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1-14陈先梅

市场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科学合理财务人员

陈先梅

(南京鹏宇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江苏 南京 210019)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其引发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中小企业应如何积极紧跟经济全球化的建设进程,促使企业自身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 特别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全球商业环境波诡云谲,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大。 若中小企业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将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项规范化制度的保障,因此,中小型企业应按照相关准则以及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监管制度,以此确保会计工作的信息质量,优化会计工作流程,以便寻求更为广阔的前途和发展路径。

二、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阐述

中小企业是指人员较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以民营为主,其主要特征为组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以及技术力量薄弱等。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90% 以上的企业都属于中小微企业,80% 的工作和就业岗位由其提供,中小微企业在有效缓解就业困难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充分实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夯实起稳固的基础。

企业的稳定发展与内部控制息息相关。 为了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建立和有效推行内部控制,《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7年颁布,该规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有助于降低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与作风,进而使中小企业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得到更好的促进,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财务内部控制,是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于公司内部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的制度,与企业日常各类活动密切相关。 财务内部控制利用内部权职分工实现相互监督,从而制约关系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对企业发展的实时管控不容忽视,可进一步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确保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水平也是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因此,相关财务监管部门要做到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从而不断地优化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坚实的立足点。 然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念在我国得到认可与推进均较晚,在实际财务工作中,由于业务水平的不成熟,并没有实现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因此,应解决财务内部管理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国内中小企业仍存在如下潜在问题:内部控制理念薄弱、信息沟通效率不高、尚未有序开展控制活动、没有良好组织落实内外部监督,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导致企业人才流失越发频繁、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难以实现。 因此,中小企业本着在严峻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出发点,亟须切实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升沟通效率和质量,有序落实开展内部控制活动,良好监管内部发展,使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得以改善优化。

三、中小企业财务内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层财务内控意识较差

现如今,部分中小企业仍按照较为传统的方式运营企业,对财务内部监管的重大意义缺乏明确的认知,由此导致财务内控的意识较为匮乏,监管不充分。 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将重点放在提高短期发展业绩和经济利润方面,认为内部监管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浪费更多的资金投入,并未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制定良好内控举措,对于企业发展长远利益普遍忽视,以至于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极易形成潜在的发展风险,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部分企业在财务内部监管制度方面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或者即便规范地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也没有将其贯彻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 更有甚者,相关监管人员不能以身作则遵守企业制定的相关规定与细则,不仅良好的工作风气没有得到营造,还使员工对企业的内部监督置若罔闻。 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不重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会逐步衍生出诸多发展问题,影响工作效率,致使企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危机。

(二)财务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缺乏标准

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是国内企业监督体系的两大构成部分。 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内部监督,国内中小企业在多元化因素的制约下,内部监督体系普遍未得到完善的构建,所成立的监督部门流于形式,难以良好监督企业工作开展情况。 部分中小企业在日常进行财务内部监管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制定财务内部监管制度,造成制度缺乏实用性,进一步降低了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 此外,部分内部监管人员都是按照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监管作业,导致监管成果呈现多种类型,造成了财务监管的混乱,进一步降低了中小型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效率。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构成,内部审计能够推动企业有序运营和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重视、不落实内部审计,是当前国内中小企业的问题。 为有效控制成本,部分企业并未成立审计部,或虽成立审计部,却将其划为财务部的子部门,不具有独立性。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及时洞察发展问题并解决,然而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是侧重调查错误、纠正弊端。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受到未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等多元化因素制约,很难良好运营内部控制系统。

(三)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企业规模不大,不愿高薪聘请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或者选择外包方式将财务工作交由第三方完成。没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只能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或者领导的指导意见被动地开展工作,没有正确地认识内控、理解内控、运用内控,同时,缺乏对控制和监管的有效运作,进而仅以完成自身工作任务为目的,在会计核实、审查等过程中不以积极的心态展开工作,即使在具体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如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账面与实物不符等,也不会引起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内控不力、监管不力的问题频发。 承接外包工作的财务人员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了解、不关心,企业给什么资料就怎么做账,还有部分财务人员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不重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以及税收、财务管理等,没有起到财务人员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对企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内部机构出现漏洞以及混岗现象

中小企业决策权往往掌握在高层管理者手中,并未专门成立内部控制机构。 中小企业未建立完善控制机构的根本原因是公司规模小、员工人数不多、业务范围有限。 若企业欠缺健全的内控机构,极易发生失衡发展问题,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对中小企业而言,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而工作事项过于杂乱,在财务部门设置不健全的情况下,其岗位和职责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划分,导致其工作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难免会出现人员混岗。 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可能会由一个人来承担整个财务工作。 例如,出纳人员的职责在于对银行存款收支明细与现金进行管理,同时还负责保管有关财务印鉴章、公章以及合同章等。 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时常因企业需要扩大至参与合同编订、客户接待以及会议安排等行政范畴,对其财务职能的专业性起到了极大的弱化作用。 长此以往,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由此也得不到优化,进而实际经营达不到预期需求或预算指标。 此外,部分企业财务岗位分离也不能得到严格的实施,没有相应的专员岗位负责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同时,也没有专员岗位负责检查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以及对账单的核对。 如果由同一人负责上述两方面,就容易出现资金侵占、私吞挪用等情况,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中小企业财务内部监管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一)提升监管决策的财务内控意识

首先,持续提升内部监督意识。 企业需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引导员工树立自我监督意识,对于监督举报工作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员工予以奖励。 其次,中小企业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序诚信经营,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企业人力资源部应定期组织培训,对管理层职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和强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施行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若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得到有效的树立,则会愿意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否则会导致公司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因此,应确保监管决策者准确了解自身的职责。 其只有充分了解财务内部监管方向,才能对财务部门进行精准的定位,合理优化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控监管的作用和价值。 并且相关监管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与有效的赏罚制度,强化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财务监管意识,将财务监管流程贯彻落实在实际监管作业中,进一步优化内控体系,使其发挥科学合理的作用和价值。 最后,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积极出台鼓励企业构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激励措施,并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 为良好地立足于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性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有效防范规避发展风险,全员树立风险管控意识、积极履行职责。

(二)制订完善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对相对有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最好的选择,如此,所有业务活动的监督和审计结果均可直接向经营管理层报告,审计部门独立性与公正性也能得到保证。 在培训自身审计队伍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对潜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出具专业审计报告,方便管理层做出发展决策。 除此之外,可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结合,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督促各个业务部门做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人力资源紧缺的中小企业,可直接采用外包等形式,以期实现对内控、监管和规范经营所制定的目标。 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时,可考虑把监督与考核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如果薪酬与考核结果相关,不仅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达到强化员工意识的目的,还可以在日常工作方面达到规范员工行为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可以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良好运行的同时,使企业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

在日常研究和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相关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为制订符合会计流程的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协助。 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从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综合素养方面的优化,同时,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的教育,这是顺利实施内部监管的前提条件。 此外,开展对会计人员的系统性、全方位的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保证优质结业率,使其具备优秀的业务水平。 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的物色与招聘,如在企业准入门槛方面进行提高,对不同岗位进行员工招聘时,设定一定的选拔和入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相关细则,以确保所有新入职员工在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从根本上对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还并且可以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据此开展会计业务水平的讨论以及课题研究,促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业务水平的不足,吸取优秀人才的经验和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优化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权责制度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优化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各机构之间的权责,形成相互制约与监管的机制,以达到进一步监管内部活动的目的。 企业管理层应根据发展形势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行差异化的控制措施,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多元化的控制活动,从而系统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中小企业要使内部管理具有有力的凭证,令人信服,那么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监管作业的安全稳定性,就应整合相关的财务岗位,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明晰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审批业务的具体流程等,可以确保不同层级管理者在职责范围内,能够良好地承担责任。

五、结论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始终坚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企业的内控意识和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内部监督的水平,为改善经营业绩、保持行业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想确保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运行,就要完善相应的财务内部监管制度,它的实施程度是衡量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科学合理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