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知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21孙小颖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情境

孙小颖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引言

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其中内涵深刻,古人通过言简意赅的词汇来表达心中所感,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教材。基于行知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可以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掌握开辟新渠道,也能够促进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性的积极作用,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观察

古诗词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概括,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也应当还原最真实的生活,这就需要用到情境式教学,所谓的情境教学作为古诗词教学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入,将一些想象、抽象化的物体具体表现出来,以此引发学生的共鸣。在这过程中教师会想方设法采用多样化途径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情境、诗词画面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眼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有个画面感。有些古诗富有轻快的节奏,旋律分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影视剧中的歌曲或者当代符合学生身心的歌谣将学生自然而然带入诗词意境当中。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一古诗中,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先根据欣赏各种的歌词,在音乐中回忆自己现实生活中送别朋友的场景或者类似读过的歌曲、学过的古诗,继而理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送别之情,通过同类型的歌曲旋律贯穿整节课堂,从而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和声入人心的声音形象融合一体,学生再加以想象便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情感。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有所感受,营造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2.引导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感知

俗话说:“书本中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更深入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理所在。”对于学习教师还是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不可能伴随学生一生,我们只不过充当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导游”,只是传授一些学习方面的技巧,所以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从中不难看出,陶先生对生活化教学态度坚决。对于古诗中所表达的传统美德、文化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学古诗的同时,既学习我国传统的节日和风俗,还运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中。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悯农》这一古诗中,教师通过烈日下农民伯伯为禾苗除草,汗流浃背的图片,来传达庄稼种出的不易,以及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也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在家里吃饭时做到不浪费一个米粒,看到粮食的现象都能想到这首诗,对劳动人民产生由衷的敬意。

3.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注重人文渗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还要学会在教学活动中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变化。素质教育主张“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小学古诗词覆盖内容广泛,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同时,古诗也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古诗就可以了解生活,了解历史悠久的古代故事。因此,我们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树立一个全面的教学目标,抓住古诗词特有的文化魅力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养成高尚的人格,为孩子将来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小学语文课本中抒发作者爱国之情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小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这一古诗中,李清照虽为一个柔弱女子,但有着一身的正气。教师不仅要通过古诗词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还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品味,两者相结合学生萌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们从小只有勤奋学习,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受外国的欺辱,做人要有一身骨气、正气、节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结束语

总之,通过基于行知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变得更加鲜明,学生的视野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内,更多的向课外延伸。教师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孩子亲近自然,关注生活中细微事物,从而在课堂的学习中加以利用,使语文听书读写能力得到良好运用,促进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情境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拟古诗”之我见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