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应用文习作训练 提升学生理性表达能力
——以《学写调查报告》教学为例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书友应用文调查报告

张 劲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璧山 402760)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培养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摹写和主观抒情的感性表达,严重忽视应用文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小学习作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理性表达能力呢?现以我们在《学写调查报告》习作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如何为小学生开启理性表达之门。

1.创设交际语境,让理性表达更真实

学写调查报告,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文习作是第一次涉及。“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是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回答: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学写调查报告不应简单满足于学生能写报告,而要分析现有学情,创设一个真实的交际语境,让学生感到不是为完成习作,而是在自主与他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清晰而明确的习作目的。

开课时,我们首先播放:XX小学五年级X班舒适的阅读环境,愉悦的课外阅读情景和学生们发出的成为书友的热情邀请。让习作关联儿童生活,通过创设真实交际语境,建构起与伙伴交流的“场”。接着,让学生思考:开展这个交书友的活动,你最想知道即将成为书友的哪些信息?这么多的书友,要想了解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一真实交际语境的创设让学生对于读者需求有了理性思考,将调查情况和由此而引发的感受转化为文字就有了明确动机,那就是“我”的调查很有意义,能帮助表达和交友。这样的动机蓄积不仅可以孕育儿童的习作意识,还可以激发习作真实的成就欲和交往感。

2.启发读者意识,让理性表达更自然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格式在能力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去追问:“调查报告”为什么是这种格式而不是其他的格式?这种格式是谁规定的?这些问题不弄清楚,“为谁写”“为什么这样写”就会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之中,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呆板。

于是,我们将读者需求和调查报告格式产生关联,展开了这样的学习。首先,让学生以一个书友的身份思考:“对于XX小学开展的课外阅读调查活动,你想知道些什么?”接着,再让学生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阅读体验XX小学同学的调查报告。让学生自主发现报告内容和读者想知道的内容是一致的,研究什么问题是由读者需要而定的,报告的写作顺序是与调查过程一致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启发学生读者意识,让其明白原来“调查报告”的格式是从读者需要出发的,是从人们开展调查活动的规律出发的,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尊重读者,才能写出人们需要的调查报告。启发读者意识,帮助学生实现了由调查报告格式的机械模仿向自然理性表达需要的根本扭转。

3.激活言语储备,让理性表达更得体

如果把调查报告的格式比作“外衣”,那么得体的语言就是内核。调查报告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简练、朴实。这对于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言语储备,写惯记叙文,总被要求“描写要具体生动”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也是极不习惯的。然而调查报告的语言得体这个问题不解决,结果必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于是,我们在习作前出示了一篇“记一次调查活动”的记叙文和前面学写格式时展示的“XX小学同学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记叙文和应用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发现调查报告的语言表达形式。然后,激活学生已有的言语储备,在学写调查报告的习作实践中学习、模仿,借助得体的语言形式,清晰而有层次地理性表达。这样的学习活动立足学生认知水平,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确保语言得体的同时理性表达能力也得以有效发展。

4.建构思维方法,让理性表达合乎逻辑

调查报告是一种学习或研究活动的成果展示类写作形式,需要写作者利用各种媒介有目的地获取、筛选、组织信息,深化认识、发展认知,并能借助文字、图表和标题等习作技能进行高效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这种写作需要全面、深刻的逻辑理性思考的。

写调查报告如何做到逻辑、理性,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利用信息得出结论时要言之成理。对于五年级学生,分析统计结果,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于是,我们聚焦逻辑思维展开了这样的学习活动:首先,向学生展示前期调查数据统计图,引导其了解调查情况,分享调查视角,同时为后面的习作指导寻找典型教学“切口”。然后,引导学生针对统计结果,利用对比、推测、分析、探究等方法,从单个数据走向多个数据,从数据表面走向内核,进行多角度思辨,推测,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合理建议。

这样的思维导引让学生在数据的联系和流动中理性把握事物本质,填补了现有经验与习作任务所需经验的落差,为有理有据地得出结论,从而在调查报告中能合乎逻辑、条理清楚地进行理性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场“思维风暴”中,学生在思维策略导引下,结合调查数据展开探究,从表象到现象,思维活动丰富而多维;从成因到建议,认知集中而深入;无论在言语层面,还是思维层面,学生都经历了一次成长和洗礼。

猜你喜欢

书友应用文调查报告
《未来科技的13个密码》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高中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书香交通·文化同行”读书分享会
玉树州囊谦县贡觉洞壁画的调查报告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基于Android的图书漂流共享软件开发*
《习近平讲故事》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