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培训探析*

2021-11-12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陈玲张美忠

区域治理 2021年41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陈玲,张美忠

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中的重要改革部署,其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内在要求。

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制度试验,已对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产生积极影响,企业作为培训评价组织深度参与制度试点,是社会多元办学格局转变的重要体现。中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财经专业服务集团;中联教育成功获批教育部的第二批智能财税证书。

2019年10月,我校成功申报了1+X智能财税证书考点和培训点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导委员会,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院院长为第一执行人,包含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招就处处长、网络中心主任等的专职教学管理团队及技术服务团队。

在资金保障上,投入资金并确保年度预算优先满足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建设资金的需求。2019年12月在我院举行智能财税首考,实考41人,39人通过,通过率95%;2020年6月我院举行春季统考,实考30人,28人通过,通过率93%。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共育师资,打造一流的1+X培训团队

我院在师资培训中,选拔责任心强、教学能力突出、中级以上职称的会计专业教师,采用多层级培养师资团队的做法,组建由企业、行业和院校为基础的导师专家库,并通过种子师资训,全国X证书师资训,省内中、高级师资训等形式,借助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利用中联集团产业平台和业务资源,在证书培训中融入企业实践内容,达到“双师型”教师实践要求。另外根据分院书证融通工作,开设了书证融通课程,打造了线上《智能财税与财务数字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配备相应的X证书标准解读、实操案例讲解、实操练习,并有专门的讲师团队与助教进行线上教学,已惠及近千余名教师。

二、共建智能财税平台,精心挑选优秀学生参加培训

建设智能财税共享中心,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建设,引入财务外包代理记账真实业务,将企业真实的项目或案例引入学校,创设真实职业环境,进行“真项目真做”实习实训,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业务、数据,创建企业真实岗位、环境。我院从考过了会计初级证、参加了职业技能竞赛、班级成绩前5名这三类学生中挑选,被选出来的学生均具有较好的基础及较强的荣誉感,然后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业务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再现真实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投入财税行业专家,建设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基础,以企业实际业务为内涵,以新兴技术手段为辅助的财税专业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职业素养、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岗位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代理和大中型企业外包的业财税一体化专业服务。

三、“优服务”,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培训和考证服务

我院在培训与考核过程中,对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师资、培训组织实施、考核与认证、监督检查与质量保障等全过程、全要素都进行规范操作。

学校积极配合省教育厅、1+X推进办的工作,做好申报试点。为学生开展培训测试,提供良好的培训硬、软件,网络安全环境等。

围绕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了成熟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资源。积极完善满足证书培训需要的教学条件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给予学生学校最好的配置和网速的专用机房作为培训和考证场所,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培训评价机构中联集团的合作,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四、“严管理”,为确保考证通过率,培训班实行动态管理

首期我们从上述所说的三类优秀学生中挑选了80余人进入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采取淘汰制,对随意请假、旷培训1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优中选优。最后从这80余人中通过动态管理留下了41人参加2019年12月的智能财税首考。

五、“重融合”,实施“课岗证赛”相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以不断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为契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改革和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信息化社会对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审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及对会计教育中的职业需求、技能与能力要求、品德与人文素质、创新等理念进行思考和研究,凝练会计专业素养指标内容,并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按照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和素养融合路径,系统化创新构建基于“业、财、税、融”能力培养的4阶段、3融合、3递进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第二,从新技术、新业态下“大财务”实训理念的角度出发,探寻培养学生解决“业财融合”背景下实际问题的能力路径,搭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或社会服务”三段式实训教学模式(如图2)。

图2 三段式实训教学模式

2019年我校实施了1+X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应用证书试点工作,2019-2020我校1+X证书通过率均高达96%。有效进行了书证融通、课程融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智能财税与财务数字化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时2学分,并实施了证书抵扣学分制,学生获取X证书将可进行学分抵扣制,大力提高学生X证书通过率。

第三,基于知行合一理论,结合“互联网+”教育新特点,转变学生“被动式”到“主动式”学习理念,探索三维立体化教学方法。

第四,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和摸索出适合“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会核算、精管理、善沟通、会创新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

坚持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推动,高效利用实训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建,实现“岗课证赛”一体化设计,进行专业人才的多维培养。

综述,我们将继续围绕1+X试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改革要求,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学生就业本领。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新政策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