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成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2021-11-10李斌旭

健康护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循证护理

李斌旭

摘要:目的:普通成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的相关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实施成人气管切开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相关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通气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 氧 化 碳 分 压 及碱剩余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实施成人气管切开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52岁-82岁,平均年龄68.32±2.36歲,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相同治疗方案下,对照组采取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保持呼吸 道通畅、实施口腔、皮肤护理及翻身、拍背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成立由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及4名护师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收集分析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确定问题有:

[1]合理的呼吸道湿化方法;

[2]安全有效的吸痰;

[3]气管套管护理。根据提出的问题,以神经外科、呼吸道或呼吸道、湿化、吸痰、气管套管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小组成员对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找出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较强的证据,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的最佳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6]进行呼吸道湿化,相关研究表明,0.45%氯化钠液或蒸馏水的呼吸道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气体温度为37℃且湿度为100%,能保持呼吸道黏膜完整、纤毛运动正常,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用微量注射泵连接延长管及头皮针,剪掉头皮针的针头,将头皮针末端放入气管导管内3~5 cm 后固定,每1~2 h 沿导管内壁环周移位。

[7]吸痰,吸痰时将吸痰管插入到气管隆突位置后上提1~2 cm,压力介于10.64~15.96kPa,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 s,每轮吸痰连续抽吸不超过2次。对策实施 掌握吸痰指征,吸痰前用听诊器确定痰液位置,在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 2~3min。吸痰前调好负压,先由外向内带负压边插管边吸痰,将气管套管内的痰液吸尽,至预定长度后关闭负压;再将吸痰管向内插入 2cm,由内向外带负压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提。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第三,气管套管护理,采用聚维酮碘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时应遵循双消毒的原则,以有效预防病毒、细菌的传播。每 8h消毒1次,既保证了内套管的消毒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用0.5%聚维酮碘浸泡5min,流动水彻底清洗,充分待干,然后再浸泡5 min,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3 观察指标

结合患者状况,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第 7 天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碱剩余、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21.0统计软件,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 B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快速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抢救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神经外科实施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士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目的,通过运用当前获得的科学、真实、可靠的依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及患者意愿,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不仅促进了患者的疾病康复,还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气管切开患者丧失呼吸道的湿化功能,呼吸的空气未经鼻黏膜过滤、湿润,导致呼吸道干燥,痰 液易形成硬痂而发生阻塞 现象,继而引发肺部感染。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是维护呼吸道正常功能,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常用湿化液有蒸馏水、高渗盐水、生理盐水和 0.45%氯化钠液。其中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后蒸发快,盐分在肺泡支气管沉积形成高渗状态,可能引起支气管肺水温度的龙择∶如果粒液偏度 过。湿化方式的选择∶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不仅难以控制滴注量,容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而导致患者出现憋 闷、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上升等,增加患者的不适;而且 可能引起湿化不足,导致呼吸道纤毛、黏液腺或基膜受到破坏。 连续呼吸道湿化时,液滴小而均匀,且流速恒定,对呼吸道刺激小,使呼吸道24 h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从而减少吸痰次数、缩短吸痰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通气状况,提高患者舒适度。重视及时有效吸痰正确有效的吸痰、合理的呼吸道湿化有利于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通气效果。(1)把握吸痰的时机∶不必要的频繁吸痰和常规的按时吸痰不仅增加了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易造成患者的呼吸道损伤,而且可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患者感染和出血的风险。而正确掌握吸痰指针和时机,可减少吸痰并发症的发生,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可以选择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双肺湿性啰音时才吸痰。

掌握合理的压力水平,吸痰时,在保证能够顺利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前提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吸引压力,以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肺不张、低氧血症和气管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气管套管的消毒频率在常用的教科书和护理常规中均为 1次/6 h,这种消毒间隔时间并不完全符合患者的身心需要和病情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利霞. ICU气管切开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6):291-292.

[2] 吴琴. 气管切开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调查研究[J]. 科学养生,2021,24(1):229.

[3] 刘伶颖,罗梨芳,苏香花,等. TBL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气管切开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32-3533.

[4] 姚丽群,罗妙玲.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环节优化吸痰方式的实际应用研究[J]. 家有孕宝,2021,3(2):241.

[5] 刁小珍. 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85-86.

[6] 彭莉. 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205-1206.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循证护理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