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地理差异对中医药对外教育合作的影响分析

2021-11-20左媛媛刘耘希孙永林赵少钦李自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老挝缅甸中医药

左媛媛 刘耘希 孙永林 赵少钦 李自智

云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原创的重要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对世界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数量也不断上升[1]。然而,中医药教育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要面临由文化、制度、经济、地理以及管理所导致的诸多困难。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区,云南的中医药对外教育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特点,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一江连六国,形成了包括中国云南省及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2]。这里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区,壮、傣、佤、傈僳、景颇、阿昌、布朗、怒、德昂、独龙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习俗和传统医学相通,是传统医药交汇的富集区,构成了“和而不同”的区域性传统医药技术与文化[3]。

当前,越南、泰国已经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与西医并列为国家的主体医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对传统医药从政府到民间的认识和接受度都在向积极的方向改变[4]。2018年以来,周边国家留学生赴我国学习中医药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始接受并推广中医药技术[5]。

在开展中医药对外教育和传播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周边国家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以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及传播,课题组尝试采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法,分析省内中医药留学生的学情特点,了解文化、地理差异对他们接受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医药对外教育现状,继而探索在云南开展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区域优势和特点,构建关于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区域化策略体系[6]。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穷尽式调查的方法选取研究样本[7]。受访者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外国语言培训生、外国短期培训生。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回国学生无法取得联系,截至2020年9月29日,共有105人填写问卷,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61人,占58.10%;女44人,占41.90%。从国籍来看,老挝占28.60%、印度占26.70%、泰国占14.30%、缅甸占19.00%、越南占11.40%。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对中医的了解、接受程度、留学与培训四个部分,共25题,其中“基本信息”有6题,包括性别、年龄、国籍、邮箱、所在单位、对云南中医药大学的了解程度;“对中医的了解”有6题,包括兴趣、了解中医的途径等维度;“接受程度”有9题,包括对中医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态度、对中医理论出现文化差异的态度等维度;“留学与培训”有4题,包括课程培训满意度、接受度等维度。采用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李克特量表的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来测评[8]。

对调查问卷的量表进行信度分析,检验方法为“Cronbach's α”系数法,从“可靠性统计”的计量结果中得到Cronbach's α为0.810,而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α为0.806,这两个系数都在0.8以上,表示量表信度较好,故分析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内在一致性,可靠性较强。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对收集到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交叉表探究各个变量之间出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找出影响调查对象对中医的了解、接受程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核心变量。使用统计表、单式条形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现统计学结果。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

2.1.1 调查对象国籍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的态度、接受程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核心变量。从国籍上看,把中医书籍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并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于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持有看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治疗效果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文化是否与本国文化相冲突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于在本国推行中医的困难程度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1.2 调查对象年龄差异分析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中医的态度、接受程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国籍差异分析(±s,分)

表1 调查对象国籍差异分析(±s,分)

项目 国籍n 评分 F值 P值中医翻译成本国语言是否能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老挝302.07±0.6221.4250.000缅甸202.65±0.93泰国153.33±0.98越南123.67±0.49印度283.64±0.62对中医治疗技术是持有积极肯定态度老挝303.77±0.633.132 0.018缅甸204.10±0.79泰国154.27±0.70越南124.50±0.67印度284.25±0.59对中医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老挝301.67±0.483.539 0.010缅甸202.10±0.55泰国152.53±0.64越南122.58±0.67印度282.54±0.58中医文化是否出现过与您国家文化相冲突的地方老挝301.73±0.8711.9300.000缅甸202.05±0.83泰国152.27±0.96越南122.92±0.29印度282.29±0.90推行中医药的困难程度 老挝301.74±0.854.682 0.002缅甸202.00±0.00泰国152.20±0.84越南123.00±0.72印度282.41±0.86

表2 调查对象年龄差异分析(±s)

表2 调查对象年龄差异分析(±s)

项目 年龄(岁)n 评分(分)F值 P值中医翻译成本国语言是否能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18 1 2.00±0.000.9650.385 19~24 90 2.93±1.00 25~30 14 3.21±0.89对中医治疗技术是持有积极肯定态度≤18 1 4.00±0.000.0140.986 19~24 90 4.04±0.65 25~30 14 4.07±0.48对中医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18 1 4.00±0.001.8490.163 19~24 90 4.17±0.71 25~30 14 3.79±0.58中医文化是否出现过与您国家文化相冲突的地方≤18 1 2.00±0.000.1300.878 19~24 90 2.22±0.68 25~30 14 2.14±0.66推行中医药的困难程度 ≤18 1 2.00±0.000.0160.985 19~24 90 2.16±0.92 25~30 14 2.14±0.77

2.1.3 调查对象性别差异分析 性别对中医的态度、接受程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性别差异分析(±s)

表3 调查对象性别差异分析(±s)

项目 性别 n评分(分) F值 P值中医翻译成本国语言是否能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男 613.10±0.941.678 0.096女 442.77±1.03对中医治疗技术是持有积极肯定态度男 613.97±0.58-1.5600.122女 444.16±0.68对中医的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男 614.23±0.692.022 0.046女 443.95±0.68中医文化是否出现过与您国家文化相冲突的地方男 612.28±0.661.239 0.218女 442.11±0.69推行中医药的困难程度 男 612.20±0.890.595 0.553女 442.09±0.91

2.2 分析结果

2.2.1 不同国家学生对中医翻译读本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 使用交叉表分析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医翻译读本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得出有69%的印度学生和60%的泰国学生对于中医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能正确地理解并运用;100%的越南学生可以看懂中医翻译读本,但并不会运用;有76.90%的老挝学生、100%的缅甸学生、40.00%的泰国学生和12.10%的印度学生对于中医翻译读本只能理解一部分;还有10.30%的老挝留学生完全不能看懂中医翻译读本。见图1。

图1 不同国家学生对中医翻译读本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

对于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印度留学生均学习中西医临床专业,而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一部分学习中西医临床专业,一部分正在学习汉语。基于这一因素分析,有过中医学基础的学生,对中医翻译读本的理解较好。建议在之后的汉语教学中除了给留学生进行日常汉语培训,还可以加入中医学的词汇意译、中医文化翻译等内容。从统计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的留学生能看懂中医翻译读本并且运用,这一能力还是基于他们在中国有较长的留学经历,是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根源于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所以对于参加短期培训的留学生来说双语视频课程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并且练习[9-10]。

2.2.2 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的态度差异 使用交叉表分析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的态度差异。结果显示100%的越南学生、100%的缅甸学生、60.00%的泰国学生和13.79%的印度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持完全同意的态度;87.17%的老挝学生、81.03%的印度学生和40%的泰国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持同意的态度;对中医治疗技术持中立态度的有12.83%的老挝学生和5.18%的印度学生[11]。见图2。

图2 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医治疗技术的态度差异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对中医治疗技术完全认可的大多数人群是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南亚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中医治疗技术后也对中医治疗技术有积极的态度[12]。因为中医基础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有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渗入和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所以留学生学习中医时不仅需要反复观察和练习,还需要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13]。

2.2.3 中国文化是否出现与其他国家文化相冲突的地方的差异 使用交叉表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中医文化出现了相冲突的地方。数据结果显示:有100%的缅甸学生和越南学生、80%的泰国学生和69.2%的老挝学生都认为中医文化和他们本国文化没有出现相冲突的地方;有60.30%的印度学生认为中医文化和他们国家的文化是有冲突的地方的。见图3。

图3 中国文化是否出现与其他国家文化相冲突的地方的差异

2.2.4 推行中医药的困难程度的差异 使用交叉表分析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医在他们国家推行的难易程度的看法。认为容易的有25.60%的老挝学生、40%的泰国学生、100%的越南学生和65.50%的印度学生;认为困难的有100%的缅甸学生、40%的泰国学生和10.40%的印度学生。见图4。

图4 推行中医药的困难程度的差异

3 讨论

3.1 文化差异

与我国西南地区同处于澜湄流域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在传统文化上有着天然的相似性甚至是趋同性,传统医药文化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文化差异较小[4]。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较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较好,并且普遍看好中医药在自己国家的传播和发展;而处于南亚地区的印度留学生,在传统文化上与我国差异较大,在中医药学习中显示一定程度的接受困难。

3.2 地理距离

与云南接壤的老挝、缅甸、越南的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更高,中医药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也更被看好,与云南距离较远的南亚国家印度对中医文化的接受度要差一些,提示地理距离对中医药对外教育合作有显著影响;同时,处于东南亚的泰国因传统文化与我国西南地区傣族文化十分接近,基本同属于“贝叶文化圈”[13],因此不论是泰国留学生还是泰国国内,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程度都很高,部分泰国大学还有专门的中医药专业[14]。

3.3 总结

文化距离的影响要大于地理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地理距离已不再成为影响文化交流合作的主要因素,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特征[15],对其教育合作、人才交流与沟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提示研究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对外教育时,也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区域,推出不同的合作方案和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老挝缅甸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缅甸记忆
缅甸非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