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21-11-18魏明权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泌尿系冲击波输尿管

魏明权

(庆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甘肃 庆阳 745000)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等,均是泌尿系外科的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疼痛等,严重情况下还可引起尿路梗阻,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泌尿结石的首选方式,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创伤小,但治疗效果会随着结石体积的增大而下降,且患者容易出现术后肾功能受损、大出血的情况[1]。钬激光碎石术能够对患者结石发生的部位和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该术式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等特点,且患者治疗痛苦小,使其更容易接受[2]。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71岁,平均(33.98±5.21)岁;结石类型:输尿管结石11例,肾结石20例,膀胱结石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2~72岁,平均(32.03±4.97)岁;结石类型:输尿管结石8例,肾结石20例,膀胱结石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X射线和B超检查确诊者;具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等临床表现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精神状态异常者;合并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针对肾结石、输尿管上段及中段结石患者,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冲击波探头放于患侧,观察管腔内影像;而针对输尿管盆段,内壁内段及膀胱内结石患者则采取俯卧位,将探头放置于健侧,将患侧的髂总动脉作为标志定点。治疗过程中获得清晰影像后将一侧图像进行锁定,在对另一侧图像观察中,测量结石的表面距离,完成定位后嘱患者保持不动,启动碎石机,调整碎石能量,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每次冲击次数在1 200次以内,以结石粉碎为准;若患者需进行二次碎石,则需间隔30 h以内,冲击碎石后给予患者止血、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采取腰 - 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其中肾结石采用B超引导下的微创经皮肾镜行碎石治疗,而输尿管和膀胱结石均经尿道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窥见结石后,将钬激光光导纤维插入腔镜操作孔,行直视下碎石操作,利用钬激光进行碎石,采用400 μm光纤,功率设置为0.5~1.2 J/8~10 Hz,可在直视状态下将结石碎成 < 3mm的细小碎粒,处于沙粒或粉末状态后,清除体外,术后留置双J管,常规留置导尿管,并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显效为患者术后血尿、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经X射线和B超检查未见结石者;有效为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伴随少量血尿、轻微疼痛、无发热症状,经X射线和B超检查有少量残留结石;无效为术后临床表现无改善,疼痛、出血严重,经X射线和B超检查有大量残留结石。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肾功能指标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5 d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内皮素 -1(ET-1)水平。③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尿、皮肤瘀点、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 例(%)]、(±s)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肾功能 与术前比,术后5 d两组患者血清BUN、Scr、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BUN:尿素氮;Scr:血肌酐;ET-1:内皮素 -1。

组别 例数 BUN(mmol/L) Scr(µmol/L) ET-1(ng/L)术前 术后5 d 术前 术后5 d 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14.52±2.85 12.46±2.47* 155.29±10.28 130.42±7.35* 58.28±7.25 55.62±3.51*观察组 40 14.22±2.95 8.26±2.01* 156.22±10.55 100.74±6.32* 57.16±7.33 52.45±4.12*t值 0.463 8.341 0.399 19.365 0.687 3.70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也被称为尿石症,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环境、饮食、职业、药物作用等均会对结石的产生带来影响。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操作简单,痛感小,但该手术方式影响因素较多,患者结石大小、位置、类型等因素均可影响治疗效果,且高能量冲击波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影响术后患者肾功能[4-5]。

钬激光碎石术能够在腔镜的辅助下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钬激光属于脉冲式发射激光,其工作原理为融钬激光的凝固能力和二氧化碳激光的切割能力为一体,通过光导纤维传导,利用钬激光产生的高能量击碎结石,并且不受结石类型的影响,并且钬激光具有切割、电凝及汽化的作用,不仅能够碎石,还能够切割和止血[6]。本研究中,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

BUN、Scr及ET-1是临床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其中BUN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但肾功能损伤时,其排泄量减少,水平升高;Scr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其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损伤;ET-1是一种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内源性血管肽,主要在肾脏进行合成与分泌,当其水平升高时,可导致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致使肾损伤。钬激光在碎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多被周围水分吸收,导致结石周围的能量较少,从而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7]。钬激光瞬时功率可达10 kW,将结石击碎为3 mm以下的粉末,使碎石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减少结石残留和结石再次堵塞输尿管的隐患。此外,钬激光产生的冲击波较弱,对结石推动力小,可避免结石被击碎后发生位移,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8]。本研究中,术后5 d观察组患者血清BUN、Scr、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钬激光碎石术相比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泌尿系冲击波输尿管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分析
钬激光碎石术在老年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基于地震波触发的战斗部动爆冲击波试验研究*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