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午流注择时艾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研究

2021-11-16瞿晓密朱云燕

陕西中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子午流胃脘症候

瞿晓密,朱云燕

(南通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胃脘痛属于临床由各种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等)引起的一种病症[1]。该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部疼痛,还可伴有胃脘痞满、反酸、腹胀、暖气等多种症状,患者发病后病情绵延难愈,且复发率较高,容易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多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如胃酸抑制剂、抗菌药物等),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强,这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也逐渐减弱[2]。艾灸是常见的中医特色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热力传导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中药的不断发展,因其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胃脘痛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子午流注学认为,不同的脏腑、穴位、经络的运行时间有明显差异,不同时间段的穴位刺激效果有明显差异。本研究将子午流注择时艾灸辅助治疗实施于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深入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90例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均为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电子艾灸组(排除7:00-9:00点的任意时间点)行电子艾灸治疗,及子午流注组(固定7:00-9:00点行电子艾灸治疗)各30例,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病例纳入标准: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可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自愿作为受试者对象,承诺完成全部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关于胃脘痛中医诊断标准[3],均属于虚寒型。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妇女;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无法完成本次实验,中途退出者。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参照《内科学》[4]中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国药准字H20059053),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42.6 mg/次,2次/d。连续用药14 d。

1.2.2 电子艾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任意时间点(排除7:00-9:00)行电子艾灸治疗,选择电子艾灸治疗仪及配套灸片,参照《中医学》[5]中取穴方法进行取穴:选患者神阙、中脘、双侧足三里,每次治疗灸程为20 min,1次/d,14 d为1个疗程。具体操作流程: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及小腿,用小方巾轻拭皮肤,在环形凹槽中放置艾药片,接通电源,选择温和灸档,灸时以患者感觉温热又不灼伤皮肤为度,将温度调至 45 ℃,每次治疗后休息15 min再起床活动。

1.2.3 子午流注艾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择时(7:00-9:00)行电子艾灸治疗,艾灸方式、取穴、疗程及操作流程同电子艾灸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依据《胃肠道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6]积分测评标准对患者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反胃、反酸、嗳气及恶心呕吐等症候实施评估,患者症候越严重,积分越高。

1.3.2 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评估研究对象生活质量[7]。每项满分60分,<20分为生活质量极差,20~30分为差,31~50分为一般,51~60分为良好。

1.4 疗效标准 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对患者进行判定。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4%;好转: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6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在总有效率上,常规组为60.00%,电子艾灸组为80.00%,子午流注组为96.67%,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见表3。研究对象治疗前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及电子艾灸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反胃、反酸、嗳气及恶心呕吐等症候积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子午流注组优于电子艾灸组(P<0.05)。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见表4。 三组患者治疗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评分高于电子艾灸组(P<0.05),电子艾灸组高于常规组(P<0.05)。

表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胃脘痛发病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情志欠佳、外感邪气及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相关,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具有多样证型,其中以寒热错杂型较为常见[9]。由于脾胃疾病病机复杂且多变,导致其往往与脏腑同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互存、升降失调等特点,因此中医为确保与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相符,通常多采用“和”法以开展治疗[10]。

电子灸治疗仪结合现代技术实现了控时控温、定向导入、无烟无火、透皮吸收等功能。艾叶具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等功效,灸片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将艾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制成,通过热传导将灸药的有效成分集中作用于指定穴位,从而达到温补阳气,祛除寒湿邪气,以调节脏腑、缓解胃痛。本研究取神阙、足三里、中脘三穴,其中神阙位于腹之中部,邻近胃与大小肠,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能补虚益损。中脘属奇经八脉之任脉,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与胃经气血同性[11]。艾灸神阙、足三里、中脘三穴起到经络调节的作用,利用艾灸的温热刺激,能使气机升降顺畅,达到改善脾胃虚寒症状,缓解疼痛。通过将艾灸与三个特殊穴位联合应用起到相互激发、相互协同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午流注组与电子艾灸组总有效率、症候积分、QO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提示电子艾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可达到协同效应,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促使患者不适症状缓解,同时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生活质量。

“子午流注”为时间医学的一种形式,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和成熟,其理论基础需追溯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12-13]。历代医家认为,人的活动都需要顺应时势,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要遵循“阴平阳秘”原则,采用因时调摄方法“因天时而调气血”进行治疗。临床上结合子午流注理论,借助于气血灌注之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协调阴阳、气血[14-15]。目前临床上通过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子午流注择时的重要性[16]。本研究在子午流注择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电子艾灸对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予以辅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子午流注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电子艾灸组80.00%,表明选择胃经气血最旺时采用艾灸辅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子午流注择时理论具有真实可行性[17-18]。子午流注中的子午是十二时辰的统称,人体气血按照一日十二时辰的阴消阳长有规律地巡行于十二经脉中,气血按时流经,经穴按时开阖,上午为督脉主导,阳气升发之时候,晨7:00-9:00点是胃经当令,这个时期胃的功能最强,脾脏也开始活跃,此时养胃的效果更佳,此时进行艾灸,事半功倍[19-20]。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取电子艾灸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子午流注择时艾灸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子午流胃脘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