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集体记忆里的情感在纪录片中的建构

2021-11-10赵一帆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纪录片情感

摘要: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共享往事的总和,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记忆进行建构,以此来塑造情感的重要性。同时,纪录片成为呈现集体记忆中情感的重要媒介。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出发,以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多部著名纪录片来分析影像内情感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集体记忆;情感

一.纪录片中以集体记忆为载体的情感表达:

纪录片存在的价值就是它可以提供一个时代的佐证,它往往能反映时代特征,在众多纪录片中,能与观者产生共鸣的影片大多数是观者曾经经历过的事件,这样的集体记忆就塑造了情感的样貌,被拍摄对象通过集体记忆的描述形成了某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由此体现出情感的真实性。纪录片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因为影像能够承载记忆,它与照片不同的是它直面现实的记忆,不规避真实,这样的影像所传递的情感是能够被每一个人所理解的,正是如此,纪录片才有了价值。

(一)记忆的定位:

记忆分为很多种类型,每个人的记忆会因性格各异,生活环境不同而产生区别,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却细密地编织在一起,俨然要了解我们的心里过程,就要以个体为首要分析点,再连接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莫里斯·哈布瓦赫曾在《论集体记忆》谈到“人们可以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这句话也就是说,个体记忆不一定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不一定能走向群体记忆,但群体记忆必然是从个体记忆中呈现出来的。

(二)集体记忆与情感的关系:

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在社会中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是某个时间段内人们产生共有的记忆总合。人们通过回忆、重塑等方法尽可能还原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触及的面不一样,情感表达就会产生差异,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可能是我们对某个事物共有的想象,实际上是集体记忆中重合区间所产生的情感,这一部分会被呈现出来。

其中,集体记忆涉及的是一个群体,群体里面的个体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这里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所以这个群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来满足纪录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我们在做选择时就能加以归类。因此,谈及集体记忆时,不可避免会流露真实情感,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集体记忆塑造了情感的样貌,情感总是基于集体记忆之上才得以表达。

1.不同记忆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个体记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物在表达情感时会对事件进行选择性传达,它具有特殊性与私密性,这也是它与集体区分开的主要因素。个人情感也是相当复杂却又非常细腻的,例如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这是一部关注社会底层,反映社会变遷的影片。导演将摄影机对准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影片通过对工人的真实采访和演员扮演的方式,共同构建出厂区几十年的变迁。导演有意识的塑造人物情感,电影开篇出现的主要人物---何锡坤,当他谈到过往的事情,除了描述420厂之外,更多是在叙述个人经历,包括当时他自身的处境,他对师傅的记忆,都是通过自身经历过,看到过的事实来进行回忆,当他情绪达到高潮时,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这种带有情绪的沉默,不仅抒发了他个人对420厂生活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他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与此有着不同定义的记忆---集体记忆,也有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与途径,它更多的是以能产生共情为目的,在《二十四城记》中,面临城市化的发展,420厂几经波折,从东北工厂转迁至西南,后来再次迁移到新的工业园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虽然人们只从自己的角度讲述故事的碎片记忆,但却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事件,映照着集体经验,集合大家对420厂的情感。集体记忆所表达的情感,更能准确记载一个时代的特征。

2.体现情感的真实性:

创作者在进行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不能违反真实法则,要客观地看待事物,但也要明白影像的真实性不是对客观的完全复印,而情感来源于镜头中的人、事、物,创作者通过视听语言表现被拍摄对象,注重塑造被摄者的情感,同时创作者的情感表达随之融入到创作中,由此体现情感的真实性,最后尽可能的让观者接收情感的传达,寻找自己的情感寄托。

二.纪录片中记忆表达的三个层面:

纪录片不是对过去的完全复印,它还包含了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情感是抽象的,集体记忆需要借助主体与技术才能实现建构,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得以呈现,传递情感表达。在记忆建构中在创作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对记忆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将通过三个层面---创作主体、传播渠道和受众,分析纪录片中情感的表达。

(一)主体情感与记忆表达:

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如何通过影像表达记忆,取决于创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两者与影片的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主体的情感表达与记忆建构最终会呈现在纪录片当中。

如果将题材主题设定为集体记忆,那么创作者会受个人经历、个人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对素材进行目的性的选择。如周浩的《高三》,导演选择了一个公共性话题和公共性记忆,这不仅是导演自己的个人经历,更是全中国青少年几乎必须度过的时期,能够引起更多的共鸣,因此导演将摄影机对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高三毕业班,他的目的非常明确:纪录一段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的高三生活。高考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本,是学生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新起点,更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必经之路,但想要步入高等院校必须通过不懈努力,那种压抑和苦闷的日子又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残酷性。

在纪录片创作中,尽管创作者在尽量减少自己和摄影机的存在感,但是影片中流露出来的被拍摄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呈现在影像上,体现出主体情感的表达。这些主观和客观存在的因素,最终构成了周浩对这部纪录片的定位。

(二)媒介形式与记忆呈现:

广义的媒介是指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的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媒介,[]本文是对纪录片的研究,因此这里的媒介是指承载影像内容的媒体介质。媒介是情感表达和记忆建构的承载方,它们依靠技术使影像中的声音和画面得以呈现出来,不同的媒介呈现出来的影像效果不同,比如早期的旧照片,黑白影像,无声时代影像等。随着电视电影技术的发展,众多影视作品通过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变得多样化,使观众能够更加快捷的获取影像资料。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影视行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第五媒体---手机媒体,它虽具备极强的灵活性,便携性,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但观众通过这一媒介进行观影时,达不到在电影院观看的效果,我们会经常被手机里的信息提示,来电信息等打断观影状态,于是我们对一部影片了解呈现的是碎片化的内容,这也会使相应的情感交融与记忆内容被迫中断,往往得不到创作者预期的效果。

(三)观者情感与记忆接收:

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导演需要考虑到我们拍这部作品是给谁看?谁会愿意主动去看?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哪一部分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也是检验信息质量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体。因此,要完成一部影片的创作,必定少不了观者这个角色。

观者的情感表现要借助于媒介表达,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与思想内容能否得到观者的接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法接收,原因在于观者的记忆里没有相应的记忆点,很难感知纪录片构建的记忆内容,达不到共情的效果。二是观者能接收并且会被影像内容触动,当他们看到过去的画面,人物的对白,观者会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解释呈现在眼前的影像,会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带入到影片情感当中,从而达到共情效果。

另外,观者观影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接收效果,如果观者选择断断续续的看完一部满腹情感色彩纪录片,这容易导致记忆点与点之间的断裂,很难产生记忆共鸣。因此,观者在观影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更好地理解創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集体记忆的情感。

三.纪录片中集体记忆的表现手段:

(一)细节表达与记忆建构:

一部有关集体记忆的纪录片往往会通过各种细节来描绘不同人的经历,通过日常的,琐碎的生活形态呈现出来,从这其中充分表现个体的情感,同时不同时代的印记也会被反映出来,蕴含的深意更加值得令人思考。如果纪录片没有细节,那么它就没有灵魂,正是细节的存在,才使纪录片所建立的叙事结构变得栩栩如生,而对于集体记忆建构来说,细节是突破人物情感表达的重要部分,与之对应的集体记忆就会被唤起。本章将从人物细节的塑造和环境细节两个方面对集体记忆中情感的表达作出分析。

1.人物形象塑造触发记忆:

纪录片中的人物选择具有局限性,因为创作者无法预计事物发展的走向,而且现实中的人物对摄像机持有警惕性的态度,不愿意透露自己生活上的隐私,那么当我们找到潜在的拍摄对象时,要尽量消除被拍摄者的顾虑,说服人物进行拍摄,如何使人物自然地融入到镜头里,必须借助人物细节塑造来体现人物个性。

干超的《红跑道》讲述的是一群练体操的小孩和他们家庭的故事,影片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经典画面是两个小女孩抓在单杠上,双脚悬空,一个不停哭泣,一个咬牙坚持,这样一个长镜头长达3分钟,观众能从中看到很多细节:两个小孩会相互看对方还能坚持多久,从小就树立竞争力;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两个小女孩的表情都变得更加痛苦,狰狞,但她们不肯松手,通过一个镜头就能塑造不同人物的形象,同时体现出少儿体操训练的艰辛与体操体制的残酷性,对于曾经练过体操的人群而言,它们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没有经历过体操训练的观众,也许会勾起自己儿时曾为了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的样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说明通过人物细节形象的塑造感受到不同的情绪,触发不同内容的记忆建构。

2.环境细节强化记忆:

《红跑道》中,导演极力捕捉孩子们家庭生活细节,有几处细节描写处理得非常到位,传达出很强的多义性。譬如,镜头跟随到邓彤小女孩家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光线昏暗且狭窄的厨房,杂物都摆放在两旁,父亲牵着邓彤穿过厨房上二楼,黑压压的楼梯间我们只能能看到电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进入卧室我们看到极其狭窄的空间里简单的摆放了一张床,勉强能睡下一家人。这样的住所环境,直接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为了生存,大人们将自己的意志沉重的压在孩子们瘦弱的肩膀上,邓彤说:我以后要赚大钱,给爸爸妈妈买大房子待。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女孩之口,让人感觉很沉重,很压抑,能勾起观者类似的生活经验或对社会贫富差距、子女教育等问题的过往认知,通过这种形式强化了人们对一部分社会问题的相关记忆的思考。

结语:集体记忆里的情感表达在纪录片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何准确的把控情感的表达成为创作者在创作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创作者不可混淆记忆的概念和过度煽情,在有关集体记忆的纪录片创作中,必须充分融入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将纪录片的情感和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中]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六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3]严晓蓉,媒介.空间.记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建构与审美研究(1988-2012)[D],浙江大学,2014年。

作者简介:

赵一帆(1998—)女,土家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学校: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纪录片情感
Rough Cut
情感
等待
超级蚁穴
台上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