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西施戏研究综述

2021-11-14李淑芹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浣纱范蠡西施

李淑芹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西施在古典戏曲中熠熠生辉。明传奇《浣纱记》是西施戏中的佼佼者。其自面世以来,历久不衰,至今犹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学术界对此颇为关注,因此,笔者对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截至2021 年9 月7 日,在中国知网“哲学与人文科学”范围内以“西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找到1141 条结果,其中“中国文学”视角下518 条,“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视角下249 条。以“西施形象”为关键词在相同范围内进行检索,共找到67 条结果。其中“中国文学”视角下45 条,“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视角下16 条。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演变视角下的西施研究

有学者将西施形象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其中有些涉及戏曲中的西施,所以,本文对此进行概述。另外,戏曲视野下的西施研究几乎都介绍了西施形象的演变过程,或繁或简,多用作背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1993 年,田素义发表《西施与范蠡考》一文,文章第三部分特别说明西施和范蠡的爱情纠葛是虚构而成的,《浣纱记》首先肯定二人的爱情关系并歌颂二人的爱国精神。1998 年,顾希佳从传说学出发,也认为西施文化多是传说,其中以《浣纱记》影响最大。徐明安在文化语境视野下阐述西施的形象变化,认为戏曲较深刻地表现了西施的内心世界,从《浣纱记》开始,西施才真正被定格为爱国美人。徐明安罗列相关戏曲,简单描绘了西施形象在古典戏曲中逐渐立体化的过程。另外,齐晓静论述了西施形象的时代变迁,认为《浣纱记》中的西施形象虽有所突破,但仍有奴性色彩。

二、戏曲视野下的西施研究

(一)《浣纱记》专题

1.《浣纱记》中的西施形象

1985 年,高国藩在文章中指出,《浣纱记》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西施这一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高贵形象。1986 年,俞为民认为,西施忠于爱情,但爱国精神更加突出。同年,钟古指出,西施与范蠡虽唯国家大事至上,但西施的形象仍蒙上了灰尘。1987 年,陈其相在《〈浣纱记〉三题》一文中指出,在《浣纱记》中,作者着重突出西施的爱国情感,但“西施这一艺术形象……在剧中也蒙上了一层所谓‘女色亡国’的暗淡色彩”。两年后,他在另一篇文章《论〈浣纱记〉的人物形象》里延续对西施的这一评价。1994 年,许建中在探讨《浣纱记》的结构时,也认为西施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与范蠡等量齐观。以上都是各位学者以传统忠义观对西施形象作出的道德评论,具有时代特色。

后来的学者多有相同论断,西施形象的爱国底色不曾改变。甘子超、康海琴、李娜、张艳萍和华飞等人莫不如此。杜梁晨特别指出,西施的爱国与对范蠡的爱慕紧密相连。相比之下,范蠡的爱情形象单薄多了。学者许建中就曾指出,西施“更多地表现为受支配、被调度而不是秉持自主独立性的人物”,范蠡“在爱情上的表演也缺乏热情和真诚”。这是公允的评价。早在1998 年,学者孔瑾也曾说过,西施是一个卑贱的牺牲品,范蠡则是头脑清醒的女色倾国论者。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西施爱国又忠于爱情的高贵形象仍是主流观点。

2.《浣纱记》的文体研究

1994 年,高国藩在《梁辰鱼和他的〈浣纱记〉》一文里还指出《浣纱记》的剧本曲词结合紧密,但结构较松散,戏剧冲突不集中,有损西施形象的塑造。钟古认为,“《浣纱记》关目散缓、结构松散,但曲文注重雕琢、流为纤巧,实开了后世戏坛上的不良风气”。陈其相指出,《浣纱记》的宫调没有超出《旧编南九宫目录》的范畴,所用的曲牌多与当时传奇常用的曲牌一样,南北合套的音乐形式也不始于《浣纱记》。俞为民则从五个方面肯定了《浣纱记》的艺术特色:一是场面宏大,结构严谨,中心线索突出,有爱情信物贯穿始终;二是用对比手法设置情节,突出爱国主题;三是在重大事件中用对话和行动展现人物内心,塑造人物性格;四是语言典雅工丽,又与人物性格相称;五是曲调与剧情相得益彰,突出人物性格。

1993 年,许建中按横向结构将《浣纱记》分为开场说明、上升展开、高潮和尾声四部分。开场说明突破了传统“说明”的技法;高潮忙于叙事,导致情感高潮与逻辑高潮分离;尾声采用“生活的断裂节奏法”,较之奉旨完婚套式,有所创新。第二年,他着眼于《浣纱记》的纵向结构,指出剧本采用顺叙方式,极少使用戏剧中常见的悬念手法,主要采用了增线补戏和多种对比两种手法,在对比中注意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与戏剧情节设置的统一。他同时指出剧本的不足之处,即全部明场,线索繁杂,爱情线索缺乏独立性,西施出场太少。20 世纪末,学者们对《浣纱记》的文体分析颇为完整。后来,吕维洪运用叙事学视角分析《浣纱记》叙事结构,其方法新颖,但结论与前者相似。

3.《浣纱记》的主题研究及其他

《浣纱记》赋予西施和范蠡光辉的爱国形象,从而传达出鲜明的爱国主题。但作为内涵丰富的作品,其主题绝非如此单一。《浣纱记》借古讽今,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高国藩、李光翠均有相关论述。也有学者从《浣纱记》中看到了梁辰鱼的爱情观、女性观和名利观,如张燕荣、杨再红和刘亭等人。刘淑丽则从江南元素入手,认为梁辰鱼在剧中“借儿女之情寓离合之感,在离合之感中融入了江南文化中隐逸与事功不悖的传统”。

另有学者将《浣纱记》与其他戏曲进行比较,所得结论与上述观点相似,如王亚丽的《悲欢离合中浸透着历史兴亡——〈浣纱记〉与〈桃花扇〉之异同》和张驰的《西施形象与貂蝉形象比较谈——以〈浣纱记〉和〈三国演义〉为中心》。孙旭则在男权操纵模式视野中看到了西施人格异化的悲剧命运,认为她只是范蠡操纵下的可怜玩偶。

(二)传统戏曲中的西施形象

《浣纱记》是古代西施戏中唯一一部蜚声剧坛的作品,后人关注颇多,故本文单独梳理其研究情况。此外,其他有关西施戏的研究大体如下:

元明清戏曲中西施出场的戏曲大概有十来部,最早关注这种现象的是金宁芬。2001 年,金宁芬发表《我国古典戏曲中西施形象演变初探》一文,提出宋元戏曲诋毁西施之作较多。明传奇《浣纱记》一反常态,转而歌颂西施为巾帼英雄。之后的《倒浣纱》《浮西施》延续前声,后者对西施的批判尤为尖锐。金宁芬侧重论述西施的结局,认为元明清戏曲中的不同结局实际上是关于西施人品道德的争论,反映了剧作家的不同遭遇和思想观念。文中特意提到清杂剧《陶朱公》有范蠡无西施,另一部有西施无范蠡的清杂剧《苎萝梦》却不曾提到,但金宁芬还是清晰地梳理了西施形象在古典戏曲中的嬗变,提出了许多话题,为后人开拓了视野。

2004 年,宋佳样从美学角度研究其悲剧性,认为西施形象在戏曲中是美的象征(完美化),亦是“美的悲剧”。2007 年,梁颖珠指出,明代西施形象经历了三个变化,即《五湖游》之淡泊脱俗、《浣纱记》之多情又深明大义、《倒浣纱》之红颜祸水。梁颖珠沿着金宁芬的路径,单独考察明代西施戏,更加细致,但只论述了西施形象和剧作家的创作意图。2014 年,杜巧月分三个阶段探讨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西施形象,与金宁芬的初探相差不多,论述相对简单。

2019 年董茳桐发表《试论杂剧〈浮西施〉艺术特点》一文,从通俗质朴的语言风格、南北合套的音乐形式以及结局摆脱俗套三方面分析《浮西施》的艺术特色。除却《浣纱记》,这是唯一一篇将西施戏中的某一部戏作为独立考察对象的文章。另外,何春环曾论述大曲《薄媚》中的西施形象。高莹也有文章分析《薄媚》的曲调渊源。大曲与戏曲颇有渊源,《薄媚》完整表现了西施故事,且唯有二人单独以此曲为考察对象,故本文一并说明。

三、硕士论文研究

纵观检索到的文献,涉及西施戏研究的硕士论文有近20 篇。2015 年,南京大学何萃的博士论文《中国古典戏剧叙事研究——在结构体制与历史语境双重视角下》提到《浣纱记》和《五湖游》时一笔带过,故不赘述。硕士论文的相关研究如下:

(一)戏曲研究

2004 年,谢芳芳的《〈浣纱记〉故事源流考》从吴越相争和西施形象流变两条脉络进行梳理,认为《浣纱记》故事题材是世代累积型。同年,金鑫的《论梁辰鱼的昆曲创作》分析了《浣纱记》的曲牌格律特点,认为其曲调剧情结合得很成功。2005 年,甘子超的《明中叶“三大传奇”论》涉及《浣纱记》的戏剧精神和戏剧结构(戏剧情境、人物和整体结构),认为它占据了传奇发展初期艺术精神的制高点。2007 年,杨惠芬的《从〈浣纱记〉到〈桃花扇〉——对明清传奇一种结构模式的分析》提到《浣纱记》开创传奇新模式的同时也陷入了这种模式的困境。2009 年,张艳萍的《梁辰鱼〈浣纱记〉西施形象新探》对比分析西施与莺莺、杜丽娘、李香君、赵盼儿和木兰的同中之异,指出西施是集凡人之美与巾帼英雄于一体的形象。

2010 年,明童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悲剧性研究》认为西施戏蕴含着情理冲突、历史兴亡和女性命运的悲剧内涵,具有美学特征,渗透了文化传承。同年,石莉的《男权语境中的“四大美女”戏曲研究》也认可西施的悲剧命运,认为她终究只是被男性利用的政治工具,其形象出现了扭曲和变异。2011 年,齐晓静的《戏曲文学中西施形象的演变》主要分析西施形象,解释形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即女性性别角色的发展变化。她完全延续了金宁芬的研究路径,将中国古典西施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浣纱记》中西施形象的分析较为详细,其余作品则相对简洁。2012 年,王静的《〈浣纱记〉在昆曲舞台上的搬演研究》从情节布局、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和排场设计四方面阐述《浣纱记》的可搬演性。

(二)剧作家研究

2010 年,商华的文章《从〈浣纱记〉〈红线女〉管窥梁辰鱼思想》研究梁氏的女性观和人生理想模式。类似的研究还有徐月的《梁辰鱼戏曲创作思想研究》(2016 年)。商华和徐月未直接将《浣纱记》作为研究对象,但二人对作者思想的分析亦有助于研究《浣纱记》。

除梁辰鱼外,这些文章还研究了其他西施戏的剧作家。杨璟的《汪道昆六论》(2004 年)和肖玉静的《汪道昆及其剧作研究》(2016 年)都很少涉及汪道昆的《五湖游》。2011 年,安舒的《徐石麒研究》提到《浮西施》的主题是揭示王朝灭亡根源及批评统治者,而滑稽角色和影射手法的运用是其艺术特色。2012 年,李艳辉的《徐石麒及其戏曲创作研究》指出《浮西施》采用南北合套形式,不同宫调的南北曲又由不同角色演唱,其体制留有元杂剧痕迹,又深受传奇的影响。2014 年,孙烨的《陈栋戏曲作品及戏曲理论研究》考察了《苎萝梦》的本事依据、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认为《苎萝梦》刻画了痴情的西施形象,体现“一女不嫁二夫”的贞节观,颂扬真文士和真佳人,讽刺了假文士,戏曲结构松而不散,曲辞雅俗结合。

(三)演变研究

此外,有三篇硕士论文从不同角度考察西施的历史演变。2008 年,黄敏的《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认为西施形象有两种特性,一是病美人,一是美人计的实施者。2010 年,朱芝芬的《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单列一章分析《浣纱记》,也涉及其他西施戏,侧重考察西施的形象变化。2013 年,李媛媛的《西施母题的流变阐释》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诸多文体中的西施形象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其中戏曲部分只着眼于西施形象。

综上所述,在西施戏研究中,学术界侧重对《浣纱记》和西施形象进行考察。涉及《浣纱记》艺术特色的论文较少,关于其他西施戏的研究更少。近年来,涉及《浮西施》和《苎萝梦》的硕士论文只是作为剧作家研究的一部分出现。除了金宁芬和杜巧月的论文外,只有一篇硕士论文将古典西施戏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三人着重关注西施形象,对其他方面的论述不多。可以说,古典西施戏尚有许多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浣纱范蠡西施
猪肉西施
明清时期《浣纱记》书籍形态及阅读探考
范蠡还钱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庄子说》(十三)
朋友眼里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