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11-07石庆

中国食品 2021年21期
关键词:通识文化遗产物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逐渐深入人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成为目前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从“非遗文化校园”、非遗讲座、各类展销会、非遗纪录片、非遗大师工作室到各类非遗体验类活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日常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并且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可和厚爱。因此在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崛起、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传递非遗内在价值,启迪文化自觉意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一方面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非物质文化,直观地接触和学习非物质文化,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通识教育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启迪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比如在高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开设苏帮菜非物质文化的通识教育,通过精彩纷呈的非遗课堂,零距离感受苏帮菜的非凡魅力,点燃学生的烹饪学习兴趣,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方向,唤醒高职学生对于苏帮菜传承的自觉意识。

2.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非遗文化的培训、实践体验等,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让高职学生在秉承传统非遗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推动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另外,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非物质文化,有利于更好发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激发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不仅能让同学们接触到经典传统文化,增长阅历,更能让同学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于家乡情感的共鸣,进而深化“乡愁教育”的效果,增加信心与前进的动力。比如苏州市苏帮菜非遗博物馆联手苏州旅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理饮食、健康快乐”主题的食育课堂,让高职学生全面深刻地领略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并通过食物的来源、加工、食用、营养、安全、习俗等饮食文化知识教育,加强烹饪专业学生对苏州饮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吴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本文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开展苏帮菜非遗文化通识教育为例,探索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1.将非遗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编撰和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教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职业教育始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通过向高职学生讲述非遗传承、从业守业故事,传授非遗制作技艺,既能让学生深刻领会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又可以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习惯。

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校园”活动近些年在各层次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于强调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职业院校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为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和发展中感受老一辈工匠的执着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学习传统制作技艺,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苏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帮助烹饪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通过开展“传承苏帮菜,名师进校园”名师讲堂活动,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同步直播,让苏帮菜非遗传承大师详细地讲解苏帮菜原材料的选择、切配、烹制以及最后的装盘,并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们近距离观摩学习,使学生们在体验中认识苏帮菜非遗文化,增进文化认同,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3.建设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弘扬匠心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增强高职学生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追求,众多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纷纷牵手非遗传承大师,成立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吸引高职学生群体关注非遗文化,使其乐于参与非遗实践活动,以启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为开端,培养非遗相关行业未来从业者。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烹饪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苏帮菜研习中心,成为苏帮菜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之一,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苏帮菜研习中心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对“苏帮菜制作技艺”进行研究、传承、创新,丰富苏州餐饮文化内涵,培育苏州餐饮品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认识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利用新媒体促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当代青年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开展都需要充分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可以通过校园电台、校报、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设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相关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非遗文化。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利用校报、学校电台以及“中国顶级苏帮菜”“苏州美食”等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苏帮菜非遗文化的传承情况、制作技艺以及经典苏帮菜的图片,润物细无声地将苏帮菜非遗文化融入到烹饪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进而起到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对苏帮菜的学习兴趣、提高烹饪技能的作用。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对于当代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不仅仅是非遗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资源的形式“装进”高职学生的头脑中,以供学生在未来工作、学习中随时取用。

基金:本文是江苏省职教学会立项课题“职业院校烹饪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XHYBLX2021249)阶段性成果;中国商业联合会立项课题“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SKKT-21032)阶段性成果;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型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2021HER021)阶段性成果;全國商贸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度集团化办学课题“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院校烹饪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QGSMJT210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石庆(1973-),男,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目前任教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烹饪工艺。

猜你喜欢

通识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Tough Nut to Crack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