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临床分析

2021-11-04朱艳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8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球菌病原菌

朱艳杰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尿路中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出现了发育、生长,之后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其尿路中病原菌种类十分复杂,所以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难度较大[1]。以往临床中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大多进行常规性检验,但是对病原菌种类的辨别不够理想,因此无法制订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2]。为此,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3]。本文特选取本院1916 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本院接收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91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96 例,女920 例;年龄31~88 岁,平均年龄(59.17±20.60)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具备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②患者均表现出高度的治疗主动性与积极性;③患者均能够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排除标准:①排除伴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狂躁症、焦虑症等患者);②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脑部疾病、肺部疾病及肾脏疾病患者;③排除对本次药物存在过敏症状患者;④排除距离本次前两个月内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尿液进行微生物检验,告知患者多饮水,之后采集患者中段尿液标本,把采集到的标本放至收集瓶,再把借助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标本培养,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选取最为适宜的鉴别方式,分离病原菌,并对其进行检验,同时借助最低抑菌浓度(MIC 法)(仪器即VITEK 2)以进行药敏试验。记录患者尿液中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等有关信息、资料。对患者进行病原菌检验和抗生素耐药性实验都由同一组医生进行。

1.3 观察指标 分析病原菌种类、分离菌种体外药敏情况。

2 结果

2.1 分离菌种体外药敏情况分析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生素皆敏感,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加环素敏感度更高;奇异变形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较敏感。见表1。

表1 分离菌种体外药敏情况分析

2.2 病原菌种类 1916 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248 株,其中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白念珠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杆菌依次为100、31、11、10、4、15、19、17、22、9、10 株。见表2。

表2 病原菌种类(株)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因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特殊,所以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高于男性[4]。在我国,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近几年,其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所以临床中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更为关注,而保障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各项诊断治疗更具针对性,为提升患者的预后,需要临床参照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应用对应的抗菌药物,[5]。近几年,许多检验器材、试剂均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使得各类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愈加普遍应用,其对尽早检出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等都是十分关键。借助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各类致病菌进行归类,对于不同的病原菌其相对应的抗菌药物也不同,选取病原菌敏感度高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能够极大提升治疗效果,使得用药更具安全性、合理性,减少发生耐药的几率[6]。

在临床中泌尿系统感染十分常见,其各类致病因素包括细菌逆行性感染、避孕不够准确、性行为传播等,被近期手术等部分外因所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机率较低,而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会对患者的各个生殖器官带来影响,且患者出现的尿频、尿急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有研究指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十分复杂,其中革兰阴性菌株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革兰阳性菌株,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感染较少,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较多,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患者较少[8]。因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复杂,所以对患者病原菌进行明确诊断十分关键。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明确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后,借助敏感度较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9]。在我国,出现了部分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这就无法保障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过度滥用抗菌药物后会使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部分病原菌产生耐药,单独应用某一抗菌药物较难获得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应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抗菌药物,以保障治疗效果[10]。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在给其制订出治疗方案前,需要先进行更为系统且更具针对性的病原菌微生物检验,在明确病原菌后,可以参照病原菌敏感性选取一种或是两种抗菌药物治疗,由此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生素皆敏感,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加环素敏感度更高;奇异变形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较敏感。1916 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248 株,其中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白念珠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杆菌依次为100、31、11、10、4、15、19、17、22、9、10 株。

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不同类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借助微生物检验明确病原菌后应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球菌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