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融资风险控制及财务风险评价

2021-11-22野,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比值途径资本

田 野,张 淼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 110000)

0 引言

伴随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已经更加普遍,门槛也逐渐降低,使得高校本身的教育经费持续扩增,只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可行的[1]。对于资金问题,大部分高校采用了融资贷款的形式,尽管暂时解决了高校的资金困境问题,却导致高校面临极大的风险。比如,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重庆市的A 高校因为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负债率也随之增长。特别是2009年和2010 年,这两年的资产负债率都大于37%,高校与企业不一样,这么高的负债率,给A 高校的财务带来很大的风险。基于此,高校应该有效评估融资,降低融资风险。

1 高校发生融资风险的具体原因

1.1 融资项目论证有误

现如今,高校主张退出部分发展项目,不但能够有效回笼资金,而且可以将其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出来。教育的独特性使其项目一旦明确,就需要实现稳定以及长期的投入。因此,高校需要始终维持很大的融资规模[2]。部分高校为了“面子工程”以及“政绩工程”,已经不顾融资项目的相关发展空间,觉得融资“越多越好”,这将极大地提升其融资风险。同时,融资规模较大,也让项目人员不能充分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考核、审查与监督更不知从何谈起。这将进一步降低资金的使用率,也增加了融资项目的成本。

1.2 融资途径单一,对信贷融资依赖程度大

现如今,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只能获得相对有限的国家财政补助,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小。此外,高校融资难以进一步争取到社会资本与资本市场,如项目贷款、教育项目债券与教育储备金等的运用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高校的融资途径就变得单一化。基于这种情况,高校更加依赖银行等信贷组织,这也是其最普遍的选择。不过因为教育投资的变现少以及回报周期长,融资途径很单一,这将进一步加大融资的财务风险。

1.3 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很高

在融资体制中,资本结构充分体现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权重关系。融资结构的合理性更高,融资成本将更少,融资作用也将更突出[3]。现在,国内高校把融资的目光进一步投向银行,希望借助“负债融资”来解决“扩招”带来的问题。较高的协议承诺金、融资债务利息等,加大了高校的融资成本以及风险。单一化的融资途径,也就造成了融资结构的失调。高校选择单一化的融资方式,导致融资结构长时间处在“一家独大”的不利处境。

2 高校如何有效控制融资风险

2.1 科学建设融资

融资规模的大小密切关系到学校本身的资金需要以及发展情况[4]。按照现实情况,需要应用损益平衡的相关原理来开展研究: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量本利分析法对如今的融资情况进行探究,能够选取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方式,进一步比较当前资金的具体差额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2.2 有效扩展融资途径

高校属于教育机构,通常来说,其融资行为具有公益性,且融资的途径很单一,发生风险的概率更大。在以前,大部分高校非常依赖国家的拨款,在融资上存在很多问题。现在,社会发展逐渐多元化,融资途径也获得了拓展,除了国家拨款之外,还包含银行贷款以及民间筹款等融资方式。

第一,BOT,即建设—经营—移交的模式。学校把建设项目进一步交由正规公司来开展,如创建食堂以及寝室等。学校为公司赋予一定的权利,让其在一定期间内,利用收取服务费的模式来收回投资金额[5]。期限一结束,项目就是学校的。

第二,租赁置换。即学校向金融租赁机构进一步探寻资产的使用帮助。获得租赁公司一段时间内某些资产的使用权利,只需支付一些租赁费用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很合理,能够有效防止学校在采购设备时,因投入过多资金而造成资金存量不足。

第三,成果转换。大部分高校都在重点培育高科技产业,通过研究进一步获得相关研究成果,然后在项目投资中使用收益。同时,高校应该充分培养科研老师,使老师的科研能力获得充分提升,并给予优良的科研环境,获取部分社会投资,推动科研成果的效益转化[6]。此外,还能够有效吸引公司广泛参与其中,遵守相关市场规律,获得一定的收益。

第四,助学贷款途径。每一所学校都有贫困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许会欠一些学费,这就不利于高校的深入发展。因为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不易,所以学校的相关收费制度也获得了持续调整。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施帮扶,可以防止高校出现学费无法收回的问题,国家有效开展学费贷款制度,防止高校经费进一步出现断裂的情况[7]。此外,还应大力鼓励公司参与其中,让公司来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此既对学生提供了有用的帮助,也有效降低了高校的发展风险。

第五,民间筹资途径。这属于一种新型的模式,公立高校管理经营学生教育,然而由民间资本来有效完成校园的项目建设。现如今,这种方式普遍运用于高校所属二级学院。例如,部分职业院校重点依据民办院校的具体费用来收取,可其还是由母校开展经营以及管理,因为在教育科研行业,公立高校也许会更加合理。

2.3 减少融资项目成本

第一,合理研究筹资成本,有效选取融资渠道。在不一样的融资行为中,高校会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其融资成本也不一样[8]。在财政拨款以及校企合作等模式下的收入,类似于公司的权益资本,所以其融资成本并不会比银行的融资成本高。如此,高校在融资之前,首先应该对融资成本水平进行有效定位,对比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科学配置权益资本,完善债务资本结构。各种资本来源,构成不一样的负债资本结构。高校要对债务资本结构进行持续完善,对权益资本进行科学配置,使其核心价值获得充分提高,有效减少加权资本成本。高校应该注重权益资本的科学配置,要持续提高优质资金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同时,要充分优化债务资本结构。要对有偿融资途径进一步做到可补、可控以及可借,有效减少还本付息给高校造成的风险压力。高校能够鉴戒国内以及国外优秀高校的融资经验,对融资途径进行有效拓展,进一步创建综合化以及科学化的融资体制。

3 高校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1 偿债能力指标体系

首先,现实支付比率,就是高校货币资金与其月平均支出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小,说明高校拥有更差的偿债能力,相反就越好。其次,流动比率,就是指流动资产与其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小于预警值2 的时候,说明高校不能有效偿还短期债务。再次,收入负债比率,就是高校负债总额与其收入总额的比值,这个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拥有更差的偿债能力,相反就越好。最后,资产负债率,就是高校负债总额在其总资产中占有的比重,通常来讲,负债率越低,高校的债务压力就越低。依据行业标准,把该警戒线有效设置于40%至60%之间。越过预警警戒线,就将发出预警信号。

3.2 高校运营能力指标体系

首先,学生欠费率,就是学生欠费总额以及应收学费总额的比值,学生的欠费率越高,就说明高校拥有更大的运营风险,相反就越小[9]。其次,经费自给比率,就是高校事业收入、高校经营收入之和与高校事业支出与高校经营支出之和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说明高校拥有更强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更小的风险。最后,年度收支比率,就是高校年度总收入与其年度总支出的比值,当高校年度收支比率低于1 的时候,说明高校这一年度的财务情况产生赤字,相反,则说明财务情况优良。

3.3 高校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首先,年末净存款占整个支出的比率,其主要对高校以后的财务潜力进行衡量,这个指标越高,说明高校的未来财务潜力越大,风险就越小。其次,学生就业率,就是学生就业整体人数与学生毕业整体人数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说明高校的财务风险越小,发展潜力越大。

4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高校本身建设资金需求持续扩增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之间的矛盾,使借助银行贷款来处理国内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欠缺问题变成关键的筹资方法,负债融资有利于缓解高校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简言之,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时存在。我国高校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但要勇于冒险,而且要善于化险。

猜你喜欢

比值途径资本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资本策局变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