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黄泥鼓舞英译研究

2021-11-22易可莫烁未王珏

现代英语 2021年6期
关键词:修饰词黄泥适应性

易可 莫烁未 王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一、引言

金秀瑶族自治县留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抓好这些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广西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对于“黄泥鼓舞”的相关研究资料收集路径较少,相关文本凌乱,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且集中在研究发展现状与传承,对外宣介资料严重匮乏。英译资料严重不足,致使国外对于“黄泥鼓舞”的研究为一片空白。将金秀瑶族的特色舞蹈译介到英语世界,有益于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黄泥鼓舞简介

黄泥鼓舞一般指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黄泥鼓舞在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一只“母鼓”在中心,周围四只“公鼓”组成舞群。由于母鼓体型较大,且鼓点最为重要,“母鼓”通常由村子里的老鼓

手斜挎在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由鼓手竖着拿在手中,配合着母鼓的鼓点用左手敲击。

三、文献综述

翻译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迎来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生态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结合更成为翻译研究打开新局面的钥匙。生态翻译学(ecotranlatology)首创于中国,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闵玲(2020)指出,2010年至今都属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扩展创派阶段。生态翻译学理论不断被用于各个翻译领域的指导、应用当中。这不仅能促使翻译质量得到巨大提升,更能不断完善该理论的有效性。

对于翻译而言,除了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翻译的生态环境。同时,每个译者又都是他人翻译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胡庚申,2008)。胡庚申生态翻译理论的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方法是“三维”转换,其中包括关注源语和目标语间的文本表达的语言维、关注双语语境效果表达的文化维,以及关注翻译交际意图的交际维。

四、黄泥鼓舞文本英译分析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历史、风俗、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故而形成了两套迥异的文化思维模式(cultural thinking pattern)。在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形成了语言维度的差异。生态翻译理论关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形式层面的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表达的准确,力求解决这一维度上的困难,以达成通顺、忠实的译文。

例1:山体表面以泥土为主,山峰林立,沟壑纵横。

译文:The surface of the mountain is mainly soil,with numerous peaks and ravines.

分析:中文句子里的修饰词很多,需要将其转化为符合英语习惯的英语句子。在例句1中,“山峰林立”“沟壑纵横”为中文的四字词语,其修饰的是“山体”。为了避免译文句子成分杂糅,笔者将这两个四字词语转化为with的介词短语,既使译文流畅、简洁,又符合中文四字词语的特点。本句原文及其译文之间存在调整,是译者立足于语言维上进行的适应性调整,通过中文的省译与英语介词的正确使用来达到双语间的转换。

例2:最高峰为号称广西第五高峰、桂中第一高峰的圣堂山,海拔1979米。

天脊集团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现代农业的需求,先后开发并向市场投放了肥效好、受欢迎、需求旺的硝酸铵钙、硝酸钾、土壤调理剂以及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液体肥等一批新型肥料,延伸加固了天脊产品链条。

译文:The highest peak is Shengtang mountain,known as the fifth peak in Guangxi and the first peak in Central Guangxi,with an altitude of 1979 meters.

分析:由于中英文句子之间的差异,中文的句子倾向于把修饰词放在句子前面,而英文句子的修饰词通常放在句子尾部。例句2的修饰词比较多,如果按照中文顺序来翻译成英语句子,则会出现译文“头重脚轻”的现象,所以译者将“圣堂山”前的两个修饰词转化成后置定语放在后面,这样既凸显了句子主语,又使译文符合英语行文习惯。本句中的语序调整将定语前置为主的汉语句子译为了流畅、地道的英文句子,是“三维转换”中语言维的又一体现。

(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

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交际意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生态翻译理论要求译者要实现双语的交流要达到交际作用,若是译文不能体现出原文的交际目的,则属于翻译欠额(translation deficiency)。

例3:现坳瑶主要集中居住于罗香乡、大樟乡和六巷乡,县城及其他乡镇亦有零星分布。

译文:At present, Ao-yao people mainly live in Luoxiang Township,Dazhang Township and Liuxiang Township,and scattered in the county and other towns.

分析:中文句中经常出现四字格词语,这样的词汇是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性用法。译者首先需要分析句子结构,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理解四字词语的含义再进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本句中的“零星分布”是汉语中的常见表达,“零星”一词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与“分布”构成了凝固性的结构。而在译文中,译者将其形象性作了省略,用动词“scatter”表明了“散落”之意,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减少了英语读者出现阅读困惑的可能。

例4:公鼓形态修长坚挺似男性,母鼓则是圆硕饱满似女性。

译文:The male drum is slender and firm,like a man, while the female drum is round and plump, like a woman.

汉语的形容词修饰重叠,从而产生了较为模糊的外观描述性文字。若是仅仅简单采用省译,则会产生不明确的含义,由此出现交际失败,就不能成为良好的译文。如例4中的“修长坚挺”以及“圆硕饱满”需要根据词汇的意思拆译并用“and”连接。而句中的“男性”和“女性”更是不能简单处理,而是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理解能力,译为通俗且形象化的“man”和“woman”,让描写对象的形象展现得更为清晰。根据生态翻译理论,为了达到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适当的增译、省译是可以被译者所考虑使用的,译文的最终目的也是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

(三)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苏珊·巴斯耐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弗维尔(André·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转向”理论掀起了翻译研究中关于文化视角的热潮。生态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也成为翻译中的难点。

例5:黄泥鼓舞

Clay Drum Dance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以文化的视角来解决翻译难点。“黄泥鼓舞”一词从字面上的理解较为困难,其由三个名词组成,若是直译为“Yellow mud Drum Dance”则难以体现其蕴含的文化寓意。事实上,译者可以跳出文本的桎梏,将这一词汇进行文化层面的解释与翻译。“黄泥鼓舞”一词源于瑶族神话传说,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了解较少的英语读者很难去理解其含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并在译文中体现出其大致的表现形式是可为人们所接受的。故而译为“Clay Drum Dance”更贴切,更能引起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

五、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黄泥鼓舞的英译文本,探究了生态翻译学在民族性及地域性强的文本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译者要破除中英文本间的三维隔阂,将黄泥鼓舞的鲜明特色更好地展现给英语世界,使其能够与广西其他的舞种区分开来,凸显其民族特色,针对其特点进行推广、传播,从而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和增强其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修饰词黄泥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黄泥水
学加修饰词
赤脚黄泥郎
我属“懒”
挖“黄泥公公”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欲探诗家笔中意 扣字品词解其味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人心如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