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服务与“精准扶贫”

2021-11-10董明辉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锡伯族文化馆精准扶贫

董明辉

摘要:新的阶段,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关键期,如何做到文化上的真脱贫,实现伟大的目标,作为群众文化的服务机构,需要重新理清思路,重新定位自己,在文化方面脱贫致富,精准增贫上想点子,为文化脱贫做出自己的贡献,保障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达到如期的目标,就这个问题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服务 精准扶贫

一、服务重新定位,理念需要转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兴起,群众对于文化的需要出现了转型,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怎样来满足群众的需求呢,首要工作就是确定所帮扶的对象真正“贫困”的原因,找到致困的原因,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上门服务,送文化到家,让头脑中真正的贫去掉,因为文化的贫是不是物质的贫,精神世界不丰富,物质世界也丰富不了,精神之困解决不了,物质更难满足。

做好群众的文化扶贫工作绝对不是给群众提供一点点文艺作品,不是光满足群众表层次文化的需求,更主要是提高思想意识,转变观念是关键。首先,将党的政策转化为文艺作品,将新时期涌现的新人新事搬上舞台,宣传,影响,引导转变更重要。

二,摸准“贫”因,找准“扶”点。

治病需要找穴位,找到真正的“贫”才能治贫。东港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属于县级市,境内有多个满、朝鲜,锡伯等少数民族乡镇,因为地域关系,乡镇之间的差异很大,境内有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有获得国家小村镇建设明星镇称号的前阳镇,也有年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落后乡镇。面对这种情况,在整合文化、宣传、党建、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施文化发展规划,以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示范站点为目标,实现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布局,对症下药,起步高的实施再提高,设施基础差的夯实基础,这种采取一镇一法的方式来精准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东港市下辖的龙王庙镇,是个锡伯族的乡镇,全镇共有锡伯族人口五千余人,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几年前,文化馆帮助该镇开展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挖掘活动,派出专人上门,先后整理了锡伯族民谣、锡伯族西迁节歌曲、民俗传统等资料,把锡伯族秧歌,摸黑节和西迁节列为非遗项目,同时又把锡伯族传统创编成剧目《灯官舞》,搬上舞台演出,受到群众的好评,并多次在各种演出中展演,获得多次奖励,成为丹东市市级非遗项目。现如今,该镇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市文化馆的帮助下,开展的有声有色,对于增强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服务强调精品,“扶贫”需要到位

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东港市文化馆从增强内功开始,依据社会需求,增设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来满足群众需求。创作上能自编自演,辅导上能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舞台剧目,还是小戏小品,艺术培训,都有专业的人才。近年来,文化馆又以打造文化精品为目标,实行有目标地解决弱势群体的“文化之贫”。例如,为了解决全市中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成立了老年大学,而老年大学开设的专业又以老年人喜欢的歌曲演唱,舞蹈,绘画为主,特别是绘画和书法,受到老年人的喜爱,每个休息日,人员都爆满。文化馆及时调整时间,因为这些老人更多是休息日来馆里活动。如美术国画班,每个班的人数都超过了五十人,文化馆安排专门的老师周日授课。绘画班分为国画班,工笔画班,农民画班等多个班型,如今五个绘画班班爆满,学员的作品多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展览。书法班也是这样,场场饱满。因此,打造精品工程,就是在某个方面做大做精,做出精品来,把最好的产品提供给群众。

打造精品工程,要符合市情。成立于2012年的東港市合唱团,吸收全市各个行业的歌咏爱好者,如队员达到一百人,闲时练,用时唱,每逢重大节庆,合唱团都要参加各类演出。合唱团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种品牌,把歌声唱到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获得2015年全国“群文杯”合唱总决赛冠军,合唱团对于传递正能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扶贫”有招法,“准”字做文章

东港市下辖十七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广场,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有的社区舞蹈队人员松散,队伍不整,不能开展正常的活动。文化馆派人上门登记,跟社区合作,辅导,讲课,培养文艺专干,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如今,下辖的所有社区都有自己的舞蹈队,同时,跟社区内的企业联姻,采取冠名赞助的形式进行帮扶,如今,社区的舞蹈队伍都初具规模。文化馆每年都要举办全市社区舞蹈比赛,表彰骨干,通过扶一扶,送一程的方法,帮助社区建立舞蹈队,对于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摸准实情,“扶”有章法。

2020年春天的疫情期间,尽管闭馆,不能开展线下活动,线上培训却如火如荼地展开。真正达到群众满意,扶贫有法,“准”字做文章,才是文化馆发展的正道。

五、“扶”不是目的,“种”才是根本

贫血要造血,不能靠输血。满足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是“种”文化。种,就需要摸准穴位,找准病因。每一年,文化馆都要派出专人,来到现场,下乡调研,了解群众需求什么,有什么变化,每年年初的文化站长例会,都要有一个议程,就是你需求什么,需要文化馆来做什么。因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有差异的,首先,城乡的差别,即使是城市,不同阶层的人对于文化也是有不同需求的,依据需要,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列出清单,采取销账的方式来满足需要。

东港市下辖的长安镇,是一个十分偏僻的乡镇。全镇三万人口散落四沟十八岔,开展文化活动不能集中,培训也十分困难,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针对这种情况,三年前,东港市文化馆就在这个乡镇开展试点,开展培养乡村文化志愿者工程,具体做法就是从每个村屯挑选文化志愿者进行培训,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到乡镇,进行集中式培训或者是到村里文化室集中培训。同时,针对每个村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培训的内容不尽相同。例如,群众需要秧歌舞,就特意培训此类舞蹈,年轻人想跳广场舞,就培训广场舞。镇里每年都要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文艺能人实行奖励。培养乡村文艺能人,让农村的文艺能人在乡村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点带面,能人志愿者带动活动开展,让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深受农民的欢迎。种出文化能人,这是扶的有法,这样才能有效果。

结语:解困帮扶,精准扶贫想招法,让群众尽力享受文化产品的魅力,做群众文化的引路人,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追求。

猜你喜欢

锡伯族文化馆精准扶贫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锡伯族西迁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
清初锡伯族的文化更迁对其民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