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稿约

2021-11-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自2004 年起刊期由原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5 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 年,我刊被评定为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提高读者的诊断理论水平、诊断技能和拓宽诊断循证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读者对象以主治医师、主管技师和主管药师等中级职称者为主,兼顾高级和初级职称者。

一、投 稿

1.栏目设置: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病例报告、典型病例诊断剖析、疑难病例讨论、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技术方法、讲座、综述、会议(座谈)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见闻等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以约稿为主。

2.投稿要求:来稿请以Word 文档形式通过E-mail 发送至本刊邮箱,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编号并给回执,同时告知作者需邮寄作者单位推荐信或介绍信,信中应注明作者单位对该稿件的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的证明,编辑部收齐之日即为收稿日期。本刊实行匿名双盲审稿制度,投稿时应将中英文(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讯作者及和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及E-mail)写明。照片图需提供原图。

3.时间要求: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 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录用。若超过3 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可向编辑部查询。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修改稿逾3 个月不寄回且不作说明者,视作自动撤稿。

4.基金项目:来稿涉及的研究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经审稿,确有重大创新意义者可予优先发表。

5.文责自负: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声明。

6.版权与稿酬:本刊拥有所刊稿件的版权。本刊全文上网,文稿刊出后将向作者赠送当期杂志2 本。

二、撰 稿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5 000 字;述评、专家论坛、综述、讲座、研究报道等一般不超过4 000 字;病例报告不超过3 000 字。

2.文题: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 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到科室)及邮政编码排在作者项下。每篇文章的作者数不宜超过6 位,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而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应列入致谢部分。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件。

4.摘要:论著、综述、病例报告均需附中、英文摘要。综述、病例报告的摘要为总结性摘要,论著的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 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①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与方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处理;③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区间、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④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中文摘要300~500 字。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姓均大写,其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后字母小写;不属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出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上相同的阿拉伯数字。

5.关键词:所有来稿均需标引3~5 个关键词。尽量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标引的第一个关键词必须是主题词。如最新版MeSH 中尚无相应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惯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 还原为全称。

6.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 《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7.图表: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按序编排,且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 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 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 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 《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光密度的符号为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秒,图表中也使用d、h、min、s。

人体及动物体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 [1998]126 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

9.数字: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具体如下。①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②计量、计数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③序数词和编号中的数字等。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 位数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 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 32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以下数字必须用汉字数字。①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元历纪年,如八月十五日、清康熙三十八年、日本庆应三年;②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如二元一次方程、四边形、九五计划、三叉神经;③相邻2 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如五六十岁、三十六七摄氏度;④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概数,如几百、几十万分之一、星期三;⑤并列几个阿拉伯数字与其复指数相连时,复指数用汉字。如这几组数据中都含有5、7、9 三个数;⑥形容词前的数字用汉字,如这一药品有三大特点;⑦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实验,1 周为一疗程;⑧名词前的数字“一”用汉字,如一直升飞机与一飞机相撞;⑨“一”与量词组成数量词组作定语泛指时,用汉字,如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⑩“一”之前为指示代词时,“一”用汉字,如某一个药物。有效数字,数的修约不能用纯数学的四舍五入法,应按以下口诀修约:4舍6入5看右,5右有数便进1(3.7502→3.8),5右为0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1(3.7500→3.8),左为偶数(包括0)全舍去(3.650 0→3.6,3.050 0→3.0),且要一次修完毕。表示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6%~89%,不要写成6~89%,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应写成(27±2)%,不应写成27±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4 cm×3 cm×5 cm 或(4×3×5)cm3,而不应写成4×3×5 cm3。

10.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④t 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 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γ;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 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 值、χ2值、q 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1.缩略语:使用时必须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中文、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讨论: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交代本试验不足之处,勿作文献综述,不得重复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试验目的与研究结果,并可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联系。理由充足时,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设想和建议。讨论字数宜在1 000 字以内。

13.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15《信息及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外文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 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期刊]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3 位以上应列出前3 位,后加“,等”,英文加“,et al”或与之相应的词).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举例:[1] 胡钧培,窦红菊,朱琦,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标准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4(5):365-367.

[2] AABOE M,MARCUSSEN N,JENSEN K M,et 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noninvasive primary urothelial tumours using microarrays [J].Br J Cancer,2005,93(10):1182-1190.

[书籍]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第1 版可不列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举例:[1] 严超,朱正纲.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M]//朱正纲.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治疗新技术.2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66.

[2] DELELLIS R A,LLOYD R V,HEITZ P U,et al.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M]// WHO.Pathology&Genetics.Lyon:IARC Press,2004: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