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用红色精神提升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2021-11-13杨思羽

关键词:红色精神高职

杨思羽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最早发源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表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又形成了“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在红色精神的支撑下,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历尽艰辛,不断探索,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带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经历七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今天的中国正大踏步入发展的新时代,无论是在综合国力上还是在科技、国防、教育上,我们都已经进入全新的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和全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样也要紧跟时代脚步,抓住时代特点。借助对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学习、理解和传承,使其与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三观,实现其道德品质和行为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用更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当前复杂多面的网络世界。

一、新时代网络生活的特点

当前,伴随信息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中的各种服务平台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相关经济行业的全面提升,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也使老百姓开阔了眼界,充实了生活。

网络生活逐渐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网络生活已经从“人与机器”的时代迈向“人与人”的时代,传统的依赖“业缘”“地缘”“血缘”等“强关系”形成的熟人社会已发展为被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弱连接的陌生人社会。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多种方式甚至是多种身份向外界表达自己以及评价其他的人和事,输出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但其中一部分信息、观点乃至情景是带有一定虚拟性或一些特定的条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对此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辨识的能力;另外,哪怕是思想观念等的真实表达,因为站在个人角度的阐述,受到当事人的学识、三观、情绪、立场等影响,也并非完全理性和正确。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所有的网络表达都可能会对他人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产生各种影响,对于三观正在完善又对网络生活特别关注的高职大学生,受到的影响和挑战势必更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

为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及其应对态度,项目组按照既定计划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0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熬夜上网情况、网络安全意识情况、网络信息甄别情况、网络依赖情况和对网络暴力原因的分析情况等。

2021年9月10日~17日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护理系、教育系专科大二部分学生展开相关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6份,回收146份。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的网络生活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网络生活缺乏有效的自律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会花费较长时间上网,只有10.7%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会控制在2小时以内,32.1%的学生的上网时间是在4小时以上。大部分同学没有在时间管理上进行合理安排,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的学生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2.2%,其中每天能够睡满7个小时的人数也仅占总调查人数的31%,有48.6%的学生表示上课期间经常出现精神恍惚、昏昏欲睡的情况,这和大部分同学熬夜上网有直接关系。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不利于学生成长。

(二)网络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但信息甄别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90%的学生会借助网络资源扩展知识面增长见识,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复制粘贴的基础上,65%的同学认为伴随网络的发展,独立思考习惯不足、能力不够,对各种网络表达的鉴别能力不强。

(三)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应对能力不够,网络暴力时有发生

虽然很多同学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但仍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不足;而在针对网络暴力的调查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网络暴力,甚至个别同学自己也遭受过网络暴力。究其原因,大部分同学认为主要是因为键盘侠的存在、知识修养不足、盲目跟风和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以上问卷调查结果,说明网络生活的发展,给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三、互联网的发展给高职大学生成长带来机遇和挑战

伴随网络信息和全媒体技术的发展,高职大学生迎来了全新的成长机会:首先,信息传播呈现速度快、内容精、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职大学生获取最新社会发展动态、查阅学习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其次,各类网络平台的搭建,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展示自我及学习创业的机会;再次,全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空间和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高职大学生可以以更加轻松和自由的状态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和表明态度等。

但同时,网络是把双刃剑,高职大学生若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网络生活,势必在学业发展、能力培养、身心健康、价值观树立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会受到诸多挑战。首先,由于高职大学生本身就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自律性不强的特点,很多学生在上网时缺少自制,沉迷网络、依赖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及能力培养,更有甚者会荒废学业;其次,网络的虚拟身份让一些人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的要求降低,甚至网络平台和其他网络生活参与者都可能成为其发泄负面情绪的对象,网络暴力时有发生,比如青年演员兼歌手乔任梁父母被网暴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高职大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网络道德修养、网络自律和责任意识,决定着他们面对网络暴力的行为选择和态度;再次,网络中有很多关于成长、学习、爱情、事业等的观点和理念的个人表达,其中不乏毒鸡汤、负面情绪、穿着各种外衣的拜金和享乐主义。由于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强,错误价值观念的扩散会对他们产生错误引导,造成各种不良影响;最后,网络中不法现象的存在,如网络诈骗、非法网贷、散布不法信息、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等,使得大学生也是受害群体之一,诸多案例层出不穷。

面对复杂多面的网络世界,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阶段的高职大学生,要做好选择和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树立怎样的网络价值观、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进行网络生活才是正确的”非常有必要。针对此问题,可以从对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四、用红色精神提升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及教学实践路径探索

红色精神“是共产党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表现,反映了共产党人对中国思想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等领袖人物的重大思想理论贡献”,她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重重困难,甚至一度经历生死存亡的考验,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抱怨和放弃,而是不断反思和完善自我、艰苦奋斗、努力探索寻找真理和正确的道路、坚持真理并不断壮大,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依然坚持和发扬红色精神,努力建设新中国,并在探索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红色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无论时光如何变化,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问题和困境,而人在困境面前需要有精神的支撑,所以红色精神所展现的艰苦奋斗、坚守理想、乐于奉献和英雄主义的精神不会过时。高职大学生在应对网络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和纠结时,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并借鉴其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从而引导他们提升网络道德素养,完善网络生活、营造优良网络环境。

(一)学习红色精神、传承规范理念

将红色精神与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对其进行学习、传承和借鉴,产生了涉及网络道德的具体规范和理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和包容

自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直秉承的道德和行为要求。在条件极其艰苦的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队建设和党政干部建设就有非常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这些纪律要求也被当时的革命先辈们积极认可和自觉践行,赢得了老百姓的肯定和支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借鉴这种红色精神,今天的高职大学生在践行网络自律时,首先要做到时间精力上的自律。要和自己的惰性、依赖性等作斗争,学会自制和慎独、学会时间和精力管理,不能过分沉迷于网络、依赖网络;其次要做到面对各种诱惑时的自律。网络生活中对高职大学生可能产生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诱惑因素非常多,如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内卷”“躺平”等概念,不同人对这些概念的解读也不同,更有甚者把这些概念作为自己懒惰和不思进取的借口和理由。年轻的大学生遇到类似这些网络新概念、新词语时能否有正确的理解和理性的分析,不被误导,会直接影响他们人生的发展及三观的确立。再比如伴随网购和直播的发展,呈现在高职大学生面前的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相比以前发生了质的飞跃,面对物质诱惑,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理性消费,能否在追求外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不忽略知识的积累、思想的进步和内在的成长,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尤为重要;再次要做到语言上的自律和格局上的包容。在网络中存在的诸如从“不转不是中国人”到“XXX你不说点什么吗?”,从必须支持某种观点,到必须表明某种态度或应该过某种生活,网络的开放不见了,反倒是给我们上了一圈又一圈的枷锁。不管明星、英雄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只要合乎道德和法律,怎样去选择都是他们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网络上的人们并没有权利用语言要求他人必须做什么。要做到语言上的自律,前提应该是提升格局、懂得包容。

2.自信和明辨

毛泽东的经典诗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无不体现着他的自信和明辨。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各种凶险复杂的局面时,正是因为有这种自信和明辨的底气,才能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做到不抱怨、不迷茫、不放弃,坚持理想和信念,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并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发展。

今天的一些高职大学生,迷茫和困惑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丰富的网络世界并没有让他们找到解决困惑的答案,因为难以甄选,反而加重迷茫和困惑。究其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在面对网络生活时没有足够的自信和明辨能力。高职大学生要想做到网络生活中的自信和明辨,前提是知识和修养的提升,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足够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各种价值观和理念面前保持足够的底气和自信,才不会轻易被他人所左右,才能在丰富多面的网络世界中保持正确的自我。

3.负责和创造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和发展态势,习近平主席本着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宗旨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担当和开创精神。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要学习和践行这种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今天的大学生不仅是网络时代成果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环境的塑造者和未来网络发展的参与者,因此,高职大学生应该有为今天负责的精神和开创明天的眼界,承担起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不断奋进。

(二)实现红色理念与德育课堂相结合,合力提升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用以上规范理念对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产生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应从多方面入手。

1.用红色精神感染和引领学生

毛泽东的作品《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为革命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豪情壮志;邓稼先、钱学森等为研究“两弹一星”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元勋们,袁隆平、南仁东、黄旭华、屠呦呦、张桂梅等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奋斗一生的科学家、教育家们,他们的身上优秀品质无不体现着红色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思政教师可以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全息媒体技术,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使用多媒体设备或VR智慧教室等展播相关影音资料,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先辈们的经历和故事,继而受到精神感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其在网络生活中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创造意识。

2.用多重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1)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教学

针对熬夜上网、上课玩手机、不思学业等这些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在思政课上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结合红色精神的讨论、辩论和故事分享活动,通过对参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前辈们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优秀品质的感召力,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借助榜样的力量加强自我完善、实现网络生活自律。

习近平曾在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参观时强调: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而滁州当地就有很多优质的红色文化基地,如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藕塘烈士陵园、皖东烈士陵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滁73091部队军史广场等,有利于开展红色精神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对红色基地的参观和学习,能够直面中国革命的历史,感染于革命前辈的热血激情和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的红色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立场,自觉抵御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做到自信和明辨。

(2)陶冶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

全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习惯对网络资源盲目复制粘贴应付了事。鉴于此,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红色精神、红色革命历史或网络热点事件的“放下手机、独立思考”教学活动,陶冶学生身心,让学生发现思考的魅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网络信息的甄选、鉴别能力,实现对红色精神指导下的网络道德规范和理念的认同和践行。

(3)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

借助红色精神中的探索精神引导大学生把手机和网络的功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出来,比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甄选有利于学习和提升的好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实现共享,用“手机控”等应用软件实现作息规律,用手机记录精彩的学习和生活的瞬间等。总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高职大学生意识到在当下手机和网络虽然很重要,但它们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应理性对待、合理使用。另外还可在思政课上开展针对各种网络暴力的“模拟体验”式的情景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网络暴力的危害,认识到网络自律和包容的重要性。

(三)用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三观指导学生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如何才能坚定立场并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大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和自主判断力,才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思想和语言所左右。作为思政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教师的思想、三观、见解和认知高度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和选择,因此思政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并对各种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红色精神对与网络信息发展相关的法律知识、国家大政方针、改革举措和网络热点等的解读让同学们在面对复杂多面的网络世界时有更清晰准确的立场和态度,提升明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造意识。

五、总结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网络世界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若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要做到弘扬红色精神、挖掘精神财富、传承红色精髓,通过借助红色精神在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感化,使他们在面对网络生活时,少一些迷茫和困惑,能用更理性的态度、更健康的心理、更智慧的方法、更负责的精神和更高远的眼界来面对今天这个复杂多面的网络世界。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高职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