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研究

2021-11-21⦿陈

小学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陈 影

小学语文本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与任何一门学科之间都有着必要的联系。因此,学好语文课程可以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等等。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以认识字词为主;但是在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学术能力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等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等,进而提升小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只有在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背景下,才可以将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的模式更高效地发展下去。本文主要针对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引起探讨与思考。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现阶段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的的更新与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打破了传统式教学的方法,在以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实现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基本素养为基础,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只是注重小学生对于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个人情感、素质品德、价值观念以及学习方法等,实现小学生自身素质与语文基础“双丰收”[2]。

二、主题教学的概念

简单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主题教学就是通过围绕一个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之间的碰撞,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的开放性教学。这也是一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从教学主体入手,设计好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展开主题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主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学习语文现状、接受能力以及语文教材内容出发,并围绕挖掘出具有育人意义的主题进行教学,譬如是文章的核心知识、文章的切合点、文章的中心论点等等。将分散的小知识点,融合成大知识点,进行形成立体化的主题教学。

三、语文主题教学的开展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方法

(一)挖掘出教材的深刻主题展开教学

语文属于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要学会挖掘主题。以主题为教学基础,进而深化语文教学的内容,扩充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主题式的教学可以引起小学生的专注力与好奇心,譬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习到了有关圆明园的文章,作者所要传达的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但同时也要尊重祖国历史文化,是一篇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所以教师可以结合“重生与毁灭”作为主题式教学,运用多媒体PPT为小学生展示有关圆明园被摧毁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资料,为小学生普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扩展与补充。所以可见,教师运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能将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快速带入到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景色的震撼和被摧毁后的可惜之情,两种情感的对比更能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意,从而达到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主题进行扩展,不仅可以开展阅读主题教学,还可以开展主题写作,主题式写作也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表达自我,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运用文笔表达出来,这样的主题式教学会使学生印象深刻,引起情感共鸣的同时还能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融合其他学科创造出主题教学引出思考

主题式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主题进行融合,创造出主题课程,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譬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一篇《小蝌蚪找妈妈》的文章中,讲述的是小蝌蚪们寻找妈妈的历程,文章丰富有趣,教师就应该将语文学科与生物学科结合起来,创造出“自然与生命”的主题,为小学生普及青蛙这一物种的起源,还可以扩展到青蛙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教师还可以扩展出有同种性质的物种:益虫届的“飞翔高手”蜻蜓在幼虫时期是水虿,生活在水中,经历一系列的脱皮、成长后长出翅膀变成蜻蜓成虫、颜色多彩的蝴蝶也要经历四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形态也是有所不同,最终完成“破茧成蝶”。在讲述文中教材的同时还可以为小学生普及有关自然学科的知识,可以提高小学生观察自然界事物的能力、爱护自然爱护小动物的素养,即完成教学指标。再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与雷达》,教师也可以将科学学科与语文内容相结合,创造出“自然与科学”的主题;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的形成的》文章中,教师可以将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创造出“神奇的地理现象”这一主题,文章中大量的讲述了黄河的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含沙量、总长度等等,主要讲述了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与人文因素,教师直接引出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的核心素养理念,呼吁小学生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等;教师可以运用这一主题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怎样有效治理黄河问题?”让小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发言,起到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只要思考才能对主题式的语文教学留有深刻印象,提高语文成绩,锻炼语文思路,提升核心素养的意识[3]。

(三)结合到实际生活开展主题式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小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语文课堂中应该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教学主题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譬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造出“关怀自然”的主题,文章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可以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春天所带给人们的美丽景色,引导和激发小学生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之美的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桂花雨》的文章中,作者描绘了桂花树的美以及思念家乡的情感,教师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家乡之美”的主题,让小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描述,培养小学生口头讲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临时创作能力;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木笛》文章中,教师引导小学生抓住朱丹的语言、神态、动作,感悟人物用笛声表达内心情感与情怀,教师创造出“勿忘国耻”的主题,为小学生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有关信息,从国耻中印证国魂。将语文课程结合实际生活会发生的现象开展主题式教学,实现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为学生们核心素养做基础[4]。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完成教学目标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一大特色,所以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从小学阶段就着手。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以核心素养为教育前提,教师要改变自身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认知,然后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积极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存在的主题因素,从日常点滴教学入手或者与其他学科完美融合,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