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中“白”与“红”的语义关系分析

2021-11-10李锦池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义汉语内涵

【摘要】颜色词汇具有多重语义,其内涵意义可以引申到认知、情感、社会、伦理等各个领域,且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汇用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从语言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与英语中“白”与“红”的语义关系,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词汇的语义结构。

【关键词】颜色词汇;白;红;语义关系

【作者简介】李锦池(1995.08-),女,汉族,湖北荆州人,武昌首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二语写作。

一、引言

颜色词汇在语言中的运用是多样化的,除了其本义外,颜色词汇的含义还能从色彩领域转换到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领域。颜色的多重语义引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虽然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关于颜色词汇的研究,但大多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仍占少数。颜色词几乎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而对汉语与英语两门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中英颜色词中存在的认知差异,还可以使我们对认知语言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词汇的形成过程中,隐喻和转喻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导致了这些颜色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本文将以中英两种语言中的“白(white)”和“红(red)”两个词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阐释和探讨。

二、汉语中的“白”与英语中的“white”语义分析与对比

Carter(1998)曾这样评价“white”一词:“即使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广泛使用的词,也可能与其所指的词和其他存在于结构语义网络中的词有着复杂的关系”。据词典记载,“白色”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具有“牛奶或雪的颜色”等类似的含义,这表明“白色”的本义是描述具体物体的颜色。“白”字在反映语义共性时,有时给人以干净、纯洁、完美的印象。这是因为在转喻的帮助下,词语的意义从颜色领域转移到相关的认知领域。例如,在英语中,有“ white spirit”“white-handed”“white lie”“white man”“snow white” 等词和短语,都是表达友善、幸运、善良的褒义词。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例如,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以及流行的网络用语中将天真烂漫的女孩被称为“傻白甜”。

“白”字也可以表示公平正义的含义。英文和中文都有例可循。例如,汉语中的“真相大白”里的“白”,与英文中“They treat us white(他们公正地对待我们)”一句中的“white”意思相同,都是指“公平公正”。另一个例子是英语中的“white light”,正是“公正的判决”的意思。在这些例子中,由于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颜色词义从色彩领域转向了法律伦理领域。

“白”字的第三个内涵是情感。为了更生动地描述人物情绪,人体的某些生理反应有时会被用来表达特定的情绪。从“色彩”领域到“情感”领域的转换同样依赖于转喻这一修辞手法。常见的例子有英语短语 “white feather”和“as white as a sheet”,这两者都表示恐惧、胆怯,震惊等情感。与此对应,“白”字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也有相似之处,例如“白眼”是一种睥睨斜视的表情,但延伸到情感方面则表示轻蔑的情绪。

从以上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在隐喻和转喻的作用下,“白”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确存有一些共同的含义。然而,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能产生各自的内涵意义。当“白”一词被赋予情感意义时,它的含义在英语和汉语中各不相同。在西方文化中,“white”总是象征着神圣和幸福,如“white gown”和“white veil”,与洁白无瑕的婚礼联系起来,给人以光荣和神圣的情感。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参加葬礼往往要穿白色衣服,也被称为“丧服”,因此多指不太幸运的事情。

通过转喻认知,“白”一词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达官显贵大多身着华丽颜色的服饰,几乎见不到白色服饰的踪影,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白色通常用于丧服,白色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纳。除此之外,汉语中的“白”字还可以拓展为“未受教育的平庸”和“穷困潦倒”等内涵,例如“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等。相反,在英语中,与“white”相关的词可以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例如,大众熟悉的“white house(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white paper”是政府的官方报告。

此外,“白”字有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不忠和狡猾的人,例如在京剧中“白脸”, 用来暗示狡猾奸佞的角色。当然,英语中也有无数带有“white”字的词语,其内涵在汉语中无法一一对应,如“white elephant”指的是无用的东西,“white coal” 指的是水力。

三、汉语中的“红”与英语中的“red”语义分析与对比

“红”作为颜色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社会甚至更早,因为红色物体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太阳和火。与“白”一词一样,英汉词典都将“红”定义为“鲜血之色的红”,这是原形意义(prototype meaning),属于色彩范畴。红色作为一种具有动态和主导意义的词,有令人兴奋和刺激的色调效果。Davey(1998)指出,“红”既有正面内涵,如活跃的(active)、强烈的(strong)、热情的(passionate)、温暖的(warm);但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内涵,如侵略的(aggressive)、血腥的(bloody)、狂暴的(raging)和强烈的(intense)。这使得“红”拥有了极其丰富的引申义。

在汉语中,“红”总是与欢乐和幸运结合在一起,通常被为是一种喜庆的颜色。例如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是往往以红色为主色调,有“红灯笼”“红喜”“红烛”等装饰品;過年时给小孩发的“红包”;以及本命年穿“红”戴“红”的习俗等,都体现出中国人认为“红色”可以带来幸运。英语中也有类似的“red”用法,比如“red letter day”,指日历上的红色印刷字,通常标记着重大的节日或纪念日,而后直接被引申为“好日子”的意思。

当“红”字从色彩领域转换到情感领域时,则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表达在英汉词汇中都能找到类似用法。第一种情绪是愤怒,例如汉语的“脸红脖子粗”和英语的“see red(发怒)”;第二种情绪是害羞或尴尬,例如汉语的“面红耳赤” 和英语的“go as red as a beet”(脸像甜菜一样红,通常表示害羞或羞愧)。

“红”象征意义之一是女性,这一点在中英文中都可以找到踪迹。最典型的汉语例子当是“红颜”,这是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普遍且认可度很高的表达,象征着女性美;类似的表达还有“红袖”,也用来形容美女。这些例子和英语中的“redhead”(红发女郎,常指美貌女性)一样,都是隐喻认知的产物。

“红”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是权力。在中国古代,富人和官员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把前门漆成红色,以显示他们的高贵身份。英语中的“red carpet”是在正式场合为名人准备的红毯。这些例子中的“红”由色彩领域转换到了社会领域,从而引起了词义的变化。

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文化差异,因而对“红”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汉语中的“红”包含了许多英语中不存在的含义,如“红军”和“红色政权”中对中国革命进步的赞许;京剧人物“红脸关公”中人物忠义的性格; “走红”中表示成功的含义; “红利”中表示利润的含义等。同样的,英语中“red hand”意思是“做坏事被抓住”;大写的“RED”作为专有名词,意思是激进分子。这些用法在汉语中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词项。

四、影响“白”与“红”语义关系的因素

影响语义关系异同的因素可分为共同原因(common reason)和个体原因(individual reason)两个方面。颜色词在原型意义基础上的语义延伸主要是通过人类对隐喻和转喻的共同认知来实现的。事实上,人类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共同的知识和经验这三者决定了人类有着某种共有思想,这能够合理地解释颜色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引申义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的原因。而从个体原因出发去探索,我们会发现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英汉颜色词汇语义差异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反映出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不同国家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会造成语言的差异。在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的影响下,不同国家的颜色词汇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白色”在东方代表庄严的葬礼;但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白色”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并成为婚礼的主色调。

想要进一步考察“红”与“白”的语义关系,需要进行横组合分析(syntagmatic analysis)与纵聚合分析(paradigmatic analysis)。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Saussure(1983)认为,在语言系统中,横组合是建立在线性基础上的各个语言单位间的横向关系。纵聚合则指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功能相同的单位之间的垂直关系。纵聚合侧重于术语的替代,并且需要与语境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例如,在“她的眼睛很大”的句子中,当我们把形容词“大”改为“亮”时,句子的本质不变,其他类别相同的词可以代替客观的语言术语。横组合关系是由单个语言术语在水平层面上的组合功能决定的,Saussure也据此强调了符号相互关系的重要性。横组合关系是在句法的表层结构上进行的,它决定了单词和句子的构成模式,因此横组合关系需要一个连贯的符号序列,因为句子中的每个词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詞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歧义。例如,“警察抓住了小偷”与“小偷抓到警察”,这两句话中的词项与词义完全相同,但词序的细微变化使语义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回到颜色词“白”和“红”,前文这两个词的外延和内涵。在语义结构分析中,具有“白”“红”两个词的外延意义的表达是纵聚合关系,而具有内涵意义的表达则是横组合关系。当“白”和“红”的本义仅指颜色本身时,例如“一个白杯子”“一朵红花”,它们可以被其他任何颜色词甚至任何形容词所代替,如“一个蓝杯子”“一个大杯子”“一朵黄花”“一朵美丽的花”。“蓝”“大”“黄”“美”等替代词与“白”“红”是同一类型的,这是一种纵向替代,符合纵聚合关系。对于“真相大白”“on red alert(红色预警)”等具有内涵意义的短语,“白”和“红”的词义由颜色领域转向了其他领域,这是因为它们依赖于短语中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此时“白”与“红”的内涵意义基本遵循横组合关系。

五、结语

本文运用纵聚合和横组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颜色词“白”和“红”的语义关系,发现隐喻和转喻理论在颜色词汇的内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英汉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基本相同。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其他因素,词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颜色词汇的语义结构,以便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Carter R. Vocabulary: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M]. Abing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98.

[3]Lakoff G, Mark J.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Saussure F.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Duckworth, 1983.

猜你喜欢

语义汉语内涵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汉语与拼音
木木相册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