原产品基础上,搭建一套完善的特色功能。1.可及时完成相应基础报送类任务,避免迟报、漏报的情况产生。可清洗准确的面向报送人呈现出最终所需完成的报表类任务,过程始终秉持协同办公理念。2.开展数据异动统计分析。要做好数据报送前异动数据预警,规避报送后被退回的情况。

(三)实现系统取数自动化

系统取数自动化的实习,是为了应对金融监管统计业务中工作量大、报表所涉部门机构多级系统多样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转变传统人工录入的方式,采取大数据技术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取数,这样才能促使数据报送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在原理上要求转变半自动报送方式,要真正实现自动校验、抽数及生成报文,并严格依照监管合规要求来实施保障信息安全形势的保密报送。

(四)实现数据报送效率化

效率化的实习要求转变单纯人工报送的形式,设计相应的报送工作任务,搭建完善数据维护及管理制度流程,促使金融监管统计业务的归属及取数路径更为清洗准确。重点在于应当采取科学化的报送方式,严格依照金融监管统计报送任务来设定数据自动取数的频率,从而依托批量处理的形式最终取代人工录入,进而全面优化金融监管统计业务数据的报送效率。

(五)实现业务管理精细化

1.要求做到准确分类同业用户,搭建同业用户信息标准数据库,以此来精准定位同业竞争对手信息内容。2.建立委托贷款业务信息对照库,充分解决历史遗留的委托贷款问题,由此精确定位业务相关人的关键信息。3.实施专项业务名单制管理,建立各项业务管理名录,细分业务管理类型。4.达成监管统计合并报表的自动化生成,建立多层级存放及拆放同业系统对照参数表,在账务合并基础上生成全面的统计类报表。

五、结语

农商行金融统计业务的建立,重点应当在统计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探索,要强化数据管控,建立完善的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运行机制、依托大数据助推农商行金融监管统计业务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银行本身数据治理水平,保障统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商行校验预警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稳定校验研究
基于加窗插值FFT的PMU校验方法
江阳农商银行:“农商行”杯全健排舞大赛拔头筹
锅炉安全阀在线校验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