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下探讨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及提出问题能力提升策略

2021-11-21刘冬梅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数学

刘冬梅

(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贵州 遵义 563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终身发展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动力。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变化,使得素质教育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各个学校也进行课程改革,完善、优化,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传统应试型教学观念在我国施行多年,诸多教师在改革创新过程之中不断进行完善,但是仍然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在不断的影响着教学成果,使得改革进行的不够完善、彻底。(2)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固然已经开始逐步引入素质教育理念,但是许多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比较模糊,没有意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过于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却忽视了教学根本目的。教师无法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阻碍了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3)现阶段仍有一些教师认为,只有传统的应试型教学理念才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以学生成绩为考核评判的标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评判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关键。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

2.1 通过课前预习,让学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当中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并在学生自学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如:比较新旧知识,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对应题;新知识实际的意义、定律、性质、特征以及公式;算理、解法以及关键字词;最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的知识点。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长》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自己课前预习的内容和预习时发现的相关问题,如:什么是圆的周长?圆周率概念当中的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率数值是不是固定的?运用教材当中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为什么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同?怎么解决?圆周率值为3.1415926535…,最后一个5后面是什么数字?而这些问题都是本节课需要一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这种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与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当教师在课堂上解決这些问题时,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涉及的知识点。

2.2 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给予激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发现并提出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入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集体的讨论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及思考,在认知冲突中进行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2.3 营造课堂氛围,培养问题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小学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课堂上也愿意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是随着他们的年龄的增长,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变得不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甚至会在教师提问时故意躲开教师的目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用真诚的态度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够逐渐培养他们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紧张、焦虑的状态会逐渐减少,课堂氛围就会变得更加活跃。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是促进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评价,以此来引导、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现更为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数学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做好课前预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