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1-11-26周昊天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周昊天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 401520)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更趋紧迫,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9 年1 月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为“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

1+X 证书制度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需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指导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制度,1+X 证书制度对于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基于该项制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结合自身实际,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开展情况

(一)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认可度

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作用还不太清楚;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初级认证和中级认证,高级认证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只考取了其中一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分之二的学生均是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认证培训。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知、认证的层次和含金量还不太高、认证的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师对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认可度

以该院电子商务专业12 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从认证重要性、认证难度、认证的课证融通度、认证是否需要企业参与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工作仍然十分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难度适中或者认证难度偏低的各占一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课证融通度依然不够,认证系统性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教师认为认证工作需要企业积极地参与,目前企业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依然偏低,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1+X 证书制度”的引导下,很多高职院校把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高职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毕业通过率,部分学校降低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难度,选择容易通过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部分学生为了能够按时顺利毕业,也会选择难度偏小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但是这些难度小、层次低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是企业真正所需要的,导致企业的认可度普遍不高,从而降低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短视”问题突出

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短视”问题突出。部分院校虽然对学生参与1+X 证书认证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其对学生的评价多以“1+X 证书”通过率、学生考试成绩等作为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教学、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被人为割裂,牺牲了职业教育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体制机制不太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度依然偏低

大部分学校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依然不太完善,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时,部分学校往往会选择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前几周内进行,在平时教学、实训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业务学习和训练,影响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的融通度,无法形成有效、系统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工作的精髓。

(四)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团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含金量高,而且也更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拥有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也对教师队伍、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部分院校对教师参与1+X 证书认证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是对于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工作,部分教师依然以理论为主,在实践技能方面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还不高,无法有效、深入地指导学生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影响了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通过率。

三、“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进行高级别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兴趣

“1+X 证书制度”认证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国家、企业等部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才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激发学生进行高级别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兴趣,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技能证书认证费用减免、课程学分置换、搭建平台推荐就业等措施来提高高级别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通过率和覆盖面。对于获得高级别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减免学生参加考证的费用,将奖学金制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挂钩;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学分数,并转换为学校相应的课程,实行学分互换,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对于率先获得高级别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学生,学校可以优先为该部分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岗位,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证兴趣。

(二)重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长远发展

实施“1+X 证书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职业院校在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围绕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更加注重学习者在职业态度、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摒弃“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学生发展的桎梏,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打造“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将底层的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专业和社会的逻辑形成课程群,支持学习者的基础扩展[2]。通过建立以“宽基础”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者自主支配学习过程,打造具有个体独特性、广泛适应性的人才成长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人的全面、长远发展。

(三)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标准、认证内容、认证考试方式分别嵌入进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考核之中,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的认证标准,所涉及的工作环节,以及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课程内容,开发与认证相对应的教学资源,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证融通度。

(四)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针对校内教师实践经验相对匮乏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培训教师来传授业务知识,如可以采用“外聘为主校内为辅”的方式来加强对高级认证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3];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综合情况,以X证书为抓手,让教师先行先试,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提升双师素质。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