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流水遇知音
——浅谈小学高年级“后进生”的转化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伯牙知音后进生

张 晖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赞同的。”我们都知道转化“后进生”会很难,但这又是我们每个班主任都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让这些学生有所转变,那么将来升入初中以后,转化的难度可能会更大。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其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读来实在让人心生羡慕,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琴声里蕴含的每一种感情,这是多么难得,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语亦有云:“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人甚至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可见,若能了解学生、赏识学生、并成为学生的知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也一定能迎刃而解。

1.以爱为前提——破关系冰山

萨提亚的冰山隐喻理论中指出,渴望被爱、被接纳、有归属感是人类共有的属性。我们在百度上搜索“爱、教育”这两个关键词,也会弹出数条名人名言,细读这些语句,无不说明了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如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而转化“后进生”更是一个艰巨而又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爱”,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一个“后进生”,在班里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属于“弱势群体”的。他们可能大多因为犯错经常被老师批评、成绩垫底、实践能力也不强,或者还有智力方面的缺陷等等,而这种种,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在交友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和他们做朋友,班里的孩子更多的倾向于与那些活泼开朗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做朋友。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被孤立的,除了那些特别调皮捣蛋的胆子大一点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怯生生的小模样,眼神从不敢与老师对视,即便受了委屈,也不敢为自己辩解。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面对这样的孩子,唯有努力走进他(她)的世界,用爱消融横在你和学生之间的“冰山”,才能引领他们走出阴霾,沐浴在阳光下。

2.以知为基础——建互动模式

“知”,即了解。想要成为学生的知音,做学生的朋友,至少得了解学生,可是你真正了解你的学生吗?常常有班主任在教育“后进生”的时候,最后总是语重心长而又无可奈何地说:“你知不知道我是为你好啊!”学生当然知道,可是他就是不想听,不想按你说的去做,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你不了解你的学生,你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以我曾经任教的班级为例,其中有一个学生林林,这孩子是我刚刚送走的六年级毕业生,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我第一个听说的就是她的名字。原因是她曾经有一次跑上学校的五楼天台,说要去吹吹风,把学校领导、老师、家长都吓得够呛。她也好像从这件事发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软肋,行为越发放肆,迟到、早退、欠作业、吓唬小同学、挑衅老师……觉得大家都拿她没办法,反正她有杀手锏。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不找出原因,而一直处于被动地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我通过与前任班主任沟通、家访等办法进行全方位了解,发现这个孩子的根本问题是“缺爱”。她母亲在生二胎妹妹时不幸去世,爸爸沉迷麻将,基本属于没人管的。了解了她的情况之后,我把追作业、处理相关纪律问题都暂且放下,而是开始更多地走近她了解她:知道她早上常常饿肚子,我会给她带一点早餐;知道她喜欢玩《王者》,课间就找她聊聊游戏;知道她手工很不错,班级布置的时候让她发挥特长——制作手工;知道她住的地方离我并不远,放学时有机会就跟她一起走……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变化,首先是开始做语文作业了。我开玩笑地打趣:“呀!太阳从西边出来啦!”她瞄了我一眼,叹口气:“唉,老张,我都不好意思不做你的作业啊!”

可见,了解你的学生,努力与他(她)成为朋友,成为知音,建立好你们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他(她)才会愿意打开心扉来接纳你,并且愿意作出改变。

3.以尊重为原则,树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弱点,敦促自己去维护尊严。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把孩子当朋友般去尊重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一个原则,只有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有了自尊心,才能唤醒他内心的主体意识,也才能化外因的“逼你改变”变成内因的“我要改变”。

上文中我提到的林林同学,我接手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作文一个字都没写,而在两年后的毕业考试中,她得意地和我炫耀:“老师,我的作文‘爆格’啦!”(注:“爆格”意思是字数超出了给的作文格子)她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这两年的转化过程中,我对她的尊重,与她像朋友般的相处,充分唤醒了她的主体意识。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如何做的呢?(1)尊重生命。路边的一朵野花,池塘中的一尾小鱼,天空中的一群小鸟,都是生命的不同姿态,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仅仅可能是在某个方面暂时落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老师要有足够明亮的双眼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能仅仅因为孩子分数低影响了班级成绩、纪律差影响课堂效果等方面的原因而抹杀他的一切优点。(2)尊重差异。学生和学生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这些差异可能是智力上的差异、可能是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差异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了“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长处,这才是我们老师要努力的方向。(3)尊重规律。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的成长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后进生”的转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效果。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在小学高年级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努力寻求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尝试。希望我们每个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到爱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成为他们生活上的朋友,心灵上的知音,这远比简单的说教、严厉的批评来得有效得多。

猜你喜欢

伯牙知音后进生
知音
知 音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晏殊的忘年知音
高山流水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火风与霍尊:是父子,更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