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1-11-20谢慧君莫丽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龄孕妇胰岛素

谢慧君 莫丽芳 尹 航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产科,广东东莞523000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孕妇常见并发症,指孕妇妊娠期首次、多次存在程度不同的糖耐量代谢性异常[1]。我国近年来居民饮食习惯变化较大,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妊娠期糖尿病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及围生期新生儿的生长质量,可导致胎儿的正常生长受到限制,提高畸形儿、巨大儿等的发生概率。同时会导致孕妇围生期内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升高、羊水过多等问题,致使糖代谢速度加快,增加高龄孕妇剖宫产的概率,提高妊娠风险[2]。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使得孕妇的平均年龄增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需给予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规范化治疗,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妊娠结局得到改善。本研究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龄孕妇展开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年龄36~42岁,平均(38.8±2.7)岁;孕周22~29周,平均(25.3±2.3)周;平均空腹血糖(6.7±1.1) mmol/L。对照组65例,年龄35~42岁,平均(38.4±3.2)岁;孕周23~29周,平均(26.3±2.2)周;平均空腹血糖(6.8±1.2)mmol/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相符并确诊;②年龄35~45岁;③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妊娠前即患有糖尿病者;②患有严重脏器器官疾病者;③患有恶性肿瘤者;④依从性较差者;⑤认知或精神障碍者;⑥一般资料缺失者。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通过本研究。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常规控制日常饮食,以其血糖水平及体质等基本情况为基础制订食谱,根据少量多餐的原则指导每日进食。

给予研究组规范化治疗,具体如下:①对患者每日饮食进行干预。根据个人情况分别制订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每日摄入合理的营养成分,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确保其能够摄入充足营养;②给予运动方面的指导。叮嘱患者每日保持适量运动,以饭后慢走为最佳,如患者存在先兆流产迹象或并发症,则禁止运动;③如患者在经过饮食指导及运动2周后,其血糖水平依旧未得到理想控制,则给予药物治疗。以血糖值为基础,注射适量胰岛素。治疗初期应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按照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对用药量进行调整;④做好患者孕期的监测工作。密切监测其孕期内的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水平,以及眼底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记录羊水量与胎儿发育情况,强化胎心的监护程度。两组均接受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two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BG)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主要有剖宫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以及孕期感染。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主要有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早产儿以及新生儿低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糖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n FBG 2h PBG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65 6.81±1.22 5.71±0.72 10.705 0.000 10.42±1.85 7.37±0.95 12.218 0.000研究组 65 6.75±1.17 4.84±0.62 12.271 0.000 10.34±1.65 6.12±0.84 14.824 0.000 t值 1.568 10.682 1.668 11.797 P值 0.067 0.000 0.060 0.000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6.16%,低于对照组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导致的程度不一的高血糖血症,可分为妊娠前发病与妊娠期发病两类,其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以及糖耐量下降等[5]。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现与胰岛素抵抗力的提高、遗传易感性的增加、炎症反应、胰岛细胞存在功能性缺陷、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有紧密联系[6]。妊娠的中后期,孕酮、糖皮质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都会不断上升,胰岛素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妊娠期糖尿病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与妊娠期糖尿病非高龄孕妇相比,前者发生母婴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受生育政策的影响,高龄孕妇数量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相应增加。高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后,受体内胰岛素样物质增加的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提高[7]。而血糖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胰岛素水平出现增长,导致患者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并发胰岛素血症,增加巨大胎儿的出现概率。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后,会严重影响胎儿正常的血氧供应,增加胎儿不良反应如呼吸急促等的发生风险,若程度严重则会导致妊娠中止[8]。若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则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会大幅度下降,使患者无法对葡萄糖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出现羊水过多、耐受能力差等症状,在生产时易出现大出血与宫缩乏力,最终导致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发生率增加[9]。除此之外,高血糖血症也会影响胎儿生长及发育过程。因此,在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时,需重视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为其制订规范化治疗方案,使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得到有效改善。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使得临床更加重视该病的有效治疗[10]。以往临床多给予保守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为妊娠期安全性提供保障。但单纯的饮食指导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调查与筛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主要以临床常规治疗为基础,给予患者更加专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为其提供与身体各个指标相关的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指导以及孕期指导[11]。药物治疗所应用的胰岛素属于蛋白质,能够对患者体内的脂肪代谢进行调节,使机体中的糖原异生及分解过程受到抑制,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2]。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可维持脂肪代谢平衡[13]。规范化治疗将饮食与运动指导同胰岛素治疗相结合,能够保证给患者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改善其体内脂肪的代谢情况,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孕期应做好血糖及血压水平、尿蛋白及水肿情况的监测,同时对胎盘功能、胎儿发育及成熟度等进行定期监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症治疗,以妊娠结局得到改善、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需对胰岛素用量及食物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患者无法摄取充足营养或胰岛素浓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在完全发挥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其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相关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能够对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积极影响,使孕期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孕期感染等症状的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14]。严文叶[15]研究显示,治疗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的产妇差异较大。麦彩园等[16]的研究也表明规范化治疗能够积极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结果中能够看出,相比于传统的保守治疗,规范化治疗对于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更加理想,其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更好,妊娠期间孕妇及胎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概率显著下降,使妊娠质量得到提升,为母婴的安全及健康提供良好保障。

但本研究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病例数相对较少,其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检测数据存在一定偏差,无法准确判定研究检测结果。除此之外,由于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各项检测数据在时间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的完善性及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能够改善妊娠结局,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妊娠风险下降,妊娠安全性提高,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概率下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龄孕妇胰岛素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