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奉贤区某镇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2021-11-10李东亚金梅红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丧偶学历问卷

李东亚,陈 群,张 洁,金梅红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工作方式发生转变,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适应性、竞争力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的职业紧张感迅速增加[1-2]。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 是指由于工作或工作有关因素所引起的紧张,是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不平衡时出现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呈现持续状态,可导致身心健康的损害[3-5]。

据统计,奉贤区内企业有452家,中小企业占比98%以上。这些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这些人具有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职业紧张防治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特点,职业性危害因素也突出存在于中小企业。因此,对该类企业劳动者进行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可明确企业职工的职业紧张现状,为保障人群健康、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企业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中小企业的一线职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的企业职工,同意参加调查,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吸毒、酗酒或有神经症状的人;②患有急、慢性疾病的人;③拒绝参加本次调查者。

1.2 研究方法

职业紧张评价采用第7版职业紧张调查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OSI-R)[6]。该量表针对中国人群特点对部分项目修改,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7]。 OSI-R可以衡量职业紧张因素、个体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变能力,能综合反映被测者的职业紧张程度,相应的三个分量表分别称为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人紧张反应问卷(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 PSQ)和个人应变能力问卷(Personal Resources Questionnaire, PRQ)。该量表共有14个子项、 140个条目,每个子项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5个级别评分。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2个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对资源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对紧张的应变能力越强。

1.3 质量控制

调查开始前,先与调查对象的相关单位取得联系,解释研究的性质和意义以及调查表填写方法。调查研究的实施符合 《赫尔辛基宣言》, 经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自主填写并完成问卷。发现填错、漏填时及时予以更正和补充,并组织调查人员对收回的量表进行复查。

1.4 统计学处理

建立EPI数据库并采用双录入模式对数据进行输入,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职业紧张在各年龄段之间的分布差异

本次共发放4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3%。其中,年龄<30岁的有29人(7.2%), 30~50岁的有281人(69.9%),年龄>50岁的有92人(22.9%)。调查对象的职业紧张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内,其中在职业任务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岁的企业职工职业任务得分(51.90±10.99)最高;自然环境维度以30~50岁组得分(50.70±10.52)最高;个人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人应变能力问卷,总体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个人紧张反应问卷中的自我保健维度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0岁组的得分(45.20±9.68)最低。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的职业紧张情况

2.2 职业紧张在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

本次调查中男性有312人(77.6%)、女性有90人(22.4%)。男性和女性仅在角色界限不清方面有差异,男性得分为(50.44±9.88)高于女性(47.77±9.92)。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的职业紧张情况

2.3 职业紧张在婚姻状况之间的分布差异

本次调查中未婚的有27人(6.7%),已婚的有361人(89.8%),离异或丧偶的有14人(3.5%)。自然环境得分以离异及丧偶人群最高(57.64±11.13);人际关系紧张反应维度得分也以离异及丧偶人群最高(58.56±10.06)。见表3。

表3 不同婚姻状况的职业紧张情况

2.4 职业紧张在不同学历企业职工之间的分布差异

本次调查中,小学及初中学历的有242人(60.2%),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有135人(33.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5人(6.2%)。职业任务问卷中的任务过重和责任感得分均以大专及以上组最高(54.96±7.59、 53.24±9.23)。个人紧张反应问卷中的四个维度均以小学或初中组为最低。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人员的职业紧张情况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等因素与职业紧张有关[8-11]。本次调查显示,南桥镇一线企业职工的总体职业紧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不同因素中不同维度的得分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

各年龄组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自然环境结果不全相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0~50岁组的自然环境分数最高,说明该组职工所处的环境最易导致职业任务过重。然而,职业任务的几个维度结果汇总后却以30岁以下组最高。从这样的结果并结合各年龄段的特点可以推测, 30岁以下职工对于职业任务的承受能力较弱,容易产生职业紧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职业任务训练,增加职业任务承受能力,从而预防职业紧张的发生。在个人应变能力问卷中,仅自我保健维度得分有年龄差异,以<30岁组为最低,该维度得分越低说明应变能力越差,易引起职业紧张。因此,应注意对30岁以下企业职工进行自我保健意识及行为的培养。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职工的职业紧张状况发现,男性在职业任务问卷中的角色界限不清维度方面得分更高,更易产生任务过重。这说明应注意对男性的角色界限进行培训,增强其应对任务过重的能力。

比较不同婚姻状况职工的职业紧张情况,发现离异及丧偶人群的自然环境分数最高。这说明此类人群对接触高浓度环境毒物和高强度物理因素的承受程度最低,易导致职业任务过重。另外,离异成丧偶人群的个人紧张问卷维度得分最高,也表明这类人群的人际关系紧张程度最高,易发生个人紧张。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离异或丧偶人群的关爱,及时疏导其对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

比较不同学历职工的职业紧张状况,发现高学历企业职工有较强的任务过重感及责任感,而学历相对较低人群在个人紧张反应方面得分较低,更不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该组人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接触的工作类别及工作要求有关。

综上所述,在对企业职工进行职业紧张防范时,应重点关注有这些基本特征的人群:30岁以下、男性、离婚或丧偶及高学历人群,并根据人群的特征及易产生职业紧张的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预案,将一线企业职工的职业紧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猜你喜欢

丧偶学历问卷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膨胀学历
全球约有2.59亿丧偶妇女 近半数贫困潦倒
知识无力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
老年丧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