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2021-11-10黄婷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贫困的观点,深入研究其反贫困理论的形成,形成与发展的逻辑,从初步探索到逐渐明晰,最后走向成熟,贫困理论的观点以及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中国化,中国精准扶贫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实践和发展创新。中国精准扶贫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精准施策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创新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精准扶贫

一、引言

2021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脱贫措施为世界各国治理贫困提供了借鉴和模范。中国的精准扶贫策略正是运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并从实践出发将其中国化的成果。本文将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贫困的理论以及其内涵与核心,并探究中国精准扶贫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实践与创新,更好地促进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中国化以及探究贫困治理的有效措施。

二、马克思关于反贫困理论的形成

(一)理论渊源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掀起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浪潮,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等人最早描述和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等阶层人民的贫困问题,并谴责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与黑暗。托马斯·莫尔,傅里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表达了消除贫困的理想和期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經济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解剖。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谴责和批判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发展道路。但是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上,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诞生的。

除空想社会主义之外,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从其他学派和学者的理论中吸取经验。马尔萨斯提出抑制人口增长的理论,他认为正是穷人的超生导致了贫困,所以他强烈反对救济法,并认为应由自然抑制来摆脱贫困。亚当·斯密,李嘉图,魁奈和西斯蒙第等人分别从财富的总体不足,财富的分配不公,工资理论与人口,地租和利润以及分配角度探究贫困存在的根源。

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产生深刻影响的还有黑格尔。他提出以下观点:消除贫困的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获得的捐助,二是统治阶层直接为贫困阶层提供维持物质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三是以劳动为中介而不是统治阶级来分配生活资料。

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理论发展的不完全性和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以上学派和学者无法将贫困问题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进行深刻的挖掘。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具有时代发展的光辉,马克思对贫困的历史、经济和制度根源的深入研究是以以上学派的思想为基础,他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继承,提出了自己的反贫困理论。

(二)时代背景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西方正经历工业革命的浪潮,马克思所在的德国也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卷入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工业革命改变了原始的生产方式,使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极大提升。工人让渡自身拥有的唯一商品——劳动力以获得生活资料,为社会创造资本主义所需要的的物质财富,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且在政治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享受应有的平等的权力。随着工人阶级受到的压迫日益强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矛盾逐渐积累直至法英等国相继爆发起义,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的剥削带来的贫困,工人阶级相互联合,发出了自身利益的诉求。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和不可摆脱的贫困。

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逻辑

(一)初步探索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时期,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苦群众的悲惨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激发了他想要为劳苦群众作斗争的意识。他最关心的莱茵地区和摩泽尔地区的贫困问题,他公开为德国贫苦农民的物质利益进行维护,辩护其合理性和合法性。马克思试图通过发表意见来消除无产者贫困,从中也能看出他捍卫贫苦群众物质利益的坚定立场。马克思通过对贫困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人们的经济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并因此更深层次揭露国家和社会的弊端。由此,从原来的关注精神世界,马克思转而关注物质生活领域,其有关反贫困的理论也在逐渐形成,初具雏形。

(二)逐渐明晰

在巴黎时期,受法国工人运动的吸引,马克思逐渐与各工人团体领导人建立联系,反贫困理论在实践斗争中越发明晰。这一时期,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难以消除的贫困的实质进行揭示:随着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增长,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和政治地位却在而日趋恶化,他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为了获得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而其通过劳动获得的劳动成果在分配时还要受到资本家的剥削,正是因为资本主义下不可化解的矛盾,工人阶级才难以摆脱这不可抗拒的贫困。马克思并不认同卢格所提出的“政治理智产生贫困问题”,相反,他主张通过社会革命,而不是政治革命,来推翻旧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走向成熟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成熟的标志来自《资本论》,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造成的无法消除的贫困。他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真理性观点,并揭露了资本家剥削财富的来源——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贫富两级分化,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严重。马克思提出,无法消除的贫困和不平等是由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带来的,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这也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陷入循环累积当中。

四、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观点

(一)无产阶级贫困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正如笔者上文所述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莱茵报》时期的初步探索到《资本论》时期的走向成熟,马克思的反贫困观点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逐渐细化完整化,他从最初的关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贫困和阶级的不平等现象到重点关注社会制度,对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进行发掘,资本主义制度下固化的生产关系和劳动成果分配中的劳动关系使劳动者陷入越劳动越贫困的境地。

马克思揭示了私有制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源,揭示了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想要摆脱贫困,只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摧毁贫困的根源,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摆脱贫困。

(二)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贫困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后,马克思结合自身阶级立场和时代背景,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批判继承,首次提出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只能出售劳动能力这一种商品,由于劳动者不能拥有任何形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劳动者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相对贫困则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之上的,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扩大,资本家剥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工人越来越陷于相对贫困中。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仍然要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仍然被资本家剥削,所以始终处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状态。

(三)以人为本的立场

马克思以消除贫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探索减贫的现实路径。从上文所述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始终以劳苦的群众为为主体,维护受迫害的贫困群众在物质经济上的现实利益。他亲自观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工作条件,发现工人阶级没有自主权,始终处于被资产阶级压迫,压榨和剥削的地位。此后马克思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并明确提出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紧紧围绕着劳苦群众展开的,彰显出其“以人为本”的高尚精神。

(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马克思指出要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问题,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这是消灭贫困的前提条件,实现前提条件后,消除贫困的最终手段还要依靠解放、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解放和进一步发展能有效激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劳动者所能获得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能够满足劳动者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精神需要。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够满足无产阶级的生产生活需要,从而达到消除贫困,实现平等的目的。

五、中国精准扶贫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实践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制度是维持一个国家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国家能否摆脱贫困至关重要。正如笔者上文所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贫困是无法消除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制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化解矛盾,消除贫困。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群众力量和制度优势而全面开展的脱贫攻坚战。

自开展脱贫工作以来,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凝聚全国上下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政府统一领导脱贫工作展开,对脱贫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使脱贫工作系统性地展开,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各个主体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好自身职责,从而形成脱贫合力,使贫困群众的收入大幅度提升,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二)以人为本的立场

中国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思想,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使得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00多万,到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走访贫困家庭了解贫困状况并分析致贫原因。在找到原因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找到适合解决贫困问题的科学方法。为了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央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专项措施和政策,使精准扶贫的制度体系更加完整。为脱贫提供制度保障,使贫困地区的教育,健康,医疗,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足和缺陷得到弥补,解决好突出问题。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多种方式来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加快脱贫攻坚治理。为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建立起系统的扶贫体系,通过产业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这四个方面的精准施策来增加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

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精准扶贫中,通过创新进行扶贫开发和建设,针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现状,运用科学的手段取长补短,发挥好地区优势,弥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只有凝聚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六、中国精准扶贫对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创新

中国在实践和运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时,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状况,实现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动力支持。

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在于精准,这也是扶贫工作的精髓。精准扶贫是一套系统的脱贫体系,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国家精准找到应当受到救助的贫困对象,把扶贫资金,措施精准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找到不同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实施针对性的脱贫方案,达到精准脱贫,而不再是单纯依靠资金投入实现暂时性脱贫,使精准脱贫更加有效,具有长效的生命力。在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中,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长效机制,使每一个贫困地区,贫困户都能获得长效的脱贫内生动力,防止返贫。

中国的精准扶贫是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查好贫困状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精准施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实现更高的价值,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七、结语

马克思关于贫困的理论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渐明确和走向成熟。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精准扶贫是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实践与创新,具有中国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宁甜甜;吴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特质及展望[J].理论建设,2021,v.37;No.192,88-94.

[2]龚明星.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西部学刊,2021,No.135,33-35.

[3]劉安琪;吴瑞.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化的反贫困道路及其当代价值[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v.32;No.504,219-221.

作者简介:

黄婷(2000.01—)女,江西赣州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