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红色中华》研究综述及展望

2021-11-10马硕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未来展望

摘要:作为党报指导的典范,《红色中华》为中共局部执政做出重要贡献,至今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学术界对《红色中华》的史料整理及学术研究方面出现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尤其表现在近三年,相关研究出现井喷式增长。本文旨在综述近三年《红色中华》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展望其研究前景,以便于学界对《红色中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红色中华》;研究状况;未来展望

《红色中华》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的瑞金,后于1937年1月29号停刊。作为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个党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了解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建立和苏维埃政权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料。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红色中华>全编(整理版)》的出现,学术界对《红色中华》的研究更加火热,从不同角度研究《红色中华》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本文旨在对近三年有关《红色中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展望。

一、有关《红色中华》的整体性研究状况

在进入本世纪以来,在之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学术界对《红色中华》的研究有所突破,相继出现相应的索引、部分通史性著作和众多方面的研究论文,丰富了学界对《红色中华》的了解,使《红色中华》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在之前完备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学界对《红色中华》的研究逐渐深入,理论性不断增加。2017年贾翠玲在《<红色中华>研究现状分析》[ 贾翠玲,吴蓉,宋媛媛.《红色中华》研究现状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05):92-97.]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法梳理了建国以来所有学界有关《红色中华》的文献成果,总结研究中的不足,为学界继续深化《红色中华》的研究提供总结和指引。近三年来,随着《红色中华》全编的出世,学界对该报刊的研究开始逐步踏入高潮期。

孙萍等人作品中主要揭示了从《红色中华》发展到《新中华报》的基本史实。叶双在其作品中从新闻传播专业的视角出发着重通过分析了《红色中华》的办报理念和活动探索其对无产阶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总结了其对中国无产阶级党报建设提供的贡献和不足及对现代党报建设的启示。杨骁在其研究成果其作品中通过《红色中华》传播的三大内容出发,从阶级话语、民族话语、宣传话语三方面总结该报是如何进行政治宣传的,并分析其不足和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黄艳林等在其作品中以部分典型苏区报刊如《红色中华》等为线索,着重分析中央苏区报刊“以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为办刊宗旨;坚持群众本位的办刊理念;追求朴素而真实的文风;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的特点并指出当时历史背景对苏区报刊建设的重要作用。朝东编辑的其作品中介绍了该报纸最后一任主编瞿秋白和该报的历史渊源,而沿此方面,孙凯在其作品中对红色中华社的诞生及其名称的综述,并总结了红色中华社社长瞿秋白和红色中华社与《红色中华》两方面的研究综述。邱明其作品中展示了毛泽东的新闻实践对《红色中华》报创立和发展的重大贡献。刘慧芳其作品以该报诞生的背景为依据分析其创刊依据和主旨,对了解其发展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就文本而言,魏烈刚的文献成果对《红色中华》《新中华报》的基本情况稍作介绍。宋伟杰在其作品中提及到《红色中华》中暗含红军长征的信号。

二、有关《红色中华》的具体内容研究状况

(一)對报刊中有关苏区社会报道的研究

1.苏区动员宣传

李景山其作品重点研究《红色中华》中舆论宣传的内容。杨帆在其作品中以革命话语构建为主题,通过梳理报刊中关于革命话语构建的内容分析出运用优势地位进行生成传播、利用话语权力引导群众、强化意识构建话语、注重亲民性以加强互动的革命话语构建路径。刘慧芳在其作品中虽也是分析报刊中抗战动员的内容和策略,但还大篇幅地关注了内容刺激和民众反应的这一相对应的关系,进而展示报刊思想宣传的特点和积极影响。李佳佳在其作品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科教文卫各方面“典型导报”的内容及教育引导和精神构建的话语意义。

除了整体论述舆论宣传这一综合的主题外,还有很多的研究侧重于更细致的主题分析。高北辰在其作品中从“常识”宣传这一更小的层面切入进行分析。罗奇清等在其作品中对报刊宣传列宁主义的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突出其多元的传播方式,总结其促进马克思主义、民众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李凤凤的其作品中则体现的是《红色中华》中法制内容的设置和影响。韩伟其作品中分析苏区出版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方针、机构、图书报刊出版,其中报刊出版部分涉及《红色中华》。

2.苏区经济建设

杨媛媛的成果其作品梳理《红色中华》中中华苏维埃时期审计机构的演变、工作的开展,总结当时历史时期国家审计的特点。赵梓彤其作品中分析报刊中有关农业生产动员和财政动员的表现,分析对农业、工商业、财政动员和党群工作的作用并得出一定启示。从苏区经济建设的部分内容出发,曹春荣其作品结合《红色中华》有关报道内容介绍节省运动的背景、内容、成效,对较全面了解节省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3.苏区廉政建设

王鹏程其作品中梳理了该报曝光腐败的三种现象。田骄在其作品中不仅梳理了报道的内容,还总结其特征。张帆在其作品中进而补充了进行批评报道的特点。张树焕其作品中把苏区廉政建设研究上升为路径建构的高度,更多强调所带来的启示。肖扬伟的其作品侧重报刊中舆论监督内容和特点的总结。邓幸俊其作品将舆论监督的主题限定到苏区党政权力范围内,分析报刊中苏区党政权力舆论监督的内容和特点。

4.苏区文艺建设

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也有一定成果。张敬娇的其作品中提到《红色中华》副刊的内容。李洪华等的其作品重在强调《红色中华》中不同形式的文艺内容对苏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孙新其作品将将重心放到《红色中华》副刊《赤焰》上,分析《赤焰》对苏区文艺建设的意义作用。于峰的其作品中总结了《红色中华》中与音乐有关的内容。

学术界对《红色中华》内容的其他方面也有所研究。文芳其作品研究《红色中华》报刊中移风易俗的相关报道内容,关注苏区社会建设。而何耀宏其作品侧重报纸中苏区武装斗争内容的研究。

(二)对报刊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报道的研究

王员在其作品中从《红色中华》为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舆论阵地、丰富其客体内容、拓宽其实现途径、推进的主要成效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展现《红色中华》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的贡献,真正做到了该报刊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合研究。

(三)对报刊中有关活动纪念报道的研究

吴强的其作品梳理《红色中华》和《斗争》两份当时苏区重要刊物的有关纪念活动的报道,分析了当时党中央重视纪念活动的必要性,全方面分析纪念活动的类型、主体、内容、意义。除了从整体分析当时纪念活动的成果,还包含了《红色中华》和具体纪念活动的相关成果。郑学富其作品中利用当时历史时期的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相关报道,梳理其中有关与“建军节”有关历史史实,重点分析了“八一建军节”的形成过程及庆祝过程。但当中并未涉及到进行相关报道的作用意义。

(四)对报刊中有关台湾及国际地区报道的研究

《红色中华》中涉及不少对国内国际一些地区的报道,学界也存在一定研究。其中对国内地区的研究有陈小冲其作品,其中運用当时机关报《红色中华》展现中共与台湾地区关系的发展。另外还涉及到对国际地区宣传报道的研究。李萌萌在其作品中涵盖了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共和国江西时期、苏维埃共和国陕北时期三个阶段的涉苏宣传,以当时各大重要报刊为线索,其中在苏维埃共和国江西时期对苏联宣传中以《红色中华》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时期涉苏的原因、特点、影响。而刘威在其作品中重点分析中共对苏联进行宣传的原因,不仅指出当时时期宣传苏联对中共自身政权建设的必要性,还指出对苏联进行过度宣传的外在国际因素,对中共政权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对报刊中有关体育报道的研究

季山钧在其作品中从新闻传播学方向,侧重于文本研究分析了有关《红色中华》体育方面导报所宣传的内容、影响,总结报刊中有关体育报道的宣传工作规律,对体育宣传工作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余平的其作品从党史方向研究《红色中华》中体育报道内容,分析报道带有重大政治寓意的特点,总结对当时苏区体育事业发展和促进革命的重大意义。

(六)对报刊中有关特定人或人群报道的研究

对报刊中报道的特定人或人群的研究也有一定成果。曹春荣的其作品中梳理了报刊中与毛泽东相关的事件报道,对当中毛泽东的形象进行总结。

从对女性报道的角度来看,周雨昕在其作品中以女性观为题,运用报刊与女性的相关报道分析出其中提升政治权利、倡导婚姻自主等女性观的内涵,探讨了妇女解放思想发展、苏区法律体系构建、革命事业的需要对催生女性观形成的必要性,展现了报刊中女性观构建正面女性、促进妇女宣传工作的作用。而谢园园在其作品中以妇女动员为题,分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必要性,梳理《红色中华》中妇女关注经济政治、文化、革命各个方面的内容及宣传方法、途径,总结了报刊中对女性动员的积极作用和理想现实存在差距、不能改变传统两性格局关系的局限。除了报道内容方面,许徐的其作品从文艺理论的角度出发,其中涉及到运用《红色中华》的“工农新女性”宣传画来展现女性的解放思想。

从对少数民族的报道来看,王有军其作品中利用当时历史时期陕甘宁边区四份报刊来展现中共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其中涉及《红色中华》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

三、有关《红色中华》的地位作用研究状况

《红色中华》作为十年内战时期党的重要的机关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党报的地位作用研究也不在少数。陆高峰在其作品中展现了长征时期中共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对组织动员、运行的作用,为实现长征的顺利转移奠定基础,其中《红色中华》为当中报刊的重要内容。李月华其作品中分析了中央苏区出版业的发展对苏区建设和思想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代出版发展带来启示,其中《红色中华》作为重要部分见证苏区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张玉象在其作品中以《红色中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报对塑造中共公信力的文本内容,体现该报对当时打造中共形象的具有重大作用,并对当代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一定启示。另外,刘禀诚其作品中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以《〈红色中华〉全编(整理本)》为对象,论述了整理红色文献的基本素养。

四、《红色中华》未来展望

从近三年学术界对《红色中华》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红色中华》全编整理本的出现促进了众多学者对该报刊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骤然激增,具体研究方向体现在从新闻传播学、中共党史研究、专业史研究等方面,因此展现出学术界对《红色中华》研究角度的不断扩展。但相应也出现了研究对象重复、研究深度浅薄的问题,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在《红色中华》报导相关国际形势,宣传当时中国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对苏关系,需要进一步通过当时的机关报进行有力考察;另外借助当时的友好关系加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在《红色中华》中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宣传,报道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展现当时中共与国民党之间各方面之间的博弈,关注研究双方的关系演变等方面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内容。此外,在《红色中华》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模范报道”,譬如《扩大红军的模范》《一个英勇的赤色女战士》《节省经济的模范者》《三个模范女性》《李绘宣女同志四天扩大红军一百余》等,包含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属于中共党报典型报道的初步实践,也是可较为深入研究的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贾翠玲著.《<红色中华>索引1931-1937》[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09):3.

[2]贾翠玲,吴蓉,宋媛媛.《红色中华》研究现状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05):92-97.

[3]扩大红军的模范[N].红色中华,1933-3-6(4).

[4]一个英勇的赤色女战士[N].红色中华,1933-3-30(5).

[5]节省经济的模范者[N].红色中华,1933-5-5(6).

[6]三个模范女性[N].红色中华,1933-6-11(7).

[7]李绘宣女同志四天扩大红军一百余[N].红色中华,1933-9-30(2).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与培育机制”(课题编号:19VSZ098)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马硕,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未来展望
想着政权哪里来 记得前人为初心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红色中华》对广州起义的纪念
《红色中华》革命话语内容及建构途径(1931—1934)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红色中华》救灾宣传研究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