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1曹玉莲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重难点图形

曹玉莲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心小学 广东 广州 511365)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这是时代的发展成果,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用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让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图形与几何”这一重难点知识使用了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我们发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最好[1]。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知识的深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相对地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是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思维的联想和发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数学思维。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使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一般习惯性地带领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先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之后再进行教学就会事半功倍[2]。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使用提问法,让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将旧知识进行串联,引导学生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的课堂导入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新课的课堂导入,使用生动的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和“圆”有关的知识时就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前为学生播放和圆有关的视频,视频的内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的圆形物品,教师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询问学生在画面中是否找到了相同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表现。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物品被设计成圆形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2 使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数学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教学的重难点,因为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图形和几何”知识,对于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小学生来说更加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让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变得更清晰,图形的变化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功(三)》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将风车运动的动画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观察风车运动的特点,使用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旋转变换方式,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图形变化过程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运动的重难点知识。

2.3 实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连贯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熟练运用为将来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点的练习打下基础,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复习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之后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整理课堂内容的梳理并制作课堂小结,在使学生对本堂课有更加清晰认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有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为学生进行更高层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重难点图形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