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2021-11-22秦彩凤济南市槐荫区财政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秦彩凤 济南市槐荫区财政局

无论是普通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都至关重要,很多事业单位开始通过财务专业的技术手段使自身的财务风控能力得到提升。其中,全面预算管理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并规避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为单位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念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就是管理的资金运作、服务数量以及公共产品,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制定全面的财务计划。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将所有的环节、人员、科室和部门纳入进来,将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全员性、全额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能够对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确保制定的决策可行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全方位总结不同部门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的任务流程和工作目标,整合现有的财务资源,提高财务管理的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防止财务资源被白白浪费的情况发生。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人、财、物,这些资源都需要进行管理和合理分配。而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就能够对财政资源合理高效进行配置,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制定科学的预算总体方案,充分发挥出有限的资源,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得到提升。此外,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监管财政资金,营造良好的财务氛围,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计划,并实现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的匹配,确保满足从财务部门的工作需求。并且,在全面预算体系中纳入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营发展活动,对于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规避内部风险

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更加科学地管控各项运营成本,对成本消耗情况进行有效约束。通过严格监管各科室和部门的资金运用情况,财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某部门出现的资金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展职责活动的时候,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所有的资金流转环节进行监控,对出现的漏洞等问题及时妥善进行处理。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有利用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针对不同的业务和流程进行管控,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策略,使财务盲点得到消除,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防控得到有效提升。

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认知不足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的时候,依然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收支指标为财务管理的重点,而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这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不符,无法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全面、真实反映出来。有些领导对财务部门的管理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营造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导致部分职工的认知不足。虽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加大了投入力度和关注度,但在执行中还是欠缺一定动力,而且还会存在预算与执行“两张皮”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将其作用和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样也将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

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工作量大,也会遇到较多的阻碍,想要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各小组成员和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而不是单纯地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各部门、各小组之间,要进行数据共享,这也是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开展全面预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时,未充分意识到自身肩负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而且部门之间的协作性比较差,导致实际在执行的时候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准确指导单位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给后期的预算绩效跟踪与监管评价带来困难,不能很好的反应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造成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低下。

(三)全面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成熟,相关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和体系不健全,致使在开展复杂经济活动的时候,缺乏及时的跟踪监管,资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在使用资金数额较大时,容易出现混乱,财务信息账实不符的现象比较常见。其次,想要确保预算方案的顺利落实,在执行的时候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但从实际执行情况就可以发现,预算部门与业务部门往往缺乏配合。例如,未按照预算计划分配资金,导致部门之间资金分配不合理,致使预算目标无法预期实现。此外,预算执行考评机制不健全,无法全面、严格监管业务部门的预算方案执行情况。

(四)预算编制方式方法不够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模式主要是零基预算加绩效预算,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往往很难落到实处。比如,项目预算的事前评估,项目绩效目标的制定、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跟踪、事后的评价以及预算编制与项目评价结果的有效结合等等,都存在者不足,尚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单位对零基预算以及绩效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沿用以前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思维模式,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又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内容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例如专项资金预算、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等等。实际在落实时,要加强对基础建设费用、设备物资采购以及日常运行成本的控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管理目标,控制好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融合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多种预算方式。对于刚性支出需求,应当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二)构建全面预算组织框架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全年预算科学进行编制。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全年预算科学进行编制。在编制预算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考核监督全面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对相关方案根据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人工干预的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可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小组,由小组对实际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并融入外部顾问和内部高素质会计人员,为全面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进行处理。

(三)强化财务预算过程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采用零基预算法,相比较传统预算方法独立性更强,而且不会受到上阶段财务收支的影响。但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于零基预算法的应用还存在抵触心理,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强制改进,对每一个预算编制环节加强管理,并对预算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调动预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要加强注重绩效评价与全面预算的结合,比如,可以将预算定额视作绩效评价参考依据之一;完善考核体系,结合全面预算罗列出考核指标。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自评执行环节一定要重视起来,这就要求对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起来,通过对监管体系、执行管理制度和编制要求的进一步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落实,充分发挥出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四)完善全面预算编制方式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全面预算编制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联系密切,不同科室和部门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为财务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并对年度业务发展预算需求进行全方面分析,财务部门收到各部门和科室的预算编制报告后,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经过商讨、修改、调整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优化财务信息共享模式

想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财务信息共享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对于财务信息共享也是发展的必然过程,能够多方位监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实现财务健康和透明。财务信息共享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能够有效规避,减少全面预算管理的漏洞,提高全面预算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

五、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对单位的所有相关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每一个环节加强重视,对每个科室和部门的预算管理进行监管,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