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探寻

2021-11-22叶凌寒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0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事业单位资金

叶凌寒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就是对单位活动资金投入使用进行管理控制,避免不合理和不必要的资金支出,确保单位资金使用率。为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经济管理工作前必须制定合理的目标作为工作指引,引导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同新形势发展接轨进行转变,发挥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职能作用。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确定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确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目标是为了引导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向新形势发展变化靠近,调整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体系,提升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通过经济管理能够更加规范,提升事业单位经济收益和资金利用率,提高单位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贡献价值,实现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目标。同时,在经济管理工作目标明确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有了清楚的工作方向,国家财政资金拨款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利用,支持事业单位服务活动、发展活动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在明确的经济管理工作目标指引下,也能加快自身发展速度,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强化事业单位自身管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减少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对国家部门的依赖,革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系和管理发展方式。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定位

(一)经济管理中的资金筹备工作目标定位

事业单位任何经济活动在开展前都需要进行资金筹备工作,所以要想在新形势下确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目标,就必须先进性资金筹备目标定位。以往事业单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部门进行资金拨款,但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服务项目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大,在此形形势下,仅靠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势必是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工作要求的。所以除了依靠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之外,事业单位还要拓宽资金筹备渠道,寻找可靠的资金筹备途径解决单位资金来源问题,为单位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像银行贷款、企业家捐赠、单位服务项目收费等,都是事业单位资金筹备新途径,所以事业单位在资金筹备过程中,可以结合资金应用需求和社会服务项目要求,综合性分析资金应用风险进行合理的资金筹备方式选择,加强事业单位资金支持力。

(二)经济管理中的资金投入工作目标定位

在确定资金筹备方式并筹得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活动、发展活动所需资金后,就要对单位资金投入进行分析和计划制定,明确事业单位资金投入工作目标,合理分配单位资金,维护事业单位活动目标达成,开展高效的经济管理工作,让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入到相应的业务中去,通过最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最大化经济收益产出。事业单位资金投入工作目标定位要同对应的发展活动、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对应分析,按照发展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要求、需求进行完善的资金投入计划分析,确定资金投入内容和步骤,进行合理的事业单位资金分配。同时,针对各部分资金计划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控资金实际支出,保证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资金投入计划进行资金应用分配,落实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资金投入管理工作,实现事业单位资金活动目标,促进事业单位社会职能发挥。

(三)经济管理中的本金投入工作目标定位

本金投入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借助本金投入管理,事业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内部资金使用支出,规避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率,让单位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其它创新服务项目中去,推动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公益性功能发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在事业单位往期本金投入管理过程中,多采取资金收入支出管理方式进行本金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针对当时简单的经济环境能够取得不错成效,有效管控事业单位本金流动使用,但是在新形势下却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本金投入管理工作需求。因此,要想在新形势下达成经济管理中的本金投入管理目标,就必须重新对本金投入工作目标进行定位,结合当前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经济形势考虑本金投入管理方法,严格管控事业单位本金流动,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效果和经济管理力度,顺应新形势发展开展经济管理活动。

(四)经济管理中的工作分配管理目标定位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需要人员进行实施推动,所以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人员工作分配也是重要的管理内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进行新德工作目标定位也要考虑工作分配目标的调整。由于事业单位性质较为特殊,在工作分配过程中只要考虑人员分配即可,不需要考虑人员工作分配带来的利益获取,所以整体来说,事业单位工作分配目标确定还是较为简单的。只要保证工作分配环境的公平公正,保证工作分配合理性和工作任务能够及时完成即可。在公平公正的工作分配环境下,事业单位结合内部工作人员擅长的工作方向以及现前的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分配即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能够贯彻到个人,以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工作分配任务完成管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的,严格管控单位经济支出收入,促进事业单位有序运行。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实施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中的实施人员,单位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不可推卸的经济管理履行职责。所以,在新形势下要想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提升其经济管理工作职责履行意识,以绩效考核督促工作人员落实经济管理职责,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济管理工作目标进行经济活动管控。绩效考核内容的制定要结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综合考虑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度,分析不同工作岗位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职责义务,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条例。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监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济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调动工作人员经济管理参与积极性,推动经济管理目标实现。对于绩效考核成绩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未达成工作目标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惩罚处理,督促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提升经济管理意识,按照经济管理目标进行经济活动。

(二)提升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透明性

在事业单位内部建设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采购活动采购工作所需设施设备,所以在新形势下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还要注意单位内部经济活动透明化管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管理力度,避免采购过程中的资金浪费情况和贪污情况出现。事业单位要设立特定的采购负责人,保证采购负责人具有一定的采购经验和工作责任意识,能够在采购过程中同经销商进行积极沟通,为事业单位争取利益,不会借助职权之便挪用贪污采购资金和同经销商出现利益互换的情况,能够保证采购支出收据齐全,进行公开透明化的单位内部经济活动。事业单位内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也是重要的经济管理内容,所以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中,事业单位还要针对内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使用管理,规定有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养护维修手续,确定无形资产的盘点管理方法,避免出现盲目采购和资产浪费情况,及时对单位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使用报废进行公示,以透明化的内部经济活动和资产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力度。

(三)加强事业单位经费支出控制力度

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占据一定比例,为了能够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单位还要加强经费支出管理力度,监督经费使用情况,避免事业单位经费浪费和不当使用情况发生。在事业单位经费使用和报销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进行报销票据收集和内容核对,确定经费支出的合理性,杜绝公费旅游、公费吃喝情况的发生,限制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公费使用范围。同时,对于不同的经费支出情况确定经费支出上限,限制单位经费使用,避免出现经费浪费情况。做好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管控也是实现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方式之一,有助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力度加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支出,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目的。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效用发挥,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资金筹备工作目标、资金投入工作目标、本金投入工作目标、工作分配管理目标等内容,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工作的透明性,加强对单位经费支出的控制,有效落实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让事业单位资金能够为单位发展和社会活动服务,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事业单位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推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
路桥施工优化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