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益肾汤联合坦索罗辛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18余琪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证候健脾良性

王 骏,余琪伟

(昆山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苏州 2153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易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临床症状包括夜尿增多、尿无力、尿线变细等,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引发膀胱功能异常、尿路梗阻等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以坦索罗辛最为常见,其具有抑制尿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减轻尿道阻力,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其效果单一,个体差异性较大,且长期服用易产生头晕、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1]。中医学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属“精癃”范畴,应予以固肾益精、利水燥湿为治疗原则[2]。健脾益肾汤包含牡丹皮、肉桂及茯苓等多种中药,具有消湿利肿、健脾益肾的功效,对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健脾益肾汤联合坦索罗辛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昆山市中医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0~76岁,平均(62.56±5.35)岁;病程3~9年,平均(5.11±1.01)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2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62.61±5.16)岁;病程3~8年,平均(5.21±1.11)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9例,中度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4]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年龄≥ 50岁者;对本研究具有较高配合度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未存在药物过敏史者等。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或者疾病所导致的尿道系统疾病者;口服药物存在困难者;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经昆山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入组后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81,规格:0.2 mg/片]治疗,口服,0.2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汤进行治疗,组方:牡丹皮、山药、茯苓、山萸肉各20 g,肉桂、制附子各10 g,泽泻15 g,熟地黄30 g,加水煎至300 mL,于早晚温服,1剂/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后患者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 70%,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7]减少≥ 60%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 ~ 69%,I-PSS减少30%~59%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降低、I-PSS减少均 ≤ 29%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小便不利、无力排出、夜尿频多、尿线细弱、畏寒肢冷、舌淡苔腻等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定,每项分值均为0~6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6]。③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8]。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I-PSS对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35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病情越轻;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QOL评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总分为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④残余尿量(PVR)、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腹部B型超声仪测定PVR、Qave、Qmax及前列腺体积。⑤血清IL-6、TNF-α及PSA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晨起静脉血3 mL,采用3 000 r/min的转速行10 min离心处理后,分离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 例(%)]表示,并分别行t、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小便不利、无力排出、夜尿频多、尿线细弱、畏寒肢冷、舌淡苔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小便不利 无力排出 夜尿频多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4.16±0.42 1.81±0.19* 4.03±0.47 1.58±0.12* 3.56±0.28 1.32±0.12*观察组 31 4.18±0.49 0.82±0.08* 4.05±0.43 0.72±0.05* 3.58±0.29 0.85±0.09*t值 0.173 26.738 0.175 36.833 0.276 17.44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尿线细弱 畏寒肢冷 舌淡苔腻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4.06±0.40 1.81±0.17* 3.73±0.37 1.58±0.12* 3.56±0.28 1.32±0.18*观察组 31 4.08±0.39 0.68±0.05* 3.75±0.38 0.70±0.05* 3.58±0.25 0.82±0.08*t值 0.199 35.505 0.210 37.689 0.297 14.1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I-PSS、QOL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 I-PSS评分 QO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24.59±2.50 15.61±1.01* 4.53±0.42 2.98±0.22*观察组 31 24.21±2.48 8.36±0.54* 4.55±0.43 2.12±0.15*t值 0.601 35.245 0.185 17.983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PVR、Qave、Qmax及前列腺体积 治疗后,两组患者PVR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Qave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与治疗前比均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PVR、前列腺体积、Qave、Qmax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PVR、前列腺体积、Qave、Qmax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PVR:残余尿量;Qave:平均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

组别 例数 PVR(mL) Qave(mL/s) Qmax(mL/s) 前列腺体积(cm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63.16±9.18 45.81±6.52* 6.73±0.67 9.58±0.72* 9.56±0.98 12.32±1.28* 49.56±10.98 42.32±10.28*观察组 31 63.18±9.19 22.08±4.48* 6.75±0.63 11.02±0.95* 9.58±0.95 15.85±1.39* 49.16±10.95 36.32±8.88*t值 0.009 16.702 0.121 6.726 0.082 10.401 0.144 2.45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血清IL-6、TNF-α、PSA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PS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PSA水平比较(  ±s)

表5 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PSA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 -6;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组别 例数 IL-6(ng/mL) TNF-α(μg/mL) PSA(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15.96±4.18 12.18±2.31* 30.73±10.87 15.58±5.02* 2.56±0.78 2.21±0.48*观察组 31 15.97±4.35 10.62±2.03* 30.85±10.73 10.02±4.05* 2.58±0.75 1.95±0.39*t值 0.009 2.824 0.044 4.799 0.103 2.34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临床常见男性疾病之一,其症状较为复杂,若治疗不当,则可诱发尿潴留、不可逆膀胱功能损害等病症。坦索罗辛为α受体阻滞药,其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前列腺平滑肌α受体,进而发挥提高自由排尿率,改善尿路梗阻,缩小前列腺体积的作用,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9]。

中医学认为,人至中年,肝、脾、肾功能逐渐减弱,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疏泄失调,日久以致气滞血瘀、瘀结成块,进而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出现[10]。健脾益肾汤中牡丹皮具有退虚热、活血化瘀的功效;肉桂可引火归元、温通经络;山药具有固肾益精、补脾养胃的功效;泽泻可利水渗湿、泄热;茯苓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燥湿的功效;熟地黄可滋阴补血、消渴;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的功效;制附子可补火助阳、回阳救逆,全方共奏利湿消肿、健脾益肾之功效[1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药可以控制前列腺内血管新生速率,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牡丹皮有灭菌、利尿的作用;茯苓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进而改善下尿路症状[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Qave、Qmax均高于对照组,小便不利、无力排出、夜尿频多、尿线细弱、畏寒肢冷、舌淡苔腻等中医证候积分、I-PSS、QOL评分、PVR均低于对照组,且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提示健脾益肾汤联合坦索罗辛可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且可减少PVR、前列腺体积,同时可增加Qave、Qmax,进而缓解尿路阻塞症状。

相关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病情,因此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损伤,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13]。IL-6、TNF-α具为临床常见炎症反应指标,IL-6是机体内主要促炎因子,具有刺激肝细胞分泌C- 反应蛋白的作用,其水平升高可加重患者病情;TNF-α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细胞活性,其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PSA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在正常人群机体内水平较低,但随着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情的发生、发展,其水平会逐渐升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肉桂中的N- 邻氨基苯甲酸可以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降低机体内炎症反应;E- 肉桂醛成分可改善脂多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产生抗炎作用,进而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病情[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PSA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将健脾益肾汤联合坦索罗辛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且可降低PSA水平,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健脾益肾汤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Qave、Qmax,减轻PVR,缩小前列腺体积,进而降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其可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PSA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证候健脾良性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健脾补肾方在糖尿病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护胃留心五大禁忌 健脾和胃缓解不适
健脾养血祛风法调节AD的免疫屏障的研究进展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