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

2021-11-09李艳

成功密码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利用创设

李艳

在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国民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人们对教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小学阶段,德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方面,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与先进科技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现状中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德育的认识

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对德育的正确认识。上课时,不能以专注、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德育课程,没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其实,德育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课程。在德育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德育知识解决常见问题。缺乏对德育的正确认识,不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2.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受到教学条件和具体教学任务的限制,无法深入地开展德育教学。他们往往只是对学生进行口头的德育教育,没有真正地将德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这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德育教育深度应用在小学教学中。

3.德育工作开展不深入

在现今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不深入、不具体、不细致。他们没有结合小学生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也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办学条件和教学现状,盲目地开展德育工作,更无从依据学生的思想来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教学。因此,不够深入的德育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建立起对德育的正确认识的,是无法让学生从德育中获得深刻的思考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新模式的创设与实践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德育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以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模式创设与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德育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深刻地掌握德育相关知识,建立起对德育的正确认识,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寻有关德育教育的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可以避免以往因缺乏教材、资料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德育工作不具体、不深入、不确切的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德育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些有关德育的新闻咨询,在课堂上围绕某一新闻事件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辩论会。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马路碰瓷的新闻,并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扶不扶”的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有关德育问题产生更加立体、深刻的思考,也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

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更加及时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有怎样的评价和建议,可以使师生之间实现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在小学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及时将德育课程的思考和想法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根据这些反馈进行教学优化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从学生的视角对德育教学工作进行完善。

综上所述,在小学这个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道德修养,提升对生活中有关道德问题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突破和创新,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利用创设
创设未来
画与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