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初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几点见解

2021-11-21高海明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鉴赏能力基础知识

高海明

(广西防城港市第三中学 广西 防城港 538000)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高度凝练而成的语言,能形象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千万年来代代传诵,深受人们的喜爱。诗歌鉴赏日益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因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更是因为优美的诗词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但由于传统诗歌教学的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较低,只停留在读和背。因此,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不仅应当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还应当积极的挖掘诗词中的意象之美,让学生们在文学和思想上得到美的感受。

1.夯实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要传授关于诗歌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完整的诗歌知识体系,也能在日后的诗歌学习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和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能力及兴趣。在诗歌教学课堂上,老师应当逐步渗透诗歌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去了解赏析诗歌应该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表达技巧、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由此在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学生掌握较为全面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中,可以让学生找出每句诗的韵脚,并解释说明是诗歌中平仄和四声以及韵脚的使用让诗歌富有韵律美和节奏美,再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朗朗上口的原因。在之后的学习中有规律的布置赏析作业并举行诗歌鉴赏比赛,在高质量的训练和温习之下,学生学到的诗歌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诗歌鉴赏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2.导入历史背景和故事进行教学

诗歌不仅是作者对当时所见所闻的凝练,更表达了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在诗歌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剖析诗句的内容,不结合历史背景和故事去深入了解,学生就难以体会当时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就难以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和意志。因此,在诗歌课堂上,教师应该在学生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故事来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诗歌主旨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诗歌的内涵,加深印象并提高对诗歌的记忆力,从而也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中,可指出在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杜甫在感叹自己狂风破屋、群童抱茅、遭受夜雨的处境下,能够想到期盼广厦,将自身的苦难加以升华,直抒忧国忧民之情。在结合历史背景的教学下,学生不仅更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也认识了杜诗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3.结合影视听资料进行诗歌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的呈现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诗歌教学较为乏味,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多利用与诗歌中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相关的影、视、听资料。现代学生大多喜欢流行节目和音乐,在课堂中播放诗歌的影、视、听资料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诗歌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诗歌作品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优质的诗词和音乐不仅能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诗歌,而且提高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并在观看和吟唱中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从而也在感官上得到了美的感受和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可播放与之相关的流行音乐和舞蹈视频,在歌曲和舞蹈的韵律中学生能对诗歌的内涵不断加深了解,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都将得到升华。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诗歌,还丰富了课堂内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4.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演绎和描绘

传统由教师主讲的诗歌教学,造成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兴趣较低。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对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们的个性,使他们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后将学生自由分组,让学生以表演剧或绘画的方式将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这能大大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也能将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体会也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诗歌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创作,培养了学生自主的诗歌鉴赏能力,这让学生对诗歌能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起了较大的作用。例如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诗歌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景色进行描绘,并将主人翁离别的情景画出。或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诗中的人物,想象人物离别时的场景和语言并结合动作表情进行演绎。

总之,古诗词的内涵很丰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会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鉴赏能力基础知识
清律的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养
新时代云南乡村绿色发展:历史背景·机遇条件·路径选择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