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方式,化解家长参与的学生纠纷

2021-11-21颜迎光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纠纷内心笔者

颜迎光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笔者从毕业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六年的班主任经历虽说不算深,但是也不算太浅,可这学期遇到的一件班级学生纠纷还是打了笔者个措手不及。问题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家长想通过自身干预解决此次学生纠纷,这使得学生之间的矛盾上升到家庭层面的纠纷,纯粹的校内学生摩擦升级为家校问题。介于此类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处理结果的不可控性,笔者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反思和感悟,希望能引起广大班主任群体对此类问题以及处理方式的重视。

1.家长参与的学生纠纷案例再现

本学期一个周三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笔者的微信突然出现连续性信息提示,当时的笔者心头一震。打开微信,里面是笔者班级方蕊(化名)爸爸发来的几张图片,方蕊胳膊上几处淤青颤人心头。这样一个乖巧寡言的小女生受到如此伤害任谁都会觉得心疼。更为要紧的是,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让问题上升为校园恶意欺凌。一分钟不到方蕊爸爸的电话打了过来,他是一腔怒火,严厉的话语直指方蕊的同桌蔡睿(化名)。情急之下,笔者只好先安慰方蕊爸爸,并让他明早八点准时在笔者办公室等候。随后笔者立即转发图片给了蔡睿妈妈,并立即给其打了电话。对方接到电话态度比较良好,一连气说着自家孩子的不是,要来承担这次事故的责任。随后笔者也约了蔡睿家长到学校来,但不是去办公室,而是班级门口的走廊,笔者想,千万不能让双方家长直接在办公室碰面。

第二天早上,笔者立即调课去处理这件事。方蕊的父母都来了,蔡睿是爸爸来的。见面后,方蕊的爸爸妈妈一味强行批评蔡睿。经过笔者一番沟通后,方蕊父母冷静下来了。这个时候该处理这件事了。当然,作为调解者,笔者得征求一下方蕊家长的意见。方蕊妈妈给了三条要求:第一,蔡睿立即给方蕊道歉;第二,老师当全班人面批评并强制要求蔡睿给方蕊道歉;第三,班主任在全班进行安全教育,让更多孩子学会自保。一三两条当属合情合理的要求,至于第二条则使笔者面露难色,因为带着批评的性质要求蔡睿在全班面前道歉,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蔡睿的心灵肯定会收到伤害,作为班主任,总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再去伤害一个孩子。真若如此,蔡睿的家长又会作何感想?所以笔者对此条要求提出了保留意见,谁知方蕊妈妈立即大声问道:“请问班主任,你是在袒护蔡睿吗?”这个话任谁听了都不舒服,这是对于一个班主任人品赤裸裸的质疑。笔者稍作停顿,缓解内心的不适,说道:“当着全班的面道歉这个要求我可以完成,但是能不能稍作改动,加入我的一点想法?”坐在一旁的石夏薇爸爸见状打了个圆场,这个争论才算打住。

中午笔者与蔡睿进行了一番沟通,并告知了他如何去做:课前主动跟老师申请要求三分钟时间,自发跟方蕊同学道歉。

下午上课,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当蔡睿读完这封诚恳的道歉信的时候,全班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笔者随机引导谈话:“你为什么给蔡睿鼓掌?”大家的答案都基本围绕“勇于承担责任”、“敢做敢当”进行。如此一来,蔡睿不仅道了歉,还收到了大家的赞赏,最重要的是他所谓的“面子”没有受到损伤。其实这里也是在给班级孩子们做个榜样!随后,笔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2.家长参与的学生纠纷处理不当的影响

经历了这样一件棘手的班级纠纷后,笔者的感受颇多,深刻认识到面对学生纠纷时班主任合理沟通的重要性。这个案例中如果笔者没有及时处理好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2.1 引发家长的不信任感。方蕊家长对笔者这个班主任的处理方式不满意,铁定认为笔者藏有私心。家长会耿耿于怀,甚至会在家长群体中散布不良言论,这样一个班级的家长内心都会不安。如果家长从内心里对班主任为人行事存在质疑的话,以后的班级事务会很难推进。因为人心不安,很难围绕共同的目标前行。

2.2 过错方事后的耿耿于怀。蔡睿家长可能会觉得班主任处理事情简单粗暴,没有给自家孩子留下颜面,伤害了自家孩子的自尊心。也许当时人家会觉得自家孩子犯了错没办法必须承担责任,但时间推移,家长定会念念于怀,以后很可能会对班级工作产生阻力。这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字——“心”。家长的心伤了,还怎么跟你一起教育孩子?

2.3 当事学生无法预测的长远影响。再来说说孩子们吧。也许两个孩子当时很好对付,毕竟年纪小。但是蔡睿丢了面子,以后肯定会在心里存在一个阴影,甚至会出现消极情绪,一个阳光男孩可能就此在脸上画上乌云。要知道很多成年人在社会上做的违法行为都是由于幼年时内心的一次创伤。你教育的孩子都被伤害了,还是内心的伤害,这样的教育还有价值吗?至方蕊呢,虽然人家当时得到了绝对性的安抚,但是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以后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她,尤其还是班主任的处理方式。成年后她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不会也这样武断?或者为了解决问题就听人摆布?其实方蕊是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如果一旦形成这种心态或者心理的话,她的一生会平添诸多麻烦。“如果说健全的体魄是生命存在的根基,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精彩人生的居所。”[1]对于俩孩子来说,笔者的处理方式影响最大的不在当时,而在未来,在未来的生活,在未来的心态,在未来的心理。

2.4 班级学生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班级孩子呢?眼睁睁地看着班主任强迫蔡睿上台道歉,会产生什么样的内心?恐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以后都不敢承认错误了,反倒是去学着躲避问题。如果不在班级公开处理呢?下次再有孩子私下被欺负了,或者是更严重的校园欺凌,他们该何去何从?源自于内心的那种不信任,肯定会慢慢延伸。孩子们对一个班主任失望,还能信任谁呢?他们入学就是笔者带班主任的,如果笔者都不值得信赖,孩子们内心是不会有安全感的。

3.事后跟进,寻机缓和双方关系

对于此类学生纠纷,要处理好学生纠纷,更要安抚好家长内心,毕竟班级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组建的。虽然家长这一群体稍显隐性,但是他们对班级发展的推动力确实无法估量的。沉淀了整个事件后,笔者又深思了这件事的后续做法,要让两方面的家长都能放下内心的那份不悦。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第一,班级日常的学生拓展活动,笔者尽量把两个孩子安排在一起,并适当叮嘱蔡睿要多帮助略显弱小的方蕊同学;第二,班级整体团建时,笔者会把两方面家长安排在一个小组,让家长们在一起去通过沟通缓和并逐渐互相理解。在班级后来的“乐享农耕”活动中,笔者有意把方蕊和蔡睿同学及双方家长安排在一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两位学生展现出的良好相处状态也极大地缓解了家长们曾经的不愉快,内心的心结也都彼此打开了。

在这件事的应急处理和后续处理中,同事对笔者的评价是“机智”,但是,当笔者亲临这件事之后,却觉得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埋藏在水面之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智慧,同事们所说的“机智”只能叫做一种应激能力的体现吧。笔者的这个解决方法,安抚了方蕊的心,也保护了蔡睿的自尊心,当然也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对笔者这个班主任的信心。教育需要赢得人心,不论是孩子的,还是家长的。用心,才有信任!用心,才会赢得人心!

猜你喜欢

纠纷内心笔者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误帮倒忙引纠纷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老师,别走……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纠纷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