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2021-11-08康敏王新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尼可地尔

康敏 王新平

摘  要: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94例患者为2020年3月~2021年2月宁青铜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以及降脂、降压、降糖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1)]与不良反应。结果  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中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尼可地尔;微血管性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139-02

微血管性心絞痛又称为“X综合征”,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缺失或心肌急性短暂性缺氧缺血所致,临床典型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与胸部不适,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进展为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安全[1]。尼可地尔属于硝酸酯类药物,用于治疗痉挛性与劳力型心绞痛,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青铜峡市中医医院对47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尼可地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3月~2021年2月青铜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94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49~76岁,平均(58.65±4.7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0±0.45)年;其他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3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5例。研究组对照组47例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9~77岁,平均(58.72±4.6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2±0.64)年;其他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3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5例。上述基线资料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性(P>0.05)。此外,研究方案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2]中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研究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②恶性肿瘤;③脑血管疾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存在免疫系统疾病;⑥3级高血压;⑦近3个月内应用过雌激素;⑧有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方案,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片),口服,100 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生产企业: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7288,规格:25 mg×10片)口服,25 mg/次,2次/d;同时积极控制血脂、血糖与血压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尼可地尔(生产企业: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517,规格:5 mg×24片)治疗,口服,5 m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①根据《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相较于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80%或未见心绞痛发作为显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 %~80 %为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4 mL,高速离心后分离血清,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ET-1),具体操作按照说明书执行。③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食欲减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在两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NO与ET-1水平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NO与ET-1水平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其中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见表2。

2.3  两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性呕吐与头晕头痛各1例,对照组出现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26%,对比无差异性(Fisher精确检验P =1.000)。

3  讨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但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普遍认为与冠状动脉血液储备能力不足、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内皮功能异常、雌激素与疼痛感知异常等因素有关[3]。目前,临床针对微血管性心绞痛主要采用抗心绞痛、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方案治疗,但整体应用效果仍有欠缺[4]。目前,如何通过可靠且安全的药物保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疾病进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尼可地尔是首款用于临床的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具有舒张动脉血管,调节心脏前后负荷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5]。同时,尼可地尔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强冠状动脉血供,并通过激活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对钙离子内流形成抑制作用,继而降低细胞中钙水平,舒张微血管,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高于较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可地尔能够有效抑制心绞痛发作,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研究发现,内皮细胞形成的舒张与收缩因子比例失衡是干扰血管舒缩功能的关键因素[6]。ET-1属于内源性收缩因子,其水平升高与弥漫性冠脉收缩有关[7];NO则是内源性舒张因子,同时也是ET-1拮抗剂,可以调节冠脉收缩与舒张功能,抑制血小板激活,继而改善心肌血液灌注。本研究中,治疗后中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可见,尼可地尔对于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保障了心肌细胞,阻断了疾病进程。

总之,尼可地尔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翔,杨旭.微血管心绞痛的药物及运动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5):505-507.

[2]汪道文,曾和松.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5.

[3]官兵,苏杨,韦旭斌,等.尼可地尔对梗阻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2):68-75.

[4]刘雯,伍芳.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血清CAT、SOD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2):194-195.

[5]张嵚垚,马淑梅.静脉注射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0,23(1):38-42.

[6]黄敬青.氯吡格雷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肌酶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5):148-151.

[7]温心,李浪.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59(32):107-110.

猜你喜欢

血管内皮功能尼可地尔
心达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斑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试析尼可地尔对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疗效
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