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如何加快农信社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2021-11-22李星帛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农信社信用社金融市场

李星帛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实现了一定的成长和进步,有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可同时也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

在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际金融市场机制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而且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这也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显得比较传统和滞后,并没有结合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能力有所缺乏。正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农信社在日常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显得日益僵化,相关措施和办法缺乏灵活性,影响了其发展的效率。此外农信社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其顶层设计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权利和责任不相匹配,难以有效实现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二)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模式在日常运转过程中,相关金融产品缺乏足够的创新力度,并且农信社的运营和管理模式相对而言较为单一,过于依赖金融市场,导致其发展比较僵化,难以满足“三农”问题的切实需要,且创新力度不够,各农信社的创新主体各自为营,同行同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更谈不上紧密合作,难以为“三农”问题推出有针对性的战略性的金融产品。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尽管一些农信社认识到了对自身的金融产品加以创新和优化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没有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性对金融产品予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创新,导致设计的金融产品在风险控制方面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不利于维持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也难以发挥其对三农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运行机制不够流畅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信社必须要构建起服务于三农的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必须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可是现阶段,在一些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层面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导致在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推广过程中缺乏对风险的足够把控,容易在金融产品以及市场机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出现不利局面,也难以对相关责任予以有效的落实。也正是这种权责利的失衡导致运行机制得不到有效监管,难以发挥农信社风险控制机制的实际作用,难以为金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保驾护航,这也正是目前不少农信社在金融模式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一大阻力。

(四)风险防控不到位

根据现阶段我国不少农村信用社运营和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导致存在金融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不够对称和完善,这主要是表现在农村信用社对于贷款人的相关信息缺乏详细全面准确的掌握,导致贷款人可以以不健全甚至是不客观的信息来获得贷款,这就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除了上述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风险之外,因为道德缺失而产生的风险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阻力。现阶段,我国不少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建设不到位,缺乏大量优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职工队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甚至存在一些道德不规范的行为,比如一些工作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利益的诱惑而暴露出了农村信用社的相关信息,这也会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另外也存在一定的客户风险,比如客户把在农村信用社所获得的贷款用于风险比较高的投资,如果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客户就会面临破产,从而无力偿还信用社的债务,这也加大了信用社的资金风险,因此也需要信用社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现存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设置科学清晰明确的产权机制

从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情况来看,现阶段其制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产权不够清晰和明确,因此对农信社而言,需要根据目前自身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以及所设置的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的职能所在,同时借助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及时优化并完善产权机制,对各项业务的开展予以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来满足广大客户的切实需求。另外需要有效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要求,实现对产权的变革与重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实施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不同机构各自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在区域的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方针和措施,切实增强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适应性、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农村信用社也需要严格按照自主选择的原则,接受公共政策的领导与监督,在金融模式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此外,一些农信社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实行股份制改革,提高权责利的匹配程度,以此来确保金融模式改革创新之后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推动三农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二)积极构建并完善沟通机制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农信社在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外部发展环境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全面分析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把服务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冲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努力推动我国农村区域金融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办法。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需要地方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农信社相关工作的扶持,以此来巩固二者的协同与合作关系。所以需要农信社在实现金融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积极打造和地方政府之间健全完善的协作互助机制,以此来增强农信社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扶持和相互发展的局面。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在制定自身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实现与地方政府的远景规划相协调,并且主观上愿意接受地方政府的指引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农信社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更好的应对在三农方面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实现发展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也需要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形成正确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明确其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积极主动的为农信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宏观调控和指引方面多下功夫,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农村信用社成为自主经营和独立发展的金融主体,让其可以在地方政府相关的政策扶持下,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激发区域金融市场活力,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助力农信社金融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同时扮演好把关者的角色,加强农信社发展过程中的预见性和自主性,为其长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

(三)全面强化“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要将服务三农作为自身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各经济主体的作用,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引,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相关政策优势,有效指引农信社金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实现金融模式改革创新的目的。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帮助农信社拓宽资金运作的渠道,也就是资金来源。在农村信用社完成改革之后,依旧需要担负起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需要地方政府在合理范围内加大资金供给的力度,以此来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开发力度,为农信社的改革和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的税收负担,目前不少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发放率不是很高,并且在此过程中存在不小的风险,导致其利润得不到有效保证,加之沉重的税负压力,进一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所以要求相关部门在合理范围内下调税率,比如降低信用社的所得税税率,可以有效减少农信社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利润资金流失,可以切实提高可调动资金的充裕程度。另外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适当提高呆账准备计提比例,有效降低应缴税利润的留存,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留下更多资金,这有助于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活力,更好的激发农村区域金融市场的潜力,发挥农信社在区域农业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实际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现阶段我国一些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运行机制,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风险管控不到位等,但只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对产权机制加以清晰明确的界定,加强同地方政府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积极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就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效率,更好地激发农村区域金融市场的潜力,发挥农信社在区域农业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实际作用,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农信社信用社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浅析农信社优化存款结构的必要性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