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对策思考
——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视角

2021-11-06齐凤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新格局差距

齐凤祥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提出的一项针对性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发挥内需潜力,逐步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1]。西藏在目前这种经济发展形势并叠加了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如何更好发挥消费驱动作用以构建经济内循环新格局,进一步缩减西藏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经济发展差距(截至2019年年末,西藏地区生产总值1697.82亿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含直辖市)中居于末位[2]),就成为一个比较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视角,以西藏人均消费为着眼点,着重比较了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西部地区的差距以及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与全国、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进而分析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所面临的障碍,最后针对性提出了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对策,以便更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这对西藏进一步缩减与全国其他省市经济发展差距,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及国内经济内循环研究文献简述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简述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3](P316)是凯恩斯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线性函数关系表达式为:“Ct=a+bYt,其中:Ct表示在t时期总消费,a、b为常数,a为自发性消费(没有收入也会进行的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0

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Ct=a+bYt可知,在自发性消费a和边际消费倾向b一定情况下以及一定时期内,总收入Yt越高,总消费Ct就越高,消费在内需驱动中作用就越大,就越有利于保障经济内循环运行的畅通,并提高其抵抗外部经济风险侵袭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文章将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Ct=a+bYt,假设自发性消费a=1800元(假定人在没有收入情况下最低消费额为1800元),边际消费倾向b=0.8(假定西藏、西部地区和全国边际消费倾向相同),用C人均代替Ct,用Yd代替Yt,把凯恩斯消费函数改造为:C人均=1800+0.8Yd,然后把改造后公式作为分析工具,分析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所面临的挑战,并根据分析提出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的对策,更好发挥消费在西藏经济内循环中的驱动作用,最大限度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西藏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提高西藏抵抗外部经济风险的侵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经济内循环研究文献简述

国内目前在经济内循环研究比较多,主要有强化内循环:对一个经济问题求解[4]、浅论国内经济“内循环”必要性和可行性[5]、如何正确看待内循环战略[6]、如何构建新的内循环经济[7]、“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8]、以“内循环”推动“双循环”发展[9]、经济内循环:底层架构与制度方向[10]、经济内循环需解决的问题[11]、大力降低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经济内循环[12]、内循环为主格局下提升温州居民收入的策略研究[13]、中小企业是就业-收入-消费内循环的关键[14]、全面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夯实经济内循环基础[15]以及经济内循环下我国投资对内需的匹配机制分析[16]等论述。本篇文章与目前国内这些研究不同之处在于运用了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研究国内一个特殊地区(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格局对策,这正是本篇文章亮点之所在。

二、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视角下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所面临的障碍

(一)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存在差距

从表1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平均水平比较可知:2013-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差距百分比从36.77%缩减至31.43%,缩减了5.34%,平均每年缩减0.76%,但仍维持在30%以上;人均消费差距值从6856.32元上升到8985.2元,扩大了2128.88元,绝对量呈不断扩大趋势,并且从2016-2019年一直维持在8000元以上水平。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短期内无法消除,这是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内需经济内循环新格局所面临的第一个障碍。

表1: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

表2: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比较单位:元

(二)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存在差距

从表2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比较可知:2013-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差距百分比从2013年22.09%缩减至2019年15.47%,缩减了6.62%,平均每年缩减0.946%,尽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仍维持在15%以上;差距值从2013年3342.88元上升到2019年3587.84元,中间年份虽有波动,但差距值始终稳定3500-3800元左右,绝对量差距值变动不大,由此可见: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在不断减小,从绝对量上看,差距相对保持稳定,始终维持在3300-3800元左右水平。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没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大,但短期内也无法消除,这也是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的内循环新格局所面临的第二个障碍。

(三)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比全国、西部地区偏大

从表3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表4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表5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可知:2013-2019这七年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百分比平均值为58.76%,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百分比平均值为61.38%,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百分比平均值为61.62%,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比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偏高2.86%,比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偏高0.24%,并且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总体上保持稳定,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总体出现了下降趋势,唯独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从2013年61.12%增大至2019年61.67%,增加了0.55%,平均每年增加0.08%左右,虽然中间偶有缩小,但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从西藏整个地区层面来看,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成为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所面临的又一个障碍。

表3: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 单位:元

表4: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 单位:元

表5: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比较 单位:元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可知,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面临着三大障碍。西藏在目前经济发展状态下,采取什么样对策来消除这三大障碍,这是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格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视角下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对策思考

根据“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以及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西藏构建消费驱动型经济内循环新格局总体思路就是:充分发挥消费驱动作用,扩大内需,逐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刺激需求”经济内循环新格局。具体对策如下:

(一)从国家层面上,按照“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一贯政策,除继续坚持“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且要把着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保障、特色产业扶持、公共服务覆盖、数字经济培育、生产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全面落实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保障、增加和提高西藏居民收入,从宏观政策支持方面夯实并扩大消费基础,并在未来40年左右或更长时期保持不变(注意:这一对策时限是在假定西藏边际消费倾向与西部地区、全国边际消费倾向一样前提下得出的,如果西藏边际消费倾向比西部地区、全国边际消费倾向低,对策实施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对策实施依据:根据表1,2013-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平均每年缩减0.76%来计算,截至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仍有31.43%差距,西藏人均消费赶上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大概需要(31.43%÷0.76%=41.36)41年;根据表2,2013-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平均每年缩减0.946%来计算,截至2019年,西藏人均消费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仍存在15.47%差距,西藏赶上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大概需要(15.47%÷0.946%=16.35年)16年。因此,在现行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下,按照西藏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西藏人均消费大概需要16年时间才能拉平与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差距,在此过程中如果受到一些特殊因素干扰,比如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赴藏旅游人数下降,由此带来对旅游业冲击等,时间可能还要延长。按照西藏人均消费水平与全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西藏人均消费赶上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大概需要41年左右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干扰,时间可能更长。

(二)从西藏政府层面来看,在稳定现有就业、扩大新增就业、使城镇居民收入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牧区政策倾斜力度,重点扶持农牧区特色产业,优先保障农牧区适龄人口就业,提高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农牧区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巩固农牧区脱贫成果,帮扶农牧区弱势群体,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加强农牧区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在多方面增加农牧区居民收入同时,兼顾解决养老、就医、教育等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农牧区居民消费倾向以及增强农牧区居民消费能力,逐步缩小消费城乡差距,并且在未来40年左右或更长时期保持不变(注意:这一对策时限是在假定西藏边际消费倾向与全国边际消费倾向一样前提下得出的,如果西藏边际消费倾向比西部地区、全国边际消费倾向低,对策实施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对策实施依据:首先,根据表3,2013-2019年这七年间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最低值为56.17%,最高值为59.42%,波动幅度为3.25%(59.42%-56.17%),平均每年波动值为0.46%,,而根据表5,2013-2019年这七年间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最低值为60.4%,最高值为62.25%,波动幅度为2.21%(62.25%-60.4%),平均每年波动值为0.32%,由此比较,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要稳定下来(不再扩大),大概要用10年左右时间(0.46%÷0.32%×7=10.06)。其次,根据表4,2013-2019年这七年间西部地区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从2013年60.64%下降到2019年60.08%,七年间下降了0.56%,平均每年下降0.08%,按照这个速率,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从2019年61.67%,下降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60.08%,大概需要将近20年时间[(61.67%-60.08%)÷0.08%=19.875]。最后,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从60.08%再下降到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59.04%水平,还需要13年时间[(60.08%-59.04%)÷0.08%=13]。综合上述分析,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稳定下来,不再扩大,大概需要10年时间,赶上西部地区2019年人均消费城乡差距60.08%水平,大概需要20年时间,赶上2019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59.04%水平,还需要13年时间。所以,西藏人均消费城乡差距要赶上目前全国人均消费城乡差距水平,最少需要43年时间。

此外,在采取上述对策同时,西藏政府还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狠抓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品的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不断地为西藏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物美价廉消费品,以高质量产品供给不断增强西藏人民消费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发挥消费在西藏经济内循环新格局中的驱动作用,逐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刺激需求”经济内循环新格局。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新格局差距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打造金融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老牌鲁企:创新引领新格局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