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治疗危重症患者压疮的研究进展

2021-11-19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外线压疮局部

王 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1121)

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病情危重,长时间卧床,发生压疮的风险较高。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困扰。Ⅳ期压疮患者,创面已进入到坏死溃疡期,极易导致感染,甚至是全身性感染,从而危及生命[1]。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压疮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治疗压疮的方法主要有针灸疗法、中药制剂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湿性愈合敷料、生长因子疗法、干细胞疗法、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等[2]。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便捷,费用低廉,材料简单,应用范围广,起效快,较少不良反应。本文从中医角度,对红外线护理技术治疗危重症患者压疮进行综述,为压疮的治疗提供参考。

1 压疮

1.1 压疮的定义

压疮[3]又称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患者卧床的体位不同发生压疮的部位也有所差异。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将压疮定义为: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压疮分4期、不可分期和深部组织损伤[4]。中医学中,压疮也称为“席疮”。《外科启玄》中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磨擦破而成”。中医学认为,压疮的出现其外在因素是因为压力以及摩擦力所导致,其内在因素是因为患者长时间卧床伤气,患者气虚加上气血运行不通畅,久病而引发气血亏虚所导致的[5]。

1.2 压疮的危险因素

1.2.1 体位:患者处于强迫体位,活动受限,皮肤长时间受到垂直压力会引起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溃烂坏死形成压疮。李俊红[6]研究提出,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侧卧位的情况下,易影响局部血液流变,从而造成循环障碍,最终引发压疮,为患者增添病痛。长时间保持一侧卧位的患者可使用综合体位护理,以预防压疮。

1.2.2 失禁:由于患者便后清洁不到位,碱性的尿便排泄物长时间刺激皮肤,使皮肤的酸性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皮肤浸渍,易引起压疮的发生。Campbell等[7]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尿失禁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是小便正常患者的1.92倍,大小便双重失禁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是大小便正常者的4.99倍。

1.2.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常见因素之一。患者因疾病影响不能进食,胃肠功能减弱,会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患者皮下脂肪薄,对压力的耐受性低,易出现压疮。Holmes等[8]研究营养与压疮之间的关系,发现低蛋白血症组中75.0%的患者发生了压疮,而正常组压疮的发生率仅为16.6%。营养不良不仅对压疮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压疮的愈后。所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对预防压疮是非常必要的。

1.2.4 其他:压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老年、瘫痪、麻痹、昏迷、使用支架或石膏的患者均是压 疮 发 生 的 高 危 人 群[9]。毕 红 月[10]提 出 高APACHEⅡ评分、循环不稳定、肾功能不全、体温的改变、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均与压疮的高度风险显著相关,特别是低血压更值得警惕。

1.3 重症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

1.3.1 药物因素:ICU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一些治疗药物会威胁到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如去甲肾上腺素,它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使外周的组织灌注和毛细血管血流减少,皮肤组织的氧供也随之减少。因此,当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该对患者的皮肤给予高度重视和警惕,预防压疮的发生[11]。

1.3.2 意识:大多数ICU患者由于疾病或使用镇静药而存在意识障碍,感觉能力降低,导致皮肤对损害性压迫的敏感度降低而引起压疮[12]。

1.3.3 循环功能障碍:ICU患者多存在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而且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这些都会减少组织的供氧[13],造成压疮的易发性。

1.3.4 机械因素:ICU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身体需要连接多种监测导线,例如测量血压时需要将袖带绑在患者肢体上,袖带绑的过紧,或测量过于频繁,会使患者袖带下的皮肤出现压疮;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指夹长时间带在手指上不变换位置会造成手指部位皮肤损伤;术后患者身体留置各种引流管,若不注意梳理留置在患者身上的各种管路,这些管路长时间对皮肤组织压迫也会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机械通气、躁动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通过约束带限制其活动范围,但在持续约束过程中,因约束带阻断毛细血管的压力、约束带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患者躁动出汗等各种因素给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压疮的易发性[14]。

1.4 压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长时间卧床,较普通患者更易发生压疮。ICU患者由于皮肤表层保护屏障受损易受到外界来自皮肤、胃肠道、尿路黏膜的微生物感染,常伴发菌血症。ICU患者若一旦发生压疮,往往进展迅速,轻症表现出局部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创面,重则引发全身败血症、骨髓炎等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ICU院内获得性压疮的患病率4%~56%,发病率波动在3%~62.5%,是普通病区的2~3倍,死亡危险性是非压疮患者2~4 倍[15]。国外研究[16]表明,住院期间有压疮的患者病死率是无压疮患者的3.36倍,有压疮患者出院后30天内病死率是无压疮患者的3.48倍,有压疮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无压疮患者的2.37倍,有压疮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入院率是无压疮患者的1.28倍。压疮一旦出现,不仅对患者身心的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造成困扰,增加患者感染疾病的风险以及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长。压疮在临床护理及治疗康复中难度较大,极易引发继发性软组织感染,导致皮肤破溃、溃烂,可深达骨骼,甚至诱发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是重症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压疮的发生率往往被认为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压疮是否出现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质量年检查中;更将发生压疮作为未提供符合标准的护理行为的证据之一[17]。若因此,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一定要细心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化的护理,来降低压疮的发生。压疮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而以往压疮多采用常规护理,如翻身、按摩等,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且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因此探寻一项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控制院内压疮发生率及其关键[10]。虽然西医护理能使患者病情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8]。中医护理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易于被大众接受和掌握,疗效明显、价格便宜、操作简单,采用中药制剂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压疮方,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突显了中医护理的优势[19]。

2 红外线疗法

2.1 红外线物理特征

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可以发射出红外线或者说红外辐射的治疗仪。波长为0.76~400 μm,比红光长,是不可见光,故称红外线或红外辐射。医用红外线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前者称短波红外线,波长为0.76~1.5 μm,可穿入人体组织5~10 mm,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组织,属于医学中最常用的红外线;后者称长波红外线,波长为1.5~400 μm,绝大部分被反射和被表层皮肤吸收,作用深度相对较浅,穿透组织深度<2 mm[20]。红外线治疗仪在护理人员的操作下,安全性高,波长也更有针对性,对患者治疗颇有益处。

2.2 红外线的操作方法

红外线照射时间越长越能将热能从局部延伸至全身各处,但长时间照射需注意皮肤烫伤。照射时间通常设定为20~30 min,时间不宜过久。温度以温热、皮肤出现均匀红斑为宜。照射距离可控制在30~40 cm,禁止私自调近灯距,避免造成烫伤。蒋琪霞[21]研究提出,既往使用远红外治疗仪中发现照射距离<30 cm时患者有灼热疼痛的主诉;>50 cm时患者主诉无温热感,故担心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保证治疗效果、避免烫伤,照射距离设定为30~40 cm为宜。老人、小孩、昏迷、意识障碍、局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治疗时应加大灯距。照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治疗效果与反应,每5 min观察1次,观察有无皮肤发红、过热、心慌、头昏、疼痛等,如果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医生[22]。

2.3 红外线照射人体后产生的作用

ICU的压疮高危患者期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主要原则为活血化瘀、疏通经络[23]。红外线治疗仪通过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上照射,产生温热效应,从而达到温通经脉、气血流通效果,可用于肌肉、关节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的治疗。钱秋勤等[24]应用红外线联合磺胺嘧啶银对50例ICU重度压疮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出红外线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ICU重度压疮患者效果显著,疗效好。红外线照射可以加快局部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起到提高药效的作用,具体如下。

2.3.1 活血化瘀: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其温热效应,在进行局部的照射后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能把局部的热量带到全身,使全身的温度增高,从而作用于整个机体。李海英[25]通过对65例住院压疮患者进行中药超声雾化配合远红外线治疗研究,得出结论:将中药液通过渗透力很强的红外线导入患病部位,使局部的药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化腐生肌的作用,还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王翠芬等[26]将152例压疮患者分为康复新液治疗组和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组,通过观察对比,得出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治疗压疮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患者舒适度高,疗效确切等优点,红外线照射有利于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效果显著。

2.3.2 解痉止痛:红外线照射治疗能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范兰兰[27]对31例压疮患者进行碘伏消毒加红外线照射治疗,经研究得出结论:红外线照射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减轻了压疮患者的痛苦。

2.3.3 间接消炎作用:红外线照射有良好的灭菌消毒效果,能有效杀灭创口部位的有害生物,增强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的速度和程度,提高渗液回流能力,减少体液渗出,加速创面干燥,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莫婉梨[28]研究发现,红外线本身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并且热能能保证创口位置干燥清洁,防止创口感染以及很好的消除水肿现象,故在治疗重症患者的压疮中有充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3 小结

红外线治疗仪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微循环障碍,加速血流,增加局部供血供氧及营养量,可促进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以及水分、渗液的吸收,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有毒物质的排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身体防御能力,对病原体有杀灭功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化腐生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压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29]。但关于感觉功能障碍、过敏性皮炎的患者应用红外线治疗压疮的疗效还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红外线压疮局部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物品寻找器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丁学军作品
局部求解也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