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及其价值研究

2021-11-06马宁华林怡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村生态

马宁,华林怡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Local Knowledge译为“地方性知识”,也可称为“在地知识”,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提出的重要概念,地方性知识是具有本体地位的知识,即为特定民族或国家中具有鲜明原生态性质的认知观念与知识系统,在异文化理解与交流的基础上,共享的一套知识体系[1](P222)。“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自然条件下的文化适应所积累起来的一整套知识、信仰及实践,其中不仅仅限于生态信息,也能为自然资源的共同管理提供帮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千百年来,在世界屋脊上生活的西藏各族人民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丰富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宝库。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西藏生态文化,在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中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3]。”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4]。”这些重要论述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僜人作为我国西藏的世居民族之一,其先民在认识当地亚热带气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知识,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对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西藏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察隅县的生态环境

僜人作为我国未识别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藏南地区的额曲、察隅曲和格多曲流域。我国实际控制区内的僜人主要分布在察隅县上察隅镇、下察隅镇的新村、沙琼村、夏尼村、自更村、嘎腰村、京都村、菊玉村、体育村、格拥村、迟巴村等地。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东接云南,西临墨脱,南与印度实际控制区、缅甸接壤。受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接、碰撞,形成高山峡谷,使得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垂直高差悬殊,平均海拔2300米。察隅县受南面印度洋高温高湿气流影响,属喜马拉雅山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夏热冬温,无霜期长达33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605.6小时,雨季较长,雨量充足,2月到9月为雨季,10月到次年1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在720.3-987.2毫米之间。[5]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多种作物的种植需求。为保护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树种资源,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察隅自然保护区,并于200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西藏东南角森林生态系统较完整的保护地。当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较为分明,高山灌丛草甸带以上有大片亚热带松林,往下有樟、楠、青杠等阔叶林,几乎涵盖中国所有植被类型。栖息着虎、豹、熊、野牛、野猪、野羊、獐、猴等百余种野生动物,盛产各种各样的菌类和名贵药材,为僜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二、僜人新村概况

僜人新村是典型的僜人聚居村,位于下察隅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驻地6.2公里,距县城71.2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共有71户281人,约占我国实际控制区内僜人人口总数的19.4%。全村有耕地52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等作物,养殖犏牛、猪、鸡等牲畜。新村背靠大山,面朝察隅河,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生态环境良好,珍稀树木、珍稀动物种类较丰富。

僜人新村距今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根据当地口碑流传,僜人民众最早分散居住在新村东面的高山密林之中,1967-1968年,为了使僜人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共察隅县委的领导下,通过做思想动员工作,僜人民众逐渐走出大山,搬到了较为平坦的台地上,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兴修水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新村。僜人新村于1987-1988年通公路,2003年通电话,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环保村。作为察隅县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受惠于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新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僜人民众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较强,村民自发修建了一座僜人历史文化陈列馆,全面展示僜人的传统文化。2016年广东省在新村援建了一座僜家乐,作为固定的旅游接待点,主要给游客提供手抓饭等僜人特色饮食,在传承僜人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僜人的传统生计方式

僜人民众长期在高山密林中生活,靠山吃山,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逐渐形成了刀耕火种、采集渔猎的生计方式,为僜人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保障,从中反映出了僜人丰富而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知识。

(一)狩猎采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狩猎都是僜人最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是每一个成年男子必须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僜人狩猎时分为独自行动和团体行动两种,打猎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8月至10月。在近代火枪传入僜人地区之前,僜人的打猎工具是僜刀和弓箭,此外,还使用石头、木棍、竹板、麻绳等材料,因地制宜制成石按、拦踏、索套、弓弩、鸟索等陷阱,分别布置在水源地、树林中、庄稼周围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隔几天去检查就能有所收获。

僜人一般按体型大小将狩猎对象分为兽、鼠、鸟三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猎杀方法。对狗熊、猴子、野牛、野山羊、野猪等采取捕杀和诱杀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动物粪便来判断其踪迹,在它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置压板、挖陷阱、埋尖竹桩,使动物坠入陷阱中致死。对鼠类和鸟类则采用射杀与诱杀相结合的方法,除了使用弓箭外,僜人最常用的是使用石按,在山鼠经常行走的路旁竖一木杆,选择一头大一头小的石板,用绳索将石板的小头悬挂起来,大头触地,在石板深处放置诱饵,并用竹制机关与固定石板小头的绳索相连,老鼠进入石板下吃诱饵时触动机关,石板落下,砸死老鼠。僜人还将直径10-15厘米的竹子一头劈开,用竹板垂直撑开,做成竹夹,用绳子绑在小鸟经常出没的树干上,在竹夹下面的树干上放置食物,引诱小鸟伸头食用,触动机关,竹夹合住,将小鸟夹住。捕鱼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编织好的一头带筐的宽大竹板放置在鱼洄游的必经之地,鱼儿从下游向上跃起时力竭,跌落进筐中;另一种是将编织好的一头大一头小的圆锥形竹篓沉入水中,在小型圆锥形框内放置食物,鱼儿从大头游入竹篓内吃食,被大小圆锥形竹篓连接处的倒刺状竹条所阻,困在框内。“赶仗”则是僜人集体围猎的主要方式,需要数人合力完成,在动物经常饮水的地方选择一个有一定坡度、较为狭窄的通道放置诱饵,在诱饵下方不远处挖个大坑,坑底竖立众多竹箭,上面用芭蕉叶覆盖。在诱饵上方不远处放置木头和石头,用绳子牵引,等动物专心吃诱饵时,拉动绳子,使木头和石头落下,受惊的动物就向诱饵下方逃跑,落入陷阱中,被竹箭杀死。

图1:压板

图2:竹尖桩

图3:石按

图4:索套

个案1:DPX①的父辈以打猎为生,也作为生产队的成员承担了村里的打猎任务,村里组织的集体打猎一次要进山25-35天,集体居住在山洞里,往往能捕获15-20头猎物,常见的有獐子、野鸡、野山羊、野猪、山鼠等。

由于察隅天气炎热,肉类容易腐败变质,所以僜人创造出了放血、烟熏保存猎物的方法,先利用树木和绳子将大型猎物倒挂起来,使血水流干,然后就地分解成块,生火烧毛,烟熏至表面干燥,再用竹筐或麻绳背回家中,悬挂在通风处,风干储存。僜人将野兽的头骨视为财富的象征,拿回家中悬挂在特制的木架上,以此展示自己的狩猎成果,野兽头骨越多,象征着主人越富有。

历史上,采集是僜人重要的食物获取渠道之一,主要以采集野生蜂蜜和野生植物为主。采蜜一般在每年的7~9月进行,约上三五好友,携带刀具、绳索、炊具和卧具,进山寻找蜂巢,野蜂巢穴多倒挂在山崖之下,大如车轮,如果距离地面不远,采蜜人就会砍伐树木,制作梯子,攀援而上。如果蜂巢位于绝壁之下,人们就砍伐手腕粗细的小树,截成40-60厘米的小棍,用绳索捆扎,制成软梯,背到蜂巢上方的山顶上,固定在粗大的树木或石头上,下放软梯至蜂巢处。一人在蜂巢下方生火,用烟熏蜂巢,使蜜蜂离开蜂巢,再挑选身轻胆大之人沿梯而下,用长刀砍开蜂巢,将蜂巢放在从山顶下放的竹篓,盛满后吆喝一声,山顶的人就放松绳子,将竹篓降至地面。采集蜂蜜的工作结束后,人们将采集的蜂巢置于竹篮中,下放桶或盆,使蜂蜜和蜂蜡分离,一起背回村里。蜂蜜多与藏族群众进行物物交换,或出售换取现金,蜂蜡则用来制作蜡烛。

个案2:APX②在年轻时就擅长采蜜,1994年夏天,他在距离村子两天路程的山沟里发现了一处蜂巢,就叫来几个伙伴协助采蜜,并做了标记。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自此以后,这处蜂巢就归他个人所有,其他僜人即使发现这处蜂巢也不会采割,现在已经采了26年时间,每年能够获得两三百斤蜂蜜。蜂蜡会卖给铁匠。

由于察隅气候温暖湿润,植物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这为僜人民众提供了从事采集业的基本条件。过去,僜人通过采集野菜来弥补粮食的不足,能够食用的野菜有二十余种,分为茎叶类、根块类和野果类植物(见表1),采集工作多由妇女和孩子完成,现在则主要采集各种药材,常见的有天麻、黄连、虫草、贝母、七叶一枝花等。主要食用方法为“煮食”,做法较为单一,将野菜与粮食一同煮食来调节野菜的苦味。

表1:僜人新村村民经常采挖的野菜

(二)刀耕火种农业

历史上,僜人以刀耕火种农业来获取粮食,由于收获相对稳定,逐渐取代了狩猎采集,成为僜人的主要生计方式。人们先选用森林的边缘地带和相较宽阔的区域,砍伐周围的树木,做出隔火带,再放火焚烧特定区域,使草木灰成为肥料。然后下种,任由种子自然生长,秋冬时收割。耕种2-3年后,土地肥力下降,杂草丛生,则只能抛荒,再另觅其他土地,可以说,僜人的刀耕火种属于旱作轮歇农业,为了寻找适宜的土地,就出现了人口在山沟里迁移流动的现象,保证了森林水土肥力有足够的恢复期,形成相互平衡的人地关系。

在长期刀耕火种的过程中,僜人发现并培育出了鸡爪谷这一适合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西藏和平解放前,多采用直接撒播、靠天吃饭的粗放型种植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在解放军战士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改为精细化种植,每年3月份开始育苗,5月移栽秧苗,11月份收获,鸡爪谷是僜人的主食,主要用于磨制糌粑粉和酿酒。玉米也是僜人的主食,种植时间较短,4月进行播种,9-10月收获。此外,僜人还种植薏仁、小米、芋头、冬瓜、四季豆、花生等作物,薏仁曾经也是僜人的主食之一。(见表2)

表2:僜人新村的农作物种类

僜人根据海拔高低、坡度大小、土壤肥瘠来划分土地,耕作时间较为集中,一般为春耕秋收,以竹木为主要生产工具,如:“达郭”(木锄)、“达赛”(短木棒)、“达克惹”(竹弯刀),有少量铁质砍刀,采用刀耕点播或锄耕散播,完全依靠人力进行。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僜人创造出了套种耕作方式,根据植株的高低、对光线和肥力要求的不同来混合种植作物。由于刀耕火种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存在广种薄收的现象,所以粮食收成并不稳定,在歉收的年份,僜人就会通过在本民族内部或邻近的藏族民众交换劳动产品的方式获得粮食,通常用天麻、贝母、麝香、熊胆、野兽皮张、蜂蜜等来换取粮食。在各民族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僜人的铁质劳动工具逐渐增多,并取代了竹木工具,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个案3:PLS③说爷爷辈经常会把山上打猎的熊皮、羊皮拿到下面藏族家里换东西,有时候藏族村的人也会上来,看我们种的苞谷,会按手印相当于自己要买定多少克,一克就是8个大碗。以前没吃的话也去藏族村子里打工,换回一些粮食,多少也不一定,拿回来和野菜煮着吃。

(三)传统手工业

僜人居住地区气候炎热,其民族服饰也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区域性特征,一年四季都穿一种样式的衣服,男子上衣着长及膝部的对襟无领无扣长坎肩,下身只穿遮羞布,再穿名为“阿格”的披肩,方便打猎时当铺盖用。女子上身着长及胸部的对襟无领短坎肩,露出腰部,下身穿长至脚踝的横条纹筒裙,筒裙分两层,外层至膝盖以上,内层到脚踝,以方便农作行动,防止蚊虫叮咬腿部[6]。僜人的衣服是以野生火麻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衣服颜色分为原色和黑红相间两种,将“桤木果”和“山矾果”捣成植物浆汁,可把麻线染成黑色;用青冈树皮或松树皮,加高粱壳和麻线一起煮,可染成红色。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内地商人的到来,僜人服饰的原料逐渐由麻布材质演化为毛线,但制作工艺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个案4:BNY④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织布工艺,能用毛线编织各式各样的图案,从最复杂的“卓阿”,到最简单的“嘣”,应有尽有,多数图纹是身体部位、自然事物的简笔样式,如:眼睛、肩膀、水波纹、叶子、花朵等。她还掌握了将米汤刷在毛线上,以增加粗糙感,消除静电,提高织布效率的技巧。

僜人服装朴素大方,配饰较少,材质以银为主,原料多是从邻近的云南和西藏其他地区输入,也有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的银币。僜人匠人将熔化好的银水倒入用细湿泥制作的各种模型中,再打磨成银质大耳环、项链、手镯、烟袋等,视为高贵、富有和华丽的象征。图案多为划水波纹、凸起圆点纹、太阳、月亮图案等,反映出僜人的自然崇拜。

僜人男子服装的重要配饰是僜刀,用钢铁打造而成,刀背厚重,非常锋利,以能够一刀砍断牛头为最佳。按刀的长短可分为“达让迥”(45厘米)、“达让”(35厘米)、“达让啊”(20~30厘米)、“裹格拉”(20厘米),除了用于装饰外,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僜刀的刀鞘为木质,用铜丝将两块长度适中的木板缠绕捆扎而成,在刀鞘的开口位置会做一个“忒熔”(突出来的木痕),防止拔刀时切断缠刀铜丝或划伤自己。刀柄用动物骨骼镶嵌而成,过去有用象牙做刀柄的传统,现在则多用牛角。在刀柄与刀身衔接处由银粉焊制成火焰形状,使刀身粗糙,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僜刀的肩带为牛皮,斜挂在腰间。

个案5:PYT⑤跟随父亲学习打刀工艺,也是僜刀现为数不多的民间青年传承人。平日里,较多的人订购“达让迥”用于装饰、展示,其次是“达让啊”,一般为家里农用,割草砍柴。藏族村落的人也来定,都觉得僜刀结实、锋利,特别好用。以前打刀的材料都是和别人交换得来的,现在可以在网上买,虽然邮寄过来比较慢,但是比镇上卖得便宜。

与僜刀的刚硬之美相比,僜人的竹编器具则尽显柔韧之美,经纬交错,精巧异常。察隅的天气湿润,适合毛竹生长,僜人用毛竹制作出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满足日常需求。竹编多由僜人男子制作,将竹枝一分为四后用竹刀剥成薄片,每个竹枝可均匀分成九层,里层较软不用,外层较硬的用做箩筐外围固定,中间几层用水泡软后织底。精细的竹制品为储量篓、竹席、竹网漏筛、酒漏斗、竹碗等,粗制的为常见的竹筐、簸箕、谷物框、竹竿、竹门。竹木制品几乎涵盖僜人所有生产生活用具,显示了僜人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

四、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分析

僜人的生计方式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从中可以窥见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笔者认为,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宗教知识,第二个层次是以风俗习惯为中心的社会知识,第三个层次是各种生产性知识,这三个层次呈现出一种从上到下的金字塔结构。

僜人崇尚万物有灵,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代表各自的鬼存在,树有树鬼、水有水鬼、山有山鬼、鸟有鸟鬼、兽有兽鬼,人们无法将鬼消灭,只能通过杀牲的形式将其送走,使其不再危害人间。而送鬼的权利则掌握在巫师手里,巫师是宗教知识的解释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僜人在修房盖屋、婚丧嫁娶、生病驱邪、人口迁徙时都要延请巫师送鬼,主人家要宰杀鸡、猪、牛等牲畜作为牺牲。正是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僜人一直对大自然保有一种敬畏之情,实行自我约束,将人的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杜绝出现大规模破坏山林的生产活动,从而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僜人的社会知识以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最具代表性,僜人父系同姓者禁止通婚,男方需要给女方送一定数量的牛来体现女性的价值,牛的数量越多,就会显得女性的身价越高。此外,男方还要送一些鸡、猪、山鼠、鱼、蜂蜜给女方,虽然数量不限,但每样都得有。举行婚礼之前,男方还要送十几头猪、粮食和酒到女方家,供女方家招待亲友,当然,女方家也会分担一部分食物和酒。僜人死后实行火葬,但女性不能参加,处理完尸体后,要请巫师举行送鬼法事,否则会给生者带来灾难,死者家人还要杀猪杀鸡来招待大家。僜人婚礼和葬礼上的消费需求迫使僜人男性必须要积累一定的财富,饲养足够的牲畜才能完成人生大事,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僜人男性学习传统生计方式的热情,使年轻人们认识到,只有系统掌握察隅当地的生态文化知识,才能实现致富目的,保证社会知识的传承。

生产性知识则由采集狩猎、刀耕火种农业和手工业的相关知识汇集而成,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建立在多样化和非专业化生产基础上,往往表现得非常具体,是每一个僜人民众都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反映出僜人对察隅自然环境的认知水平和熟悉程度,这些用于谋生的生计方式经过僜人民众的不断实践,逐渐汇集成了具有一定体系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指导着僜人的生产活动,使两者形成了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关系。

五、僜人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的当代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僜人的生计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西藏自治区开始采取禁猎措施,僜人的狩猎生计受到很大影响,而采集业和手工业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乘势而上,实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价值。

(一)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

在僜人看来,自然环境不仅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更是一种令人敬畏和崇拜的对象,在僜人的民歌中唱到:“太阳照顾我们,我们没受灾,‘卜鲁央’、‘德永央’⑥照顾我们,我们没受灾,庄稼成熟了……我们有自己的山,我们有自己的地[7](P268-269),”反映出僜人朴素的生态观念,即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自然环境为僜人提供了生存空间,僜人的民族文化也处处彰显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影响着僜人的社会行为。这种朴素的认知对维护察隅的生态平衡和区域性生态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体现出原生态文化的经济价值

历史上,僜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物产除了供自己使用外,也用于和邻近地区的藏族进行交换,但仅局限在较小范围内。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由于被贴上了原生态的标签,备受城市人热捧,互联网和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极大地拉近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为僜人土特产品走出西藏提供了条件。僜人将采集到的石斛、天麻、贝母、七叶一枝花、野生蜂蜜等作为本地土特产销往各地,迎合了“原生态”的健康消费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对原生态生活的向往。

僜人将居住区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气候条件上的先天优势,在村子四周因地制宜地种植了水稻、茶叶、梧桐、玉米等农作物(如图5),并将当地出产的花生、大米和水果打造成为察隅的地标性特产,受到西藏和内地消费者的喜爱。此外,在内地投资者的带领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的猕猴桃特色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给僜人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

图5:僜人新村种植区域作物分布图

个案6:ZTC⑦是林芝市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总经理,已经在下察隅镇生活了24年时间,发挥下察隅镇海拔较低,气候适宜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发出3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并且吸收僜人群众参与劳作,使当地僜人群众人均每年增加收入3500元收入,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僜人长期面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较强的危机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表现出了勤苦耐劳的特点,熟悉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可轻松辨别出种植基地中的杂草,采用传统办法消除病虫害,劳动效率很高。我们认为,在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僜人农业方面的科学耕作和新技术的引入主要依靠汉族民众的支持,在察隅县,僜人传统生计方式中所蕴含的地方性本土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协调互补,这既有利于僜人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的传承,也有助于汉僜民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无形中发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察隅县具有边境区位优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僜人文化资源,形成了以新村和沙琼村为中心的僜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僜人传统文化提供了展演场所,游客可以在村子里品尝以手抓饭为代表的原生态饮食,体验僜人服饰,欣赏僜人歌舞,参观僜人展览馆,全方位领略僜人文化,一些身穿民族服饰的僜人老年妇女通过和游客合影来获得报酬,为当地人带来了一些旅游收入。此外,一些年轻僜人也依托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以短视频形式记录僜人的生计方式,反映边境地区的人文地理,销售特色农产品,涌现出了诸如“西藏僜人阿普”的优秀代表,形成了网红效应,达到了宣传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的效果,实现僜人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的当代价值转化。

(三)体现出对接现代生态文明的精神价值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空气和水资源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危机。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走过了一条先破坏、污染再修复、治理的道路,这种曾经具有普世性意义的发展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等,不同物种的多元化共存,资源的节约循环再生,就应该从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中获取养分。僜人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中蕴涵的敬畏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现代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寻找更加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注释]

①根据笔者对僜人新村村民DPX(男,僜人,65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②根据笔者对僜人新村村民APX(男,僜人,68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③根据笔者对僜人新村村民PLS(男,僜人,50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④根据笔者对僜人新村村民BNY(女,僜人,55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⑤根据笔者对僜人新村村民PYT(男,僜人,20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⑥在僜人自然崇拜中,“卜鲁央”代表地鬼、“德永央”代表山鬼。

⑦根据笔者对夏尼村村民ZTC(男,汉族,42岁)的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新村生态
三个“杨宝宝”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吹泡泡
放风筝
“生态养生”娱晚年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贪吃鬼”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