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现状述评

2021-11-10刘荟琦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育家共育家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学生的心理是动态变化的,无法做到在学校或者在家里完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这更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参与了解帮助学生。心理健康理想的家校共育无论对学生、对家长还是对学校自身都是有益的。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参与与关注形成对学生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亲子关系,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通过此研究帮助家长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良性循环的家庭氛围。通过深入地了解高职高专学校目前家校共育的现状,了解高职学校家校共育的障碍、需求,进一步建立适应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家校共育新模式,丰富高职高专学校家校共育的理论研究。

关键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

一、现状分析

在欧洲、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的国家,都有相应的学术机构专门从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国家或政府会出台法律法规来保障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施。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爱普斯坦(Epstein,J. L.) (2001)提出了交互作用理论,构建了一个富有包容性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合作模型,进一步提出用“合作”替代“参与”,表明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与学校同等重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更是有着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家长的认可。美国、日本等都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展学生、家长和教师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协助发展进步,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慢慢意识到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后,家校共育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关注,家校共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家校共育的力度比较低,共育形式普遍单一,而对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更是学校和家庭容易忽略的。李运林等人提出了高职学校的“家校共育”的概念认为高职院校中家长也要积极投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张培等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的作用已经被低估,甚至被忽视。黄瑜认为,在我国的家校共育方面有较严重的失衡问题,过多的关注在文化课程上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家校合育的联合方面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只停留在反馈问题上,加上高职学生的文化成绩偏低、自我意识强等特殊性,更需要加快推进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发展。陈鹏悦等人在研究中提出高职高专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模式和路径,为高职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大多是普通教育的学生,尤其集中在小学和中学群体中,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满足对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研究。此外,由于文献资料较少,适用于高职学生的研究理论显得“贫瘠”。从研究内容看,大多集中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展开调查,或者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较少涉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上。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的问题不但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

二、研究的重要性

加强对高职高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的研究,有助于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及家长了解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的现状,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便于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本论文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理论视角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四川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进行剖析,进而汇总高职高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有效加强对高职高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育方面的积极探索。

三、共育形式

家校共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学校和家庭采取相互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形式。根据共育中影响作用的方向,家校共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导;以社区为中介。

(一)学校为主导共育形式

1.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开展普及型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家长学校中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讲授有关知识,或由学校的心理教师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2.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利用家长会向本班级家长的指导,使家长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符合孩子特征的教育方式。还可以召开小型家长会,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和指导。

3.家长沙龙活动

家长沙龙活动由心理教师主持,辅导员也会以助理身份参与其中。家长沙龙活动关注家长的教育烦恼,让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心理变化。

4.亲子团体活动

亲子团体活动不仅包括学校组织的父母孩子一起参加的各种活动,还包括亲子团康活动、亲子小组辅导活动。为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5.个别辅导

专兼职心理教师在个别心理辅导中都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和影响,在辅导中会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并对家庭教育和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

(二)家庭为主导共育形式

1.家长志愿者活动

家长志愿者服务进校园。家长通过做志愿者直接参与学校的活动,可以近距离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也可以跟孩子多沟通,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

2.家长讲坛

家长是巨大的教育资源,每一位家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发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能豐富学校教育元素,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基于对当前教育的前瞻性考虑,我们尝试让家长走进学校,为学生开设课程。

(三)以社区为中介共育形式

通过宣传让社区居民了解有关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培养社区居民的心理素质。心理教师和学校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社区自愿者服务队伍。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作为义工参加社区教育,同时给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技能技巧。

作者简介:

刘荟琦(1991—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名:四川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来源: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编号:XLJKJY202112C)

猜你喜欢

教育家共育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颜回之乐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琴童》顾问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