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歌舞”初体验:一则平凡少年的成长寓言

2021-11-10姜冰浩月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

姜冰浩月

摘要:由张一白、韩琰执导,里则林编剧,彭昱畅、许恩怡等主演的青春歌舞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打造了中国本土首个青春歌舞片IP。少年活泼热情、朝气蓬勃,青春题材的加入适合歌舞题材的完满释放与发挥,“青春+歌舞”的首次尝试,为观众书写了一则平凡少年的成长寓言。

关键词:青春歌舞电影;视听语言;边缘性

一、从“风犬”到“燃野”,变的是故事,不变的是青春

1.角色设置:“少年的天空”下平凡少年的成长录

虽然两部影片的主角都叫“狗哥”(彭昱畅 饰),但燃野中老狗并没有将风犬作为人物的前传而完全沿用旧的人物背景。只将其在风犬高考失利的背景作为来到海口复读的前因,但家庭背景做了较大调整。所以与其说《风犬》和《燃野》是姊妹篇,不如说是创作者力图构建一个“少年的天空”的宇宙——在同一片天空下,有很多“老狗”一般的少年欢脱、肆意地成长着。

此外,在《风犬》中狗哥是所有角色中的核心,真正的主角只有狗哥一个,而《燃野》中为一男一女双主角,即狗哥与小黄。这一对角色cp的设置就像移画印花法一般的对应关系,一个咸鱼少女,一个杂草少年,都被别人看不起、都有着家庭缺失的问题、都有一种坚强的野草般的韧劲,如“世界上另一个我”一般的存在,彼此更加能相互理解,所以两人产生朦胧的感情绝非偶然,为感情线的设置增加了合理性。

《燃野》聚焦普通少年的成长之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唤起观众更多的共鸣。被老师评价为“矮个子、长得黑”的小黄、学渣复读生狗哥……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力,普通少年也能拥有不凡青春。

2.城市空间语境下的青春观看语法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整体视觉形象出现在电影作品中时,便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的文化历史与人文性格超越了单一的“城市风貌“形态展现,而具备了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意义。人文地理景观可以被当作美学来审视,于是电影中的城市成了人物内在世界中被物化的美学视觉,观者可以通过这一外在形象来把握人物的生命情态与导演的艺术审美,它所形构的时一种电影文化,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美学观。

《风犬》的故事发生在重庆,山城地势起伏而富有层次,新老城区并置,易于影片开展自己独特的青春叙事。老城区里几个家庭过着充满烟火气的街坊生活,老狗和一群死党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共同成长着。

而《燃野》中老狗则来到了海口。这样一个拥有广阔的大海、炽热的阳光、沙滩、椰树、篝火、摩天轮,还有说来就来的大雨的热情城市,到处弥漫着热情和自由的空气,自然地为歌舞提供充盈的氛围,作为一群中二少年成长的土壤,痛快地表达着“快乐”的主题。

二、视听语言:打造青春专属的梦幻童话

1.旋转镜头:镜头叙事的浪漫华尔兹

作为歌舞片,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大量运动镜头,以展现流畅的肢体动作,与舞姿相结合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旋转镜头除了在展现舞蹈的部分多次出现,旋转镜头更多地在叙事中承担着营造氛围的角色。狗哥撑起校服为小黄挡雨,镜头以两人为中心旋转,空无一人的马路、倾盆而下的大雨、校服下露出害羞表情的少年少女在镜头旋转中呈现,在旋转中渲染浪漫的氛围;狗哥和小黄坐在摩天轮的架子上,镜头从两人正面旋转到背面的过程中天色变暗,城市街道陆续被灯光点亮,青春的朦胧情愫随着镜头的旋转给人浪漫唯美的感觉,华尔兹般的旋转镜头在影片中的运用体现着梦境般的梦幻与华丽。

2.色彩:彩虹般绚烂的成长寓言

影片还将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运用色彩书写彩虹般绚烂的成长寓言。

在角色服装方面,运用体现青春的张扬与活力。除了校服,小黄的衣服以亮色为主,表现她的活泼、热情、自信和乐观的性格,奠定全片的快乐基调;女生们在教室里给男生们补习时出现歌舞场面,教室变成舞台,出现多种颜色的舞台灯光,课堂演示的容器喷出的水也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彩虹,体现快乐的氛围,以及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劲头;影片最后集体舞的场面运用彩烟作为舞蹈部分的高潮,表现不服输的青春宣言。

此外,影片中小黄有关小时候没有母亲的回忆是黑白的,当父亲告诉她母亲是电视里的sammi后,黑白世界唯一的色彩就是被小黄当作母亲的sammi的海报。“母亲”的存在成为她世界中唯一的光,但這也使她在长大后得知真相后受到打击,决定再也不跳舞。

三、现实与幻想交织的乌托邦和青年亚文化的边缘性书写

该片立足于现实性的表达,即主人公并非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结局也并非完成逆袭、获得成功,表现咸鱼少女和杂草少年的现实成长困境。面对原生家庭的缺位、校园生态的失序等等,展现青春期特有的伤痕与困惑——成长,如何与不优秀的自己相处;和解,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都在影片中以青春的名义实现青年的亚文化抵抗。

影片也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乌托邦。高考和复读作为文化后景被无限淡化,没有升学的压力和过多的束缚,得以自由地追求一种纯粹的快乐;同时,利用虚拟影像技术拓展想象的边界。在梦幻的摩天轮上聊天、俯瞰城市夜景,在天台上跳舞时栏杆消失,天台随着小黄和狗哥的移动变成即时拓展边界的舞台等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满足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想象力消费“需求,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四、“青春+歌舞“初体验:类型融合与影片文本缺陷

1.叙事与歌舞的简单缝合

歌舞片要求歌舞与故事发展、人物内心情感深度连结。然而影片中大多数歌舞场景有与叙事割裂的感觉,舞蹈多为展示的性质,歌舞部分没有发挥叙事的作用,只是单纯的配合背景音乐展示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如雨中阳光中学舞蹈队的跳舞是不怕偏见,勇敢做自己的宣言,像是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却不作为电影的叙事情节,没能代替常规的台词和表演进行更有感染力的叙事,呈现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同时推进情节,只是将叙事与歌舞的元素进行简单缝合。歌舞固然重要,但是其表达情感、推动叙事的作用才是第一要义,不能本末倒置。

2.影片文本硬伤明显

歌舞的出彩也要建立在文本的合理情节上,歌曲歌舞的优劣不能代替文本成为体现歌舞片水准的核心。影片有大量情节不真实,引来许多吐槽,观众难以共情。卖咸鱼的父亲开的是豪华跑车,家里看的居然还是黑白的老式电视机;在通信发达的今天,明星的个人信息可以很轻易地被搜索到,已经18岁的女主角竟然一直相信父亲编造的母亲是明星的谎言。

同时,人物的转变过快,没有足够的前因和动机。例如一直嫌弃小黄身上的咸鱼味,处处排挤和奚落她的舞蹈队成员们,只因雨中的一支舞就转变了对小黄的态度,甚至帮助她组建舞蹈队。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舌尖上”的百家情
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从小说影视化浅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对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