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书共情

2021-11-10朱潇灵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情文章教师

朱潇灵

摘要:作为心理概念被人们所熟知的“共情”心理,是一种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的身心状态,在日常生活的与人相处中得到广泛推崇和应用,其对语文学科的学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情心理;与书共情

共情又称同理心、同感等,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共情”也被称为“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我们平时说一个人通情达理就表示这个人能很好的体会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对其理解,体会对方的世界指自己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位置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而对其理解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自己感受到的对方感受,做出自己的反应。与书共情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除了知人论世站在读者的经历背景理解文本,还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书本内容的情感联系,只有拥有了相似的心灵感悟,才能有耐心与思考的阅读书籍,品尝个中滋味,并延伸到自己的世界,结合自身的知识经历生发出新的理解与感悟,才会延伸、丰富文学作品价值,并生成自己的“活知识”。

《文心》第十三章触发中乐华父亲在写给乐华的信中说道“勿只把文字当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①旨在教导乐华读书作文之道。诚然,如果只把一本书当作一本纯文字阅读,阅读时像认字那样不加思考地一个一个的读过去,那么读完一本书后就会像猪八戒偷吃人参果一样,还没来得及尝得其中滋味就没有了,读过的书也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共同促成的,作家完成作品写作后,也就完成了本人对作品价值的赋予,而更多其他的价值则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发现和完善。“阅读是读者从写的或印的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或情感信息的过程。”文学作品价值的发现过程,也是文本阅读的过程,是读者穿透文本上语言符号的中介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由此我想读一本书需要用心用情,不仅要新得,更贵在有心得,即与书共情。

与书共情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思考、领悟”能力要求学生养成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要求学生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这启示当代的语文教师应对只教与考试挂钩的固定死板单一的字词句分析、答题模版套路、实词虚词等教学模式做出改变。知识性教学固然不可少,但一味的实行这种教学难免会忽视教育者主体感情的丰富性及成长的复杂性,造成老师学生皆疲惫,老师硬着头皮教,学生强绷着神经学的消极现象。强调学生与课本、书本的情感交流比生硬的字词句分析更加能够调动学习兴趣与热情。当然,语文教学中思想情感层面与字词知识的考试分数占比的差异成为了教师面临教学内容的选择时面对的重要矛盾,但凝聚老祖宗教育智慧的《学记》早就为我们给出了一颗定心丸。《学记》中说道:“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③也就是说不在五官、五色、五官、五服之列的鼓、水、学、师对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同理对学生感情的培养也是如此,虽然不在应试考察的范围之内,但对学习考试甚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身心发展乃至成人成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说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引起每个人的共鸣,也无法和每个学生共鸣。这个疑问显然是模糊了共鸣的含义,也忽略了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复杂性与生命体验的丰富性。教师是培养而不是改变,共鸣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单一性文本情感解读产生统一的感受。如通过《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这一情节的反复解读欲使每一位学生产生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恩,很多学生可能会在心底产生疑问:父亲本来就该对儿子好不是吗?父亲本来就该关心孩子不是吗?随即对本篇文章也就停在了对父爱的肤浅理解与自身的疑问中。与文共情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与讲解,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朱自清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摩擦,学生才能易于体会到那次在铁轨上站台的描写,得出这是表达“无私的父爱”的主旨的结论。接着可以引入群文阅读的方式,将《〈背影〉背后的故事》、《〈背影〉里的“背影”解读》、《〈背影〉何以成为经典?》等几篇文章中摘录的有关朱自清父子关系的矛盾的文字资料一并分发给学生阅读,并提出“爱,其实也需要理由”的观点引导促使学生多维度阅读思考,调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自己的真实经验,达到与书共情。在《大教学论》中有这样一段重要论述:

如果安排得当,学业本身就有充分的吸引力,能通过内在的快乐吸引所有(畸形者除外)学生。如果情况不是如此,那么错误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并且,如果我们的技巧无法在理解力中留下印象,那我们的责打也不会有效。实际上,采用任何强制手段,更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学业产生一种厌恶而不是种热爱。 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技巧和同情方法,将对学习的爱好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中,其他任何做法都只会将他们的懒散转变为反感,将他们的兴致缺失转变为愚蠢透顶。

这段话也进一步论证了教师教育技巧与对学生引导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是多方面的,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是一张空无字迹色彩的白纸,也不是等待灌输的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对事物积极主动的感知与思考,不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给予,所以教师需要多一点的耐心与指导帮助他们与读者对话,引发共鸣,与书共情。

与书共情对文章写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作是作为一个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写文章并不是多遥不可及的高大上项目,也不是民众无法触碰的名家名人专利,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在《语文教育论集》所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与书共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这一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多的去观察,去感受,与世间万物交流,感悟与收集经历趣事,将是一笔珍贵的写作财富。写作讲究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用于表达灵感而用语言汇成的文章也来源生活,所以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多想多思多悟,便不愁没有话可说,没有文章可写。

学习的本质是模仿,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大作家、大文学家,而是在自身的生活中认真观察,在学习上努力模仿,教师想要学生写好文章,除了耐心的教导外,也可以将范文例文分发下去,引导学生试着模仿,正如作家史蒂文森曾说,除学写作的人,大都本能地模仿自己最钦佩的作品,并以令人惊讶的變化能力将它转化为千变万化的文字。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只有经年累月的训练,才能具有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用这些文字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但是参考要有路径,思考要有方法,这不单是知识方面的事,而且是习惯方面的事。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时也需要模仿对象的辨析选择,才能养成好习惯,写出带有个人风格的好文章。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心理共情需要人们适当运用,适当运用自己的善良,为自己留一隅天地不受伤害,但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于与书本共情能力的不断发掘和开阔是一生需要探索的话题,随着共情能力的不断增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或欣喜则逐渐加深,享受完痛苦欣喜的思想盛宴后,得到的是精神升华。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M].三联书店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高事良译注[M].学记三联书店出版社.2018.

[4]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共情文章教师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