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研究

2021-11-22程文静武汉市汉口医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院建设

程文静 武汉市汉口医院

作为我国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在运营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起步晚与制度建设不成熟及内部业务流程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因素的规避。还需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多措并举方式解决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促使内部控制体系逐步优化,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与控制的结合,而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是指目标明确与体系完善及过程规范和措施科学的管控系统。施行内部控制管理,能够确保组织权力规范运行,是促使组织目标尽快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管控系统的建立,需围绕要公立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现行的法律政策等综合要素入手,全面监督与控制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工作和职能科室的管理活动及临床科室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并由医院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施行。施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可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规避内部的违法乱纪行为,推动服务质量与效益持续改进,增强公立医院的社会公信力,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可有效监督约束财务会计行为,避免出现虚假财务信息,推动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稳定提升。二是可约束医院职工与职能管理科室的工作行为,避免出现营私舞弊与违法乱纪等行为,确保医院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可靠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形象,积极推动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及时发现公立医院日常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利于流程梳理与问题解决,尽快实现工作目标,防止出现问题积累的情况。四是可促进政策落实,强化执行能力,促使工作有序展开。五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达到成本与收益及组织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有效管控。

二、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

(一)忽视内部控制建设

医院的运营管理与组织结构方式等,明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管理工具与观念尚未做到与时俱进。医院的领导层与管理层,虽然具备丰富的医疗服务经验,但经济管理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经验缺乏,同时不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内部工程建设复杂繁琐,需要由专业的管理团队设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促使后续工作顺利展开。但实际上,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与缺乏专业的机构及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涉及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方面的职责,以及建设组织与科室的职责等,导致各环节间的沟通不足,不利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规范展开。

(二)建设思路不清晰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促使医院的经营范围与需求量逐步拓展。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意识到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但经济管理能力仍滞后于企业管理,体现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与专业经济人员和内部科学规划等方面的缺乏,同时内部控制的建设方式陈旧,建设思路不清晰且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1]。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片面,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流程,忽视对经济业务风险因素的评估与各风险环节的针对性把控,导致内部建设工作展开机械化与形式化,不利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会严重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更不利于内部控制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三)建设进程缓慢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普遍存在管理方式滞后、项目推进脱离实际运营情况、重规模化发展轻实际运行情况和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建设是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需加强对传统建设流程的改进,合理分配权责,也会对医院各科室的工作流程与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很大的改革,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被理解与无法顺利进行情况。

三、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设立专门的实施机构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属于一把手项目,要想顺利推进内控建设的项目,保证管理层思想统一是重要的前提,要求领导所持的观点一致。在其基础上,由医院党委书记组织其他领导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展开不能主观随意与一蹴而就,要求各环节的领导人员加强协作与交流,确保策略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再合理展开项目推进工作,促使医院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与医疗质量管理处于相同重要的地位。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进程中,需设置专门的内控管理办公室,由内部控制组员与公立医院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包括运营管理部门与内审部门和纪检监督部门及财务部门等。内审部门负责记录与评价建设后的各种情况。纪检部门负责项目运行情况的全程监督,定期写出项目推进的体会。内部控制工作展开,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及资金,由于项目推进过程复杂繁琐,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想达到理想的内部控制建设与管理的效果,要求工作人员加强思想观念与职责理念的创新,避免在项目推进中畏首畏尾。由副院长或总会计师担任办公室主任,通过各科室的协作,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顺利展开。注重管理者作用的充分发挥,合理把关各建设环节,促使项目正轨化展开。

(二)明确建设思路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具备复杂性与专业性等特征。在项目工作展开前,需做好各工作环节的调研论证,提高各环节工作展开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加大项目展开的宣传力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围绕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与时代发展要求等综合影响要素,合理制定项目建设的法案与施行路径。针对于不具备自主建设实力与缺乏专业人才的公立医院,为顺利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借鉴与引用其他医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或是请专家介入指导,促使项目推进工作顺利展开。各医院的发展情况不同,在管理制度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2]。因此,公立医院在引进专业团队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情况与需要的专业组织及机构,创建出针对性强的建设方案与规划。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内控管理的制度化与流程的岗位化及制度的流程化和表单的信息化,达到最为理想的内部控制建设模式。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拓展与更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可靠性与准确性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充分把握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促使内部控制建设与管理水平等工作目标尽快实现。二是逐步完善各管理制度,尤其是内审制度,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医院运行的评价职能与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应用价值。三是合理编制内部控制建设手册,保持清晰的思路条理,遵循可操作性强等原则,在手册中需明确描述内控建设关键经济活动中潜在的隐患,准确识别风险点与危险因素,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提前预测与有效控制风险。同时简化制定的原则,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手册内容,积极围绕手册合理解决相关的业务流程。手册需做到多表格与多流程,以及少文字和少制度性的内容,需充分结合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断调整经济管理制度,促使其能够及时发现与规避存在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三)加快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度

社会经济改革进程加速,为公立医院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而医院改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用耗材加成与药品加成逐渐被取消,医院的整体经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各项改革的推进与影响下,控制费用方面的机制也越发严格。支付方式逐步将控制费用当成主要目标,将绩效作为主要的导向,倒逼着公立医院施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成本支出的合理把控,及时发现与修补现有的漏洞,达到节约能源与减少耗损及提升运行效率等目的[3]。公立医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需注重自身被动地位的改变,积极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等工作措施,推动公立医院积极施行改革。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教育,营造人人参与和支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展开的良好氛围,夯实内部控制建设与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环境等保障基础,实现医院管理能力与成效的稳步提升,从而推动公立医院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公立医院作为新医改的主要参与者,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住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机遇,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加强创新。加强对公立医院发展现状的分析,积极转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观念,增强整体内部控制意识,施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推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促使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医院的稳中求进发展。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医院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