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2021-11-21董海珊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重难点探究思维

董海珊

(广东省惠州市李瑞麟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1)

课堂提问是教学情境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堂提问作为其中的一员,其有效性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如果教师能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去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将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所在。课堂提问是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航向,更是学生思维打开的一把钥匙!所以,教师就有必要把课堂提问的设计得更贴合课堂,更适合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激情,这样既能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过程的享受和丰收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何谓有效呢?有效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掌握重难点甚至能拓展到其他的知识点上,有效就是教师在本节课中,把所有知识点疑难点准确不误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就是师生在课堂上能达到一个共识,形成一种默契。

如何有效提问呢?有效的课堂提问在于清楚提问的由来,掌握提问的方法技巧,守住提问的原则,方能达到有效的目的。下面我来逐个谈谈我的见解。

提问应该来自学生的兴趣。都说兴趣是很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的兴趣在此,加之教师经过修饰的问题,娓娓道来,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由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课堂上学习,会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在突破本课重难点时,主要去找事物的关系,老师可以用学生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之间的关联来引入关系式,从而引导学生用字母去表示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关系,如:当小亮的年龄是10岁时,老师32岁,当小亮是N岁,这时老师多少岁?由于好奇老师的年龄,学生会激动地展开讨论。

提问应该来自学生本身。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回答问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关注到自己,如果老师在提问时能够把目光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针对后进生设计基础监督的问题来激励,针对优等生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课程上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提问应该来自本节课的疑难点。问题的难度和认知水平:教师发问的问题难度和认知水平对学生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钻研教材,深入学习教学内容的疑难点,把教学重难点深入剖析。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再去备学生,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学习的不同层度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把备课本和备学生结合在一起,精心地设计有效的问题。提问时要求教师要口头表述清晰,详细,准确不误地传达问题的核心;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对一些繁琐复杂的问题,可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解答问题:温故知新,合作探究,举一反三,以普通的方法,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这样做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信心大受鼓舞,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讲究方法技巧。提问要适时,在恰到好处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在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时,应着重提出中等难度的问题,以便检查是否大部分学生掌握;在学习新课时,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同时,提问要有针对性,可以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相对难度大的问题,而针对学困生,可以提出相应简单切身的实际问题;在学生陷入沉思后,教师可以乘胜追击,把问题深化,以解决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有原则。要具备启发性,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可以启发性地问学生:请问你在这之前都学习的是怎样的除法计算?你是否可以用之前的方法去解答?从而让学生联想到,通过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去计算。提问还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去提不出的问题。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的机会,不要担心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使他们不放弃学习的积极性。回答正确的要给与积极的评价,使其更加有信心学习,及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起到概括的作用。

当然,每个在岗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是高效的,自己的提问是有效能起作用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课前必须备好课,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才能做到有效提问。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都讲究方法,技巧,原则,我相信这个提问肯定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重难点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